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增配科创债:银行理财进阶“耐心资本”新范式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15 12:38:00

(原标题:增配科创债:银行理财进阶“耐心资本”新范式)

如果说在低利率、薄利差、强波动的新常态下,增配权益、基准下探、减费让利已成理财行业常规经营关键词,那么5月份理财最具特色的经营动态,毫无疑问是“支持科创债”。

支持科创债,银行理财也来了,用的是提高科创债在资产组合中占比的方式。这一动向不仅折射出理财资金对政策红利的敏锐捕捉,更构筑了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范式。

根据官方信息,5月9日,中银理财参与了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截至目前其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兴业银行等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多家主体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公司债、商业银行债等多种工具。

中银理财甚至还有这么一句值得称道的表述:“一直以来都优先配置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债券。”这句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话,要实现起来其实是有难度的。它需要整个理财公司的投研决策、审批机制、风控管理等环节对科创型资产的理解与支持是高度适配的。

正在批量发行的科创债,可能与传统债券和权益资产有着不完全相同的风险收益特征,甚至与宏观经济周期的相关性都呈现较低属性。目前科创债的发行人以国央企居多,如果发行人扩容至更多的民营企业、新兴企业,这就意味着理财公司需要对科创债发行人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财务状况、团队稳定性等进行全面评估。

这对于负债端风险偏好束缚得更紧的银行理财来说,无疑是真正的“风险与收益同至,机遇与挑战并存”。

但不论如何,这是银行理财的必答题。从更高的站位来说,银行理财一直在对“五篇大文章”,尤其是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做解题探索。

发行“科技金融”主题产品 、从资产配置层面参与科创企业股权融资,是券商中国记者目前可以总结出来的银行理财助力科技金融的两种最直接、最有效的主流方式。

仅据记者粗略汇总并梳理有据可查的信息:中银理财发行了指数型跟踪策略的含权理财产品。其表示,“十四五”规划期间,该公司对科技企业累计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

平安理财在去年下半年携手工行私人银行部发行了科技金融主题产品“稳健精选封闭第98期(私银科创)”,这只产品主要的投向就是AA+及以上优质国央企信用主体的科技创新债券。

浦银理财也较早发行了股权类科技主题产品,投向信息科技、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科创赛道,已累计参与超百家尚处于初创期的科创企业的股权投资。此外,浦银理财还联合中债金融中心发布“新质生产力发展债券指数”,对接科创、绿色、数字经济、产业链优化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五大主题,产品规模超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浦银理财还设置了推动科技金融的专门组织架构,以“科技金融专班”形式推动优化资产配置。

还有理财公司从资产配置层面,通过认股权业务来进行对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投资。认股权是指标的企业或其股东等相关方按照协议约定授予投资方在未来某一时期认购一定数量或金额的企业股权(含股权、股份、份额等)的选择权。

作为首家开展认股权业务的银行理财公司,光大理财于2023年8月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登记挂牌首批认股权项目。据记者了解,截至去年末,光大理财共与229家专精特新企业签署认股合作协议。

兴银理财于今年初通过联动兴业银行各地分行,落地了多单认股权业务。主体为生物医药、半导体、国产超算、高端制造等多个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中小企业。

银行理财天然面临负债端类固收属性与科创企业权益融资需求的错位,所以不管是发行科技金融主题产品,还是加大科创型资产配置比重,都需要自身在资产准入、投后管理、产品设计、客户陪伴等很强的把控能力。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诸多产品端和配置端的积极探索,都表明银行理财正在跳出自身所受的天然束缚,一步步进阶成为 “耐心资本”。

排版:刘珺宇‍‍‍

校对:杨舒欣‍‍‍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