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5-18 14:31:29
(原标题:金融业浪潮涌动,上海银行守定力、寻突破背后的“精品思路”)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魏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4年全年,上海银行(601229.SH)以近70%的涨幅名列A股上市银行首位。这样的强势表现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5月12日到14日,上海银行股价再次连续刷新历史新高。
行情一路向上,昭示着市场正在“用脚投票”。市场开启对上海银行新一轮的价值发现和重估认可。
上海银行缘何备受青睐、绽放出耀眼价值?
高红利属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据上海银行《估值提升计划》公告,自该行上市以来,已累计派发现金股利超450亿元,超过普通股融资金额的4倍。
换句话说,如果在上市初期向上海银行投资1万元,那么时至今日,投资者可以领取到超过4万元的分红,而这还没算上股权本身的价值。
这离不开上海银行基本面的强劲支撑。近年来金融业浪潮涌动,作为扎根优质经济区域的头部城商行,上海银行追求精品、恪守定力、寻求突破的实践,贡献了一份优质行业经营样本。
1、长线价值资金加速涌入
上海银行的估值上升,是短期的情绪涌动,还是长期的价值发现?
长线资金的布局能够说明问题。同花顺iFinD的持股基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以前,上海银行的持股基金数量通常在40只以下。
到了2024年四季度,持股上海银行的基金数量有了显著增加,环比大幅上升235%至77只,在2025年一季度又进一步上升到106只。随着股价上行,这些基金持股总市值接近32亿元,环比大幅增长267%。
在最新一季持股上海银行的106只基金里,88只的持仓趋势都是“新进”“连续增持”或“持平”,其中既有行业ETF等被动型产品,也不乏中邮核心成长混合、交银经济新动力混合等规模数十亿元的主动型产品。
国盛证券2025年2月发布的首次覆盖报告,给予上海银行“买入”评级。该机构指出,上海银行股息率达到5.24%,高于行业整体的4.59%,2024年中期的分红提升到了30.7%的较高水平,是优选的红利品种。
同时,该行估值相对较低、机构持仓仍有上升空间,转债转股亦有利其估值修复。经营层面上,具有资金成本低、成本收入比低、信用成本低三大成本优势。
上海银行对吸引中长期资金的重视程度,也在持续加码提升。据前述《估值提升计划》透露,上海银行密切关注险资、社保基金、公募等中长期资金动态,加强主动路演推介,争取配置。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上海银行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8%和3.8%,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和2.3%。全年利润分配预案显示,合计现金分红率达到31.22%。
这样优秀的增长数据,放在金融行业近些年浪潮涌动、息差收窄、优质资产难寻等挑战浮现的背景里看,更显珍贵。增长背后,可以看见上海银行追求精品、恪守定力、寻求突破。
2、潮涌中坚守精品与突破
面对变化,应当有所坚持,亦当寻求突破。作为一家头部城商行,上海银行需要坚守什么?
透过最新财报和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可以看见上海银行的定力: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根植上海,最大程度利用好区位优势。
半导体产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典型产业。为了提升中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上海扛起创新高地旗帜,推出了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具备重要战略发展意义。
在这些企业进入量产阶段、资金需求萌发之际,上海银行迅速响应、组建专业团队,为车规级芯片企业等重点项目提供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际信用证等综合授信服务,累计发放贷款上亿元。
这样找准重点战略项目需求、提供精品金融服务的思路,不仅让上海银行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困难、辅助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还促进了地方就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在半导体领域之外,围绕着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上海银行也在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高新行业,推进专项经营试点。
通过找准重点赛道、利用区位优势、打造精品服务,2024年末,上海银行的上海市重点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大幅增加29%,至402亿元,有效助力当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坚守根植上海之外,上海银行的业务也在寻求向外生长破圈。城商行的资源禀赋不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上海银行想要强化优质金融服务供给,突破口还是在于精品路线。
事实证明,围绕国家大战略、以精品思路找寻小突破口的策略卓有成效。
在长三角地区,上海银行重点支持了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项目,后者是辐射整个长三角的世界级机场群工程。截至2024年末,上海银行为这一项目累计授信约50亿元,为提升上海航空枢纽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贡献了金融力量。
在粤港澳大湾区,上海银行深圳分行精准选取了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三个细分行业为重点,遴选行业龙头开展合作。2024年,深圳分行科创贷款余额、占比、有贷户户数均提升,有效服务了大湾区的创新建设。
在京津冀地区,上海银行天津分行找准了实体经济中的交通业,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契机打开局面。
例如其重点客户天津港,具备京津冀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一带一路”海路交汇点等多重战略意义。为其金融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其实也就是服务了国家战略。
在成渝经济圈的发展上,上海银行同样践行了“实体+精品”的工作思路,投向3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名单》项目,还运用特色供应链产品“上行e链”,对当期企业反向保理授信、为双城(重庆)信用增进公司提供10亿元授信额度。助力区域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正是给区域经济和国家战略添砖加瓦。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上海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践行,在财报中也得以印证。
分行业看信贷结构,2024年,上海银行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贷款余额占比较上年末提高了0.92个百分点,对“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余额占比提高了0.63个百分点,对“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提高了0.52个百分点,对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信贷支持力度强化。
3、科技提升质效
以科技提升经营质效,既是银行业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上海银行追逐的命题。2024年以来,AI应用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为科技金融注入动力。上海银行顺应AI潮流抓住机会,一系列精细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行业和社会的关注。
在上海银行大柏树支行,老年客户如今再也不需要站着排队取号,而是由银行经理直接带到AI柜员机前快捷、方便地办理业务。
据《人民日报》报道,柜员机数字人“海小智”“海小慧”由上海银行和AI公司基于大模型共同研发,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提升了网点经营质效。数字人拥有媲美真人的表情、语气语调,填补了老年客户面前的数字鸿沟,带来有温度的AI智能服务。
上海银行还推出了业内首家AI原生手机银行,创新性实现了“对话即服务”,支持用户用语音或文字指令即可完成账户查询、转账、理财咨询等操作,显著提升了操作便捷性。
在追求创新提升质效的过程里,上海银行还借科技之力,肩负起更多时代使命。
比如,围绕乡村振兴课题,上海银行在上海崇明、金山、奉贤等行政区和浦东、宝山等部分乡镇,布放智能柜员机设备和服务自助机设备,用科技延伸服务网点,给科技金融又赋予了一层普惠金融的美好意义。
在服务“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上,上海银行积极推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服务,成为上海市2024年首批加入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便利化的试点银行。
在上海这一外贸窗口,上海银行持续优化跨境业务线上化服务,2024年企业网银新增外汇业务名录登记、GPI汇出汇款追踪等功能,提供支付服务创新体验,履行着国家战略对金融企业的号召与时代使命。
上海银行2024年年报中透露,当年该行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到了5%。对创新的投入,在未来还将点燃公司价值创造的新引擎。
4、写在最后
走过浪潮涌动的过去,银行业前路经营仍会充满波澜和挑战。面对不确定性,上海银行在财报中表达出信念:我们身处的超大规模市场,有不断释放的制度和改革红利,也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
作为一家“精品银行”标签鲜明的金融机构,只要始终坚持金融工作与实体经济相融共生、与广大客户相伴成长,上海银行就能继续践行“提供专业服务、创造恒久价值”的企业使命,紧密连接社会和利益相关方,以专业的服务、卓越的品质,贡献出独一无二的金融力量。
*文中题图来自:界面新闻图库。
观点
2025-05-18
智通财经
2025-05-18
智通财经
2025-05-18
中国网财经
2025-05-18
和讯财经
2025-05-18
和讯财经
2025-05-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