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盒马的问题远不止鸡蛋猕猴桃,近来监管多次处罚、考验供应链安全

来源:财经九号

2025-05-18 23:32:47

(原标题:盒马的问题远不止鸡蛋猕猴桃,近来监管多次处罚、考验供应链安全)



来源 | 财经九号&九号观察
作者 | 胖虎

日前,作为生鲜电商和新零售代表的盒马鲜生也遇到了食品安全问题。

先是山东市场监管部门局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检通报称,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生产的保洁无抗鲜鸡蛋(生产日期/批号:2025/2/17),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通俗来讲就是兽药超标,而这款鸡蛋主打的就是没有抗生素。

再是5月13日,据南京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称,江宁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生产日期/批号:2025/4/7)氯吡脲(即俗称膨大剂)含量超标。

短时间内两起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盒马鲜生的食安问题和供应链被放到了公众的舆论审视之下。

相比这两起被媒体曝光的事件,盒马鲜生未被发现、但是被监管部门直接下场处罚的食品安全问题,近来还有许多,包括像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作者此前也关注过(叮咚买菜:剧毒农药残留超标22倍,触目惊心!),可以说这类商业模式之下,食品安全问题高发、频发几乎成了常态,一方面与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这类生鲜电商快速扩张、下沉开店的规模化有关,毕竟同样的概率之下,店铺开多了食品安全的绝对数量就上来了;另一方面,也考验着这些生鲜电商头部企业的产品供应链和品控把关,一个是源头、一个是门槛,都马虎不得。

5月13日,长沙县市场监管部门通报了一则食品抽检不合格的公示,该公示显示,此前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该县有1批次食品不合格,属于长沙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星沙万象汇分公司用作生产经营的“螺丝椒”(抽样时间2025.3.14),噻虫胺项目不符合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长沙县市场监管部门于4月9日受理了长沙盒马该网点的供应商湖南馨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复检申请,复检结果仍然为不合格,与初检结论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9月份,长沙市雨花区市场监管部门就发布通告称,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抽检,长沙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升分公司经营的红线椒,经抽样检验,噻虫胺项目不符合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只不过在区市场监管部门再去核查情况时,该门店已经不销售涉事批次产品了。



今年4月份,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查处发现,该公司在网店平台上销售东北产的稻米油宣传网页中自行标注了“非转基因”的标签,这一纯属画蛇添足的宣传内容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被处以5万元的罚款,并责令改正。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11月份,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查到销售的防护口罩不符合相关规定,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而被处以罚款处罚。该公司在去年还因为未取得销售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的批准,在平台上销售野生松茸被处罚等等。



今年1月份,盒马与大润发合股的沈阳润盒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黄鱼酥因N-二甲基亚硝胺项目不符合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含量》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被通报。



此外,仅在去年一年中,还有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荷兰豆因多菌灵超标被查处;上海盒马物联网有限公司销售的折叠伞因伞面防紫外线项目不符合GB 31892-2015《伞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超过保质期椰蛋被举报,经查处后予以罚款、整改等等。

这些发生在多地的盒马门店,食品安全或产品质量、违规宣传等问题多发甚至高发,有的城市公司甚至查处成了高频事件,这暴露出盒马鲜生至少在部门区域的品控存在较大短板的,对于其供应链的食品安全考验或许也是长期存在。本身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课题,既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把好抽检和处罚关口,也需要销售者自身做好品控的第一负责人。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信息均来自信用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官网等公开信息,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