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5年销额暴涨140亿,洗地机进入“机海时代”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20 18:52:56

(原标题:5年销额暴涨140亿,洗地机进入“机海时代”)

2025年,“618”预售叠加国家补贴,想购置一台洗地机的宋先生,犯了选择困难症。

他在电商平台搜索时发现,洗地机品牌众多,即便同一个品牌也存在诸多型号:有的洗地机采用180°躺平设计,有的支持100℃沸水自清洁技术,有的主打毛发防缠绕系统。  

洗地机的涉及空气动力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在研究几天测评视频后,宋先生最终放弃了技术上的钻研,直接购买了电商平台家用洗地机热卖榜单第一名的产品。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洗地机之间有什么区别?面对数量庞大的产品型号,消费者到底该怎么挑选?

宋先生的困惑并非个例。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洗地机的型号数量达到1042个,相比2022年的481个,增长了一倍多。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洗地机市场的快速扩张。2019年,洗地机行业零售额不足1亿元;2024年,该市场的销售规模已达140.9亿元。 

石头、追觅、云鲸等洗地机厂商的共识是:洗地机像手机一样,已进入“机海时代”。洗地机型号的命名方式也与手机类似,常采用Ultra、Pro等后缀。

事实上,消费者对洗地机的了解程度远不如手机。一位洗地机厂商的市场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说,洗地机的定位是成为像洗衣机一样的家庭标配电器,但目前行业整体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很多消费者是第一次购买洗地机,并不熟悉产品功能。

多型号从何而来

宋先生在电商平台搜索洗地机时发现,各品牌均主打“0水渍”“防缠绕”等卖点,但价格从千元到五千元不等。为此,他又查看了不少测评视频,最终锁定了一个品牌。但面对该品牌旗下繁多的机型,他又不得不开启新一轮研究。

这种现象并非一家品牌独有。石头、追觅、云鲸等品牌都在单系列中布局了多款机型。

“开发模具成本高昂,若某款产品市场反响不佳,其他在售型号至少能分摊风险。”上述洗地机厂商的市场负责人说。                                          

追觅一产品经理透露,同一系列通过功能差异满足消费者对预算和功能的差异化需求,“有时100—200元的价差就会引发消费者的长期纠结,因此型号间的差异化设计至关重要。”

经过市场调研,该产品经理以追觅T50系列为例称,最终衍生出了5个细分版本。在京东平台上,在售的T50系列包括梦想家、Ultra、尊享版以及T40 Ultra、T40 Pro Max等多款产品。T50梦想家主打“定点除臭泡沫洗强杀菌除顽污、灵捕AI机械臂0水渍0贴边”,T50 Ultra则强调“100℃远红外烘全链轻音透烘”。

“我们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T50平台,就像搭建乐高积木。”该产品经理称,烘干模块提供远红外(旗舰版)和热风(标准版)两种方案。

线下专供型号产品的开发更具代表性。调研显示,消费者平均试用时长15分钟,在实体场景中更易被高端机型吸引。为此,追觅针对设计了两个功能:增大电池容量,以确保演示的连续性;优化吸力设置,以强化清洁效果展示。这些改进又催生了T50 Ultra尊享版和Mix尊享版两款线下专供型号。

渠道定制的需求则更为复杂。追觅某核心线上渠道曾要求推出一款价格可控的专供机型。研发团队最终的方案是:保留“泡沫洗”核心功能及3—4个高好评的次要卖点,将“远红外烘干”改为“热风烘干模式”。

追觅在进行用户调研时发现,养宠家庭和婴儿家庭对深度清洁、除菌除味的要求更高。上一代产品采用的是直接配比清洁液,并非是针对顽固油污、宠物脚印等清洁难题的最佳方案。T50研发团队就开发了智能泡沫清洁系统,通过自动配比电解水与专用清洁剂,喷出高活性泡沫,同时避免传统湿拖可能导致的地板渗水问题,这是该系列的技术升级点。

原型机完成后,追觅会邀请“种子用户”进行家庭测试。这些用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提供多样化使用反馈。

