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财经
2025-05-20 22:53:03
(原标题:辉瑞60亿美元押注中国抗癌药!)
中国创新药出海,再添破纪录的一笔。
5月20日,三生制药公告称,其与辉瑞就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达成首付12.5亿美元,总额60.5亿美元的全球开发与商业化协议。
受此消息刺激,5月20日港股三生制药的股价大涨32.28%,总市值超460亿港元,一日市值涨超百亿;A股三生国健20%涨停2连板。
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不仅刷新了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的金额记录,也预示着全球PD-1/VEGF双抗这一炙手可热的赛道竞争将进一步升级,更多中国优质产品将迎来BD可能。
辉瑞60亿美元押注一款中国双抗药
自新冠疫苗红利褪去后,辉瑞寻求新的业绩支撑点迫在眉睫,此后该公司便开启了全球到处“买买买”的节奏,2023年初便砸下430亿美元将ADC大户Seagen收入囊中。今年2月份辉瑞与Summit就康方依沃西达成的合作已表现出其有意切入PD-1双抗赛道的野心。
5月20日,三生制药及附属子公司沈阳三生、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协议,将向辉瑞独家授予公司自主研发的突破性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
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公司还将根据授权地区的产品销售额收取两位数百分比的梯度销售分成。此外,辉瑞将以30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认购三生制药价值1亿美元的新发普通股 。
三生制药及沈阳三生将保留SSGJ-707在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基于届时商定的财务条款,三生制药将授予辉瑞对SSGJ-707在中国内地开展商业化的选择权。
种种协议条款不仅意味着辉瑞下了血本,也代表着三生制药是交易中话语权更大的一方。
此次辉瑞与三生制药的管线授权交易刷新多项记录,包括:①中国区:首付款第一、总金额第一(截至5月);②全球双抗领域:首付款第一、总金额第一(PD-1/VEGF细分赛道);③全球肿瘤BD:前三位置,仅次于ADC等热门赛道的超级交易。
SSGJ-707:三生制药的“十年磨一剑”
SSGJ-707是三生制药旗下三生国健基于其专有CLF2平台自主研发的创新双抗药物。从临床数据看,SSGJ-707潜力不俗。根据三生制药公告,SSGJ-707已在中国开展多项临床研究 。
在针对PD-L1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方面,该药物的III期临床研究已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启动,并获得了突破性疗法认定 。
公司在今年JPM会议上公布的临床数据:SSGJ-707单药治疗一线PD-L1阳性NSCLC的II期临床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0.8%,疾病控制率(DCR)为100%;联合化疗在一线NSCLC的II期临床研究中,鳞状NSCLC(sqNSCLC)的ORR为81.3%,非鳞状NSCLC(nsqNSCLC)的ORR达到58.3%,DCR均为100% 。
这些数据显示出SSGJ-707在单药和联合用药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潜力 。同时,该产品也获得了美国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 。
对于三生制药而言,此次与辉瑞的合作是其研发成果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除了可观的近期和远期现金流注入,更关键的是能够借助辉瑞强大的全球临床开发体系和商业化网络,加速SSGJ-707全球上市进程。
据年报披露,三生制药2024年业绩应收达91.1亿元,同比上升16.5%;毛利达到了78.3亿元,同比上升17.9%;归母净利润达20.9亿元,同比上升34.9%。三生国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17.70%;实现归属净利润7.05亿元,同比增长139.15%;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8.99%。
背负厚望的PD-1/VEGF双抗
自2022年12月康方将依沃西对外授权予Summit后,近两年陆续有多款国产PD-1/VEGF双抗实现了BD出海,大型跨国药企扫货热情大增,先后有宜明昂科的IMM2510授权给Instil BIo、普米斯的PM8002授权予BioNTech SE、礼新医药的LM299授权给默沙东等交易完成。
从此前披露的临床数据来看,与康方的依沃西相比,三生制药的SSGJ-707分子量更大,VEGF抑制作用高了7.5倍(HUVEC增殖实验);且刺激T细胞分泌IFNy的活性亦更优。VEGF存在时,SSGJ-707能形成复合物比AK112更易内吞,更易被溶酶体降解,用药剂量预计更低。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治疗,该药物均展现出潜力。
东吴证券曾在研报中预测,三生制药的SSGJ-707国内或在2028年获批上市,国内市场销售峰值预计可达40亿元;美国及欧洲的上市时间则会在2030年,销售峰值预计将达到45亿美元。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5年,双抗研发管线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常规单抗药物的三倍,且随着全新双抗进入市场,同时已上市双抗获批更多的适应症,双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0亿元)。
醴泽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张勇指出,尽管目前PD-1/VEGF双抗赛道已经略显拥挤,但全球买家其实就几家,在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需提前为业绩的持续增长寻求新的支撑背景下,大型跨国药企不得不重金寻找具有FIC、BIC潜力的管线,以保证自己未来的产品竞争优势。
基于康方的依沃西的成功,以及越来越多的交易案例,行业对PD-1/VEGF双抗的未来发展潜力已经有了预判,这也是为何辉瑞在综合管线临床数据、赛道竞争等情况后,愿意高价拿下三生制药SSGJ-707海外权益的原因之一。
有市场研究报告曾指出,目前几乎全球的PD1/VEGF双抗项目都来自中国创新药企业。除了PD-1/VEGF双抗之外,双抗ADC、TCE等多个赛道的这种BD交易的热潮也在不断升温,且除了肿瘤,还将有自免、神经等领域也呈现出管线BD交易增长的趋势。
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随着双抗药物逐步取代单抗成为肿瘤治疗基石,具备平台技术、临床执行力与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将主导新一轮产业变革。而如何将短期资本红利转化为长期创新动能,将是中国药企在全球双抗竞赛中制胜的关键。
部分内容参考自:华尔街见闻、新康界、21世纪经济报道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