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宁德时代IPO募资创纪录,新能源大小厂赶着赴港上市,10年市值规模暴涨354%

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05-20 23:11:17

(原标题:宁德时代IPO募资创纪录,新能源大小厂赶着赴港上市,10年市值规模暴涨354%)

港股IPO“巨无霸”上线。

5月20日,宁德时代H股(03750.HK)高开超12%,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8.4%,收于306.20港元/股,涨幅16.43%,市值突破1.38万亿港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A股(300750.SZ)开盘涨1.71%,随后涨幅震荡收窄,当天收于263元/股,涨幅1.15%。

根据公告,本次IPO发行价格为263港元/股,以此计算募资净额约353.31亿港元,资金投向聚焦全球化产能布局,其中90%资金(276.46亿港元)将用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基地建设(总产能72GWh),剩余10%资金将作为营运资金支持日常运营。

“港股上市意味着我们更广泛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也是我们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在H股上市仪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是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上市项目,所设价格上限较定价当日A股收盘价零折扣。

“这种定价策略在当前A股新能源板块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可能对估值修复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果港股的实际交易价格高于A股价格,这将释放出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信心,这种信号可能会对A股市场形成正面反馈,提振投资者情绪,从而对A股估值修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对时代财经说道。

截至5月20日收盘,宁德时代H/A股溢价率为7.04%。

“宁王”港股IPO创纪录,新能源企业掀起赴港上市潮

宁德时代IPO创下近4年港股最大规模IPO纪录,这亦成为2024年以来港股新能源企业上市热潮的阶段性高潮。

据统计,香港股票市场新能源板块市值规模自2015年的1250亿美元增至2025年3月的5680亿美元,涨幅354%,成为香港资本市场最活跃的板块之一。同时,截至今年3月,港股新能源上市公司总数已增至37家,其中瑞浦兰钧(00666.HK)、中创新航(03931.HK)、钧达股份(02865.HK)等锂电、光伏翘楚均在近年成功上市。

瑞浦兰钧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在港上市不仅使其成功对接国际资本,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同时港股ESG方面信披体系亦有助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感建立与加强,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

虽然目前成功上市的数量不多,但宣布赴港上市的不在少数。自去年以来,已有超过22 家新能源企业宣布赴港上市,涵盖光伏、锂电、储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有“直赴港股”的选手,如储能锂电池龙头海辰储能、锂电回收再利用龙头金晟新能源,希望通过港股上市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市场的领先优势和份额;还有希望打通“A+H”的选手,如锂电材料商中伟股份(300919.SZ)、光伏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储能企业南都电源(300068.SZ);同时亦有“改道追赶”的选手——如A股上市未果转战港股的双登股份、中润光能。

赴港上市是新能源企业走向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跳板之一,如宁德时代、钧达股份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在海外投建产能。

越来越多新能源企业将目光瞄准港股究竟为何?深圳乐中控股高级研究员朱韫智对时代财经表示,一是国内融资受限,二是市场内卷推动企业加速出海,港股上市方便出海。

不难发现,现在A股愿意去二次上市的公司,普遍市盈率不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9日,中伟股份、美的集团市盈率在14倍至22倍之间,均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表明其估值相对较低;而南都电源和晶澳科技的市盈率为负值,表明其短期内面临亏损。

“在国内无法支持高溢价、又难以融资的情况下,赴港上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港股有多重议价权,有利于企业获得一个更公允的定价,如比亚迪已经在港股创下市值新高;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目前发展重心之一是欧洲,其此次募投的匈牙利工厂下游客户主要为宝马、奔驰、大众等集团,所以此次港股上市宁德时代不仅能融到资,拥有全球估值定价,还可以让外部欧洲资本成为战略股东,这利于未来扩产及国际资本运作。”朱韫智表示。

据悉,此次宁德时代IPO的投资者涵盖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

出海投资、赴港上市或是唯一选择

在企业海外扩张的同时,配套政策也在为IPO保驾护航。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2024年10月,香港交易所宣布优化港股IPO审批流程,预计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的A股上市公司先A后H赴港上市,设有快速审批通道;2024年11月,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的畅通,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外上市。

政策给力、自身拥有硬实力,宁德时代赴港上市速度迅猛,上市从启动到完成仅用时128天。

赴港上市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

黄立冲表示,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影响,部分欧美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兴趣下降,可能影响香港市场对部分新能源企业的估值。同时,与A股相比,香港市场也存在流动性较低、汇率风险等劣势。此外,企业需适应更高的信息披露和治理标准,增加合规成本。所以企业在选择上市地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的业务模式、融资需求、国际化战略以及目标投资者群体,选择最适合的资本市场。

不过,随着各项优化措施落实,香港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据香港交易所统计,2024年香港股票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318亿港元,同比上升26%;2025年第一季度每日成交金额达到2427亿港元,同比增长超144%。

与此同时,AH估值倒挂也是明显存在的情况。不过Choice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不少新能源上市公司的AH股溢价率有所下滑。对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黄立冲表示主要系两地市场结构与投资者对新能源股票投资偏好差异,与此同时A股对新能源股票的投机性回落,在“均值回归”驱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两市改革推进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AH溢价倒挂有望被进一步收窄,但仍将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波动。

在不少人看来,未来会有更多新能源选择“A+H”或直接在港股上市。

“在国内目前整体融资收缩的大背景下,出海投资、赴港上市或是他们唯一选择。”朱韫智解释道,企业出海投资、海外建厂,需要企业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化,从一个国内资金为主的企业变成国际资本配置的集团。“自去年以来,除了新能源,通信、医疗等行业也同样开始向外资开放,这是国家的大政策方针。”

除了全球化布局,黄立冲还提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新能源企业面临关税政策变化的风险。通过在香港上市,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分散风险并对冲关税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其次是香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科技等新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针对未盈利企业的上市规则改革,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市选择和灵活性。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