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英伟达,拟投资一家量子计算独角兽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20 18:34:00

(原标题:英伟达,拟投资一家量子计算独角兽)

据美国媒体报道,英伟达正就投资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进行深入谈判。此前,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看好量子计算的未来。而在国内,量子计算行业同样热度高企,多家企业完成了融资。

PsiQuantum是做什么的?

PsiQuantum在公司官网首页即把公司的雄心壮志写了出来:建造世界上第一台有用的量子计算机。

公司介绍,PsiQuantum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由杰里米·奥布莱恩与三位学者共同创立。该公司采用光子技术,利用半导体行业的传统制造工艺来开发量子计算机。与许多依赖特殊材料的量子计算公司不同,PsiQuantum选择了一条更具可扩展性的路径,通过与GlobalFoundries合作,在其纽约工厂生产量子芯片。

PsiQuantum原计划在2023年实现商用量子计算机的目标,并预计在2027年左右建成能够进行商业应用的设备。但该计划一再推迟。

今年2月,PsiQuantum公司宣布,其已成功破解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关键难题——如何大规模制造商业上可行的量子芯片。

据了解,PsiQuantum采用了一种基于光子学的方法,利用成熟的半导体制造技术来生产量子芯片。该公司与芯片制造商GlobalFoundries合作,在纽约州奥尔巴尼的工厂生产名为Omega的量子芯片。PsiQuantum首席科学官Pete Shadboldt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在GlobalFoundries生产数百万个量子芯片,并实现了与标准半导体相匹配的制造产量。

PsiQuantum的光量子计算技术利用光子进行量子计算,相比传统方法,其冷却机制更为简单,更适合大规模部署。

最新消息显示,PsiQuantum的目标是在2029年或更早之前交付其第一个商用量子计算系统。

今年3月,PsiQuantum便宣布完成了一轮7.5亿美元的融资,投前估值达到6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贝莱德(BlackRock)主导。PsiQuantum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制造数百万个量子芯片,并与澳大利亚和美国政府合作,在布里斯班和芝加哥建造量子计算机。融资成功后,PsiQuantum公司表示,量子计算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能够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例如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中的难题。PsiQuantum的目标是建造世界上第一台有用的量子计算机,以应对这些挑战。

英伟达为何感兴趣?

英伟达和PsiQuantum尚未就投资事宜作出正式回应。但黄仁勋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看好量子计算的前景。

今年1月,在被问到英伟达的量子计算战略时,黄仁勋表示,“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还需数十年才能出现,英伟达正在与“几乎所有的量子计算公司”展开合作,不过,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能够与量子计算互补的加速计算领域。

但黄仁勋这番表态,遭到量子产业界的“反击”。

随后,黄仁勋开始找补。在今年3月的GTC大会上,英伟达特别设立了首届“量子日”,并邀请了12家量子企业代表参加圆桌对谈,还有来自微软和亚马逊AWS的代表。此举被视为英伟达与量子计算这一新兴产业的“和解”。

在会谈中,黄仁勋将尚未盈利的量子公司与英伟达的早期进行了比较,称英伟达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打造出现在的计算平台:“因此,5年、10年、15年或20年的时间跨度,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当然,量子计算拥有潜力,大家希望它带来非凡的影响,但这项技术极其复杂。”

而在5月19日举行的Computex 2025电脑展上,英伟达宣布开设量子AI技术全球商业研发中心 (G-QuAT),该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专用于量子计算的研究超级计算机ABCI-Q,有望实现增强AI超级计算机,解决医疗保健、能源和金融等行业中一些全球最复杂的挑战,并且朝着实现实用化加速量子系统迈出重要的一步。

黄仁勋预测,未来所有超级计算机都有量子加速部分,超级计算机将拥有GPU、QPU(量子处理单元)和CPU。

量子计算群雄逐鹿

量子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全新计算模式,具有原理上远超经典计算的强大并行计算能力。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实现任何意义上可精准控制量子态且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实用“量子计算”,并且与实现这一目标的差距依然很大。但模糊的现状和光明的前景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进军这个前沿领域。

今年2月,微软宣布推出旗下首款拓扑架构量子芯片Majorana 1;2024年12月,谷歌发布量子芯片Willow以及基于该芯片的量子计算机,并表示将在五年内推出实际的量子应用。

对于这两家巨头的技术路线异同,中泰证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孙行臻认为,微软Majorana 1是世界首个拓扑核心构建的量子处理单元,凭借拓扑保护特性显著降低错误率,具备高处理速度、小尺寸等特性。而谷歌Willow能够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项标准基准计算,其解决问题的速度远快于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二者比较,Majorana 1与Willow的发展重心有所不同,微软偏向打造更高的内在稳定性,而谷歌更专注于提升计算性能和高效纠错能力。

据The Quantum Insider发布的报告显示,量子计算行业今年一季度融资总额突破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虽然交易数量减少,但单笔规模扩大推动总额环比增长28%。数家致力于构建实用量子系统和软件的公司获得巨额融资。

其中,总部位于波士顿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开发商QuEra Computing获得季度最大单笔融资——2.3亿美元B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可扩展容错量子计算机研发。该公司是少数同时布局近期模拟量子计算方案与长期数字容错目标的企业之一。

以色列量子处理器控制系统开发商Quantum Machines完成1.7亿美元C轮融资,累计融资达2.8亿美元。其跨硬件架构的量子编排平台已吸引英特尔资本等主要投资者。

而在国内,量子计算同样热度不减。仅仅5月,就有多家初创企业完成融资。

其中,集成光量子芯片企业合肥硅臻芯片宣布完成祥峰投资的数千万元融资。公司表示,融资资金将用于全集成光量子计算芯片与通用量子计算系统的研发,推动全集成、芯片化的光量子计算系统落地应用。公司透露,新一轮融资也正在进行中。

而北京玻色量子科技同样在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第二期融资,由北京光电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这是玻色量子成立4年多以来完成的第7轮融资。

责编:岳亚楠

校对:廖胜超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