“有位北方用户指出,冬季低温环境下,热水自清洁后滚刷不易干燥、易产生异味。我们就改进了烘干系统,增加温度传感器和智能风干。”在追觅洗地机团队看来,每个型号都有诞生的逻辑和独特卖点,“作为产品使用者,每个人的需求点不同,上手后会发现型号之间的使用体验差异”。

卡位战 

当前,洗地机在中国市场仍处于快速普及期。奥维云网分析师称,当前每百户家庭拥有量仅3台。

潜力巨大的市场和差异显著的消费需求,促使众厂商采取了广撒网的机海战略。以今年“618”为例,添可、追觅、石头、美的、海尔等品牌,推出了多款价格从1299元到3999元不等、功能侧重点不同的洗地机。过去一年,云鲸一改过去依靠单一产品线的策略,加快多品类布局,全年累计发布超10款新产品:扫地机产品线涵盖逍遥系列、J系列、R系列和K系列,价格区间覆盖1000元至5000元以上;洗地机方面推出S系列和F系列。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非常‘内卷’,这必然导致品牌方收入和利润下滑,最后一定会引起上游‘内卷’。”4月底,云鲸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峻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描述国内企业的困境,“上游‘内卷’意味着核心零部件成本也要往下降,但上游供应商没得选,品牌方也不得不‘卷’。受当下消费下行影响,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当核心技术趋同,厂商会通过表面差异化维持竞争优势。一位行业观察者指出,当所有品牌都能提供1万帕以上吸力、热水自清洁和防缠绕功能时,增加型号数量、制造新品迭出的印象成为常见策略。

这种策略短期内看确实有效。根据《2024中国清洁电器产业与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消费者面对功能相似的产品时往往选择“最新款”,即便实际差异很小。厂商正是利用这种心理,通过频繁推出小改款维持市场热度。

多型号也带来新问题。以追觅为例,其同时主推T系列和H系列洗地机,难免出现产品定位重叠。据了解,这两个系列由不同团队开发,虽同属一个产品部门,但在资源配置和营销推广上需精心协调。据了解,在打造一款产品时,追觅会先从旗舰产品入手,做好高端产品后,再布局家族化产品,将技术应用到不同价格段的产品中。

“我们内部有明确的定价策略和产品定位划分。”上述追觅产品经理说,但有时受平台促销政策或国家补贴影响,不同系列价格会出现短期重叠,他们会及时调整,避免长期内耗。该人士进一步称,产品规划团队会统筹各系列的发展路线,“每个系列有明确的目标人群和价格区间,我们会定期评估调整,确保各产品线形成互补而非竞争关系。”

中怡康数据显示,2024年洗地机TOP5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达81%。在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下,中小品牌也试图通过增加型号数量保住市场份额。

一位业内人士称,对缺乏核心技术的品牌而言,推出大量低价型号是生存的唯一选择,但这注定不可持续。他预计,未来行业将只保留不超过30家企业,方太停止米博洗地机项目即成为行业整合的信号。

与品牌和型号数量激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围绕洗地机技术是否放缓的争议也不断出现。有声音认为,现在厂商更多是在吸力、自清洁、防缠绕等成熟技术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和组合创新,而非真正的突破性技术进步。

但在上述奥维云网分析师看来,任何行业创新都有其客观规律,不可能持续出现颠覆式创新。若用现有产品对比三年前的产品,消费者能感受到渐进式创新,让洗地机在清洁效率、节能表现和使用体验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一名测评博主称,他对洗地机的测评方式5年未变:首先用苏打粉模拟灰尘,其次用毛发和食物碎屑混合模拟日常杂物,第三是将咖啡、酱油和食用油混合成油污及重污渍,涂在瓷砖地板等不同载体表面,用洗地机对三块污渍进行推拉式清洁测试。

在该测评博主看来,不改变测评方式,不是因为机器没有进步,而是这些看似常规的测试介质,实则是万千消费者使用洗地机的核心清洁场景,“可以把洗地机看作一把扫帚,重要的是哪把扫帚能够简单方便地把家清洁干净”。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