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当辅助驾驶企业卷入机器人赛道,一场产业的技术闭环正在上演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14 18:43:48

(原标题:当辅助驾驶企业卷入机器人赛道,一场产业的技术闭环正在上演)

近期,国内头部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带着在汽车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生态资源,转身卷入机器人赛道。

5月12日,知行科技宣布,其旗下专注机器人研发与商业化的全资子公司艾摩星机器人将收购苏州小工匠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多数股权,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开资料显示,小工匠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机器人精密部件设计与制造,核心产品包括一体化机器人关节模组与定制化机械臂,已获得60余项专利。

从此前特斯拉Optimus用FSD技术造机器人,到如今的知行科技的收购动作,这场“AI+汽车+机器人”的跨界融合,正在引领一场技术复用的浪潮,它是否会像当年智能手机颠覆传统手机一样,重新定义我们与机器人的相处方式?

 

机器人:政策、技术与场景的共振

辅助驾驶与具身智能在核心技术模块(如环境感知、多模态决策算法、感知硬件等)上具有高度复用性,可共享技术积累,大幅降低跨领域研发成本。而汽车相关的企业正逐渐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具备产业和生态协同基础

知行科技切入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人形机器人列为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品之一。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重点。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现在的机器人越来越聪明,有了类似ChatGPT、DeepSeek的AI大脑,能听懂人话做决策,传感器和电池也越来越先进,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更好的眼睛和更强的心脏,

在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可在工业生产中替代部分人工,完成一些复杂或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在汽车装配等工业场景中已展现出应用潜力。

在家庭服务领域:老龄化社会催生家庭陪护需求,人形机器人可为老年人提供陪伴、护理、家务协助等服务。在医疗康复领域:人形机器人可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辅助、康复训练等工作,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有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从0到1突破的关键节点,其中人形机器人2030年有望突破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推动终端厂家的多元化布局。智能一体化关节作为机器人核心部件之一,其市场规模正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扩大。

 

从汽车到机器人:“优势基因”的移植

如果把辅助驾驶比作“移动的AI大脑”,机器人则是“会动手的AI身体”。

智能一体化关节,是一种将电机、减速器、传感器、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集于一体的高集成度机器人模块。它就像人类的“关节+神经系统”,不仅是动力输出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灵巧控制与感知反馈的核心部件。

小工匠机器人自研的智能一体化关节

智能一体化关节具备三层架构:动力层负责扭矩放大和动态响应,传感层实时反馈位置、力矩与姿态,控制层则基于运动控制技术实现多轴协同与智能决策。这种“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设计,使机器人能灵敏应对意外接触或不规则地面,实现更加安全与柔顺的运动控制。

相比传统“分体式”结构,一体化关节更轻便、更紧凑、更智能,能有效提升机器人动作的协调性和响应速度。

在数据层面,辅助驾驶企业依托汽车积累了大量环境感知、驾驶行为等数据,机器人可借鉴用于训练,提升环境适应性和任务处理能力。在制造层面,汽车精密装配技术能用于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关节电机和汽车雨刷电机可能来自同一家供应商。此外,汽车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需要应对-40℃到85℃的极端温度,这种车规级耐久性标准,能完全满足机器人对可靠性的要求。

据公开资料显示,知行科技在面对车规级产品交付中形成了高可靠性、高一致性制造要求,其自建的先进制造中心具备从核心硬件设计到自动化生产的完整链条,已在辅助驾驶域控制器等高精度电子设备领域实现稳定量产。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AI大模型与硬件生态的成熟,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中辅助驾驶所使用的技术边界将进一步模糊,二者将形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通用智能体框架,推动从“轮子”到“双腿”的智能化革命,这对于算法、硬件与数据三位一体的辅助驾驶公司将是更大的机遇。

 

收购小工匠:锻造打开机器人市场的钥匙

人形机器人领域价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就是智能一体化关节。

小工匠机器人自研机械臂,使用了自研的智能一体化关节

为什么关节对于机器人这么重要?它是一种将电机、减速器、传感器、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集于一体的高集成度机器人模块,相当于人类的胳膊和膝盖,决定机器人动作是否灵活,需要极高的控制精度。

更关键的是,零部件也是机器人产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变量。数据显示,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在工业机器人中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比高达60%,在人形机器人中甚至超过50%。

据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苏州的小工匠机器人,是一家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为智能一体化关节和定制化机械臂,公司具备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正向设计与开发能力。

目前,小工匠已研发三款可用于量产的智能一体化关节,以不同的重量和性能,匹配包括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多种应用场景需求。其中,通过将关节中的关键部件——RV减速器实现小型化以及与电机的一体化设计,小工匠的减速器方案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寿命,有效提升产品体验。

用更通俗的话讲,就是小工匠自主研发的减速器让机器人的关节有了更长的寿命与更高的可靠性,目前已经做出三款量产的智能一体化关节,能适配不同场景的机器人。 

通过入主小工匠,知行科技可直接获取其在减速器小型化、电机一体化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积累,艾摩星可借助知行科技的制造体系(如车规级域控制器生产经验)和供应链资源,快速提升小工匠产品的量产效率与良率,缩短从研发到市场的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融资超50亿元,但高端减速器市场仍然被外资企业掌控,知行科技与小工匠的协同,有助于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可控。

 

结语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站在关键性的十字路口,对于辅助驾驶的相关企业而言,机器人既是技术复用的绝佳试验场,也是生态卡位的战略高地。未来几年,谁能率先突破成本瓶颈、打通场景闭环,谁就能在这场新的“智能革命”中占据先机。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