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13 21:33:04
(原标题:科创板年报观察:境外收入同比增长6.1% 出海撬动高质量发展新支点)
面对全球化浪潮中的波折,科创板公司守正创新,坚定不移实施“出海”战略,汇聚全球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科创板公司境外收入突破4300亿元,同比增长6.1%。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技术与资本并驾齐驱的“出海”模式,渐成科创板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支点。
境外市场增长动能澎湃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2024年,科创板近八成公司实现境外销售,境外收入合计4303.61亿元,占板块整体营业收入的三成。境外收入同比增速6.1%,超过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增速。其中,近四成公司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幅超过其营业收入总体增幅,173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54家公司境外收入在10亿元以上。
境外收入增长亮眼,既有海外版图的横向拓展,也不乏细分市场的纵向渗透。据统计,63家科创板公司产品远销逾50个国家或地区,其中25家科创板公司的产品已在10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实现销售。与此同时,37家公司产品在出货量、市占率、销售额等方面位列所在领域全球第一,在细分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不少科创板公司还积极借助并购重组“借船出海”。自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公司已发起14单跨境收购交易。南微医学现金收购西班牙公司CreoMedicalS.L.U.51%股权,以此为跳板深入拓展欧洲市场。浩辰软件收购匈牙利公司CadLine100%股权,该公司3D BIM软件核心产品已在11个国家服务1.5万名客户,有望支持整合海外客户资源。
重构全球价值链“坐标”
与依赖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的初级出口模式不同,科创板公司瞄准价值链上游,以科技创新“硬实力”,重新定义国际竞争“定价权”和“话语权”。
一方面,科创板公司出口产品具有鲜明的高毛利率特征。据统计,科创板公司境外销售毛利率中位数达到40.8%,高于板块整体毛利率水平,这有力印证了凭借创新获取 “溢价” 的竞争策略行之有效。例如,清越科技抓住海外客户追求PMOLED产品新、奇、特的需求加强产品定制,其境外销售毛利率比境内销售毛利率高出近2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专利技术也成为“出海”的重要一环。截至2024年末,累计有10家科创板创新药企业通过对外授权(license-out)形式将创新药海外权益授予境外企业。如百利天恒将一款ADC药物专利授权给跨国药企BMS,首付款8亿美元已在2024年全额到账,不仅支持公司在上市第二年扭亏为盈,还刷新了中国ADC新药“出海”的交易金额纪录。
在产品竞争力、技术话语权“底气”的加持下,不少科创板公司正在从“标准跟随者”升级“标准制定者”。截至2024年末,已有58家科创板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所在领域的国际标准,在行业内部的话语权与日俱增。如盾构机龙头公司铁建重工2024年新增主导或联合主导国际标准2项,累计注册国际标准工作组专家5名,公司当年海外新签合同或中标额达30.68亿元,同比增长48.94%。信科移动在3GPP组织参与5G-A国际标准制定200余项,目前正在全面参与全球6G标准化组织的各项工作,有望在下一代通信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共建开放共赢新格局
近年来,从输出产品、服务,再到提供资本、技术赋能,科创板公司“出海”之旅在实现生产服务本地化落子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发展机遇。
截至2024年末,110家科创板公司在37个国家或地区布局产能。容百科技韩国工厂支撑公司三元材料出货量连续四年领跑全球,更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传音控股作为全球TOP4手机厂商,在埃塞俄比亚、印度、孟加拉国等地设立工厂,雇佣外籍员工8933人,占公司员工总数近半。此外,超过50家科创板公司在海外成立研发基地或实验室,深度推进全球科技协作。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更多科创板公司预计将登上国际舞台,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中逐浪前行,与全球合作伙伴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券商中国
2025-05-13
证券时报
2025-05-13
证券时报
2025-05-13
证券时报
2025-05-13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