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2025年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贸易市场分析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加拿大、瑞士和中国香港为主要进口来源地【组图】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5-19 16:00:54

(原标题:2025年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贸易市场分析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加拿大、瑞士和中国香港为主要进口来源地【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凯立新材(688269.SH)、凯大催化(830974.BJ)、苏州固锝(002079.SZ)、贵研铂业(600459.SH)、福达合金(603045.SH)、聚和材料(688503.SH)、有研新材(600206.SH)等

本文核心数据:贵金属材料进口规模;贵金属材料出口额及贸易逆差;贵金属材料进口产品结构;贵金属材料出口产品结构;贵金属材料进口国别分布

贵金属材料进出口贸易统计名称(HS编码)说明:

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2616);银(包括镀金、镀铂的银),未锻造、半制成或粉末状(7106);以贱金属为底的包银材料(7107);金(包括镀铂的金),未锻造、半制成或粉末状(7108);以贱金属或银为底的包金材料(7109);铂,未锻造、半制成或粉末状(7110);以贱金属、银或金为底的包铂材料(7111);“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废料及碎料;含有贵金属或贵金属化合物的其他废料及碎料,主要用于回收贵金属,品目85.49的货品除外”(7112);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的首饰及其零件(7113);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的金银器及其零件(7114);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其他制品(7115)。

贵金属材料贸易逆差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贵金属材料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贵金属资源的稀缺性,贵金属材料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贵金属材料进口市场规模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024年,贵金属材料进口规模同比增长11.87%,超1280亿美元;2025年1-2月,贵金属材料进口规模124.48亿美元。

进口规模的增长使得贵金属材料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24年,贵金属材料贸易逆差超过99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扩大,一方面体现我国贵金属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反映我国贵金属材料产业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的不足。

进出口产品结构侧重不同

从进口产品结构来看,未锻造、半制成或粉末状金(包括镀铂的金)(海关统计代码:7108)为进口主要产品,2025年1-2月进口额超过84.49亿美元,占比达68%;其次为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海关统计代码:2616),进口额29.53亿美元,占比贵金属总进口金额的24%。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未锻造、半制成或粉末状金(包括镀铂的金)(海关统计代码:7108)为出口主要产品,2025年1-2月出口额达60.65亿美元,占比达72%;其次为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的首饰及其零件(海关统计代码:7113)和银(包括镀金、镀铂的银),未锻造、半制成或粉末状(海关统计代码:7106),出口额占比分别为19%和8%。

近期,加拿大、瑞士和中国香港为主要进口来源地

从进口国别来看,瑞士、加拿大和南非为我国贵金属材料产业主要进口来源,2025年1-2月,我国从加拿大进口贵金属材料达20.58亿美元,占贵金属进口总额17%,瑞士、中国香港分别占比16%和12%;吉尔吉斯斯坦和德国也是我国贵金属材料的主要进口国家;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金额不足10亿美元。

贵金属材料外贸易依存度将有所下降

贵金属材料应用广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推动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然而,随着国内光伏、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刺激了国内贵金属材料的需求,促使企业加大本土生产和供应,贵金属材料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供给能力逐渐提高;加之国家发布多项政策鼓励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整体来看,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建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网络不断建设完善,贵金属材料对外贸易依存度将有所下降。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