|

财经

透视养老金融|险企博弈服务新生态:轻、重资产卡位养老社区赛道,“攻坚”居家养老

来源:蓝鲸

媒体

2025-05-21 18:44:06

(原标题:透视养老金融|险企博弈服务新生态:轻、重资产卡位养老社区赛道,“攻坚”居家养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1日讯(记者 石雨)老龄化浪潮下,金融产品作为链接消费者、投资方、社会机构的枢纽,正重构养老体系。上篇,蓝鲸新闻记者围绕养老保险产品端困局进行了深入探讨,详见《透视养老金融|养老保险产品供给侧之痛:陷同质化与供需错配困局》,行业仍面临结构性矛盾:产品同质化倾向显著、创新迭代动力不足、短期理财属性挤压养老保障功能等问题日益凸显,与持续扩容的养老金融需求形成供需错配。

产品端之外,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又该如何强化养老服务端供给?本篇,记者聚焦此展开探讨。从行业情况来看,眼下,保险公司正依托资金优势与存量客群基础,通过战略协同加速构建康养生态闭环,标志性动作,即是布局养老社区与居家养老服务。

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已有至少30家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其中约15家率先采取重资产布局的路径,其余险企则主要以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推进养老社区服务。

“真正具有养老规划意识的客群,其评估标准已从保单收益转向服务生态的闭环能力”,一位头部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向记者表述道,对于不少客户,尤其是高净值客户而言,保单本身已经不是关注的重点,“增值”的养老服务是否有用、稀缺,提供的医疗资源是否丰富等对于投保决策会更有说服力。

养老社区:重资产筑壁垒VS轻资产抢入口

2024年尾,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完善社会化运营机制和扶持政策落实评价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在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驱动下,养老社区已成为保险机构重点布局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尤其在北京、上海等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保险机构正以之为创新试验场,通过开发建设、租赁改建、外部合作等方式投资养老社区,并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全链条服务,逐步探索多元化的养老社区布局模式。

具体来说,行业形成以“保单权益绑定+持续服务收费”为核心的商业闭环,通过优质服务驱动保单销售。险资规模庞大、投资周期长、注重长期回报的特性,与养老社区长期稳定的现金流需求高度契合。

以资产投入强度划分,重资产运营模式以泰康、国寿为典型代表。该模式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覆盖前期规划、土地获取、社区建设、医疗资源匹配及运营服务体系构建等关键环节,需保险机构以“投资主体、开发主体、运营主体”三位一体的身份深度介入。其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资产权属明晰化与运营管控自主化,通过持有项目所有权形成贯穿价值链的强控制体系。

然而,重资产模式前期高额的资金投入,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且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也导致多数自建型养老社区仍处于运营亏损的阶段。

可见,重资产模式虽具备资源整合优势,但与之伴生的是资本沉淀的副作用,这一特性在初期布局阶段尤为凸显。

面对这一模式挑战,部分机构选择或转向轻重资产结合或轻资产布局路径。例如,太平人寿自 2017 年起确立 “轻重并举” 策略,在推进自建养老社区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与第三方养老社区合作,快速接入成熟资源,加速全国养老版图扩张。这种自建与合作结合的模式,既保留了核心项目的控制权,又降低了市场拓展的时间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以重资产模式拿地建设养老社区的机构,也在后期补充轻资产布局动作,即针对城市中心地段,倾向于采用租赁、合作等模式降低成本。

另有机构如大家保险,从布局伊始便明确采用轻资产模式,其 “城心” 模式聚焦医院、公园等资源富集的城市核心区,通过租赁物业并实施适老化改造打造养老社区,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收支平衡,提升医养社区财务可持续性。

但不可忽视的是,相比于重资产布局,轻资产模式存在可控性弱、合作关系不确定性强等问题,给保险公司的后续服务提出了挑战。

据蓝鲸新闻粗略统计,目前已有至少30家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其中约15家率先采取重资产布局的路径,其余险企则主要以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推进养老社区服务。

“养老社区项目逐渐成为保险代理人带动保险产品收入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一卖点,推动高价值业务销售”,有业内人士反馈道。

居家养老:正面临供需错配压力,考验服务整合能力

在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下,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作为覆盖最广的基础养老模式正面临结构性矛盾,低专业照护服务、低适老化改造覆盖率、专业护理人员缺口、智能检测设备入户率低等等现实,均暴露出服务供给与银发需求之间的严重错配。

“根据我们的市场洞察和客户调研,老年人在居住方面对居家安全的要求是刚需;在医疗照护方面,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存在供需缺口;在娱乐方面,老年文旅需求旺盛,银发旅游乐市场规模超3万亿;在医疗方面,老龄化导致未来每10年医疗总费用翻一番。因此,居家安全、医疗照护、文娱及医健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平安健康居家养老业务中心总经理姚瑶分析指出。

有业内人士评价居家养老市场为,“是攻坚的‘深水区’,也是丰沃的‘新大陆’。”

居家养老服务围绕“家”这一场景展开创新,着力构建“原居安老”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与机构养老的集中化服务不同,这种模式通过空间改造、智能监测、上门服务等多维度赋能,既保留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又实现专业化养老服务的精准触达。

“当前,保险公司布局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聚焦在‘医、食、住、养、护’等维度,涵盖包括如居所适老化改造等硬件支持,以及防跌训练、康复训练、慢病管理、营养管理乃至出行服务、文旅活动等系统化服务”,一名人身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服务整合能力与场景覆盖率正成为保险机构构建居家养老赛道竞争壁垒的核心要素。据蓝鲸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20家险企推出居家养老解决方案,其中头部公司普遍通过“医疗-护理-生活”打包式服务方案切入市场。

举例来说,国寿寿险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领域,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五大城市同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活动,围绕长者高频居家养老需求场景,整合设计中医理疗、中医康健、清洁护理、陪诊、助浴等五大类居家养老服务体验套餐。

平安健康围绕老人“医、住、护、乐”需求,推出护联体、住联体和乐联体。护联体聚焦居家养老照护需求,推出“平安无忧护”康复护理服务体系;住联体围绕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守护,推出“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乐联体聚焦精神需求,推出管家“伴聊”“伴学”“伴游”服务体系。

结语: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双重驱动下,保险行业正加速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头部险企依托资金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率先打破传统机构养老的单一模式,通过“保险+服务”生态链延伸,逐步形成覆盖全场景的养老解决方案。中小险企也加速跟上,通过轻资产运营、区域深耕、垂直领域创新等路径构建错位竞争力。

“养老行业是跨周期、长坡厚雪的行业”,保险业内人士的评价也印证着行业布局的战略眼光。当前,多家保险公司将养老金融布局提升至集团战略高度,围绕“产品+服务+生态”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保险公司的战略布局不仅深度践行 “长期主义”的经营逻辑,更通过生态体系的协同发展,对行业价值链进行全方位重塑与升级。在银发经济需求持续迭代的当下,保险机构势必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引擎驱动作用,为银发经济的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