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11 22:12:26
(原标题:中外资机构: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牛市格局并未改变)
【导读】中外资机构: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牛市格局并未改变!美国经济陷入政策不确定性驱动的负向循环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编者按】中国基金报每月初会邀请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代表,分享他们对全球经济及重大事件的分析与评判。希望他们观点的碰撞,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已一月有余,全球资产定价逻辑发生改变。投资者应如何调整资产配置?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知名经济学家洪灏,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卢里等5位中外资机构人士。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程实
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 刘佳
知名经济学家 洪灏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 匡正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 卢里
他们表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全球经济更加脆弱。中长期看,资金回流非美经济体有利于全球经济及金融体系再平衡。中国股市中期牛市格局并未改变,市场将回归正常的估值修复过程。
牛市格局并未改变
中国基金报: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情况?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的核心支撑与主要风险分别是什么?
程实:当前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经济运行企稳和内在动能增强。
中国经济是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和阶段性困难,中国经济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持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叠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环境、持续释放的改革开放红利,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持续动能。
刘佳:当前,内需稳步复苏,但外需相关行业明显受到关税影响。预计政策支持将在二季度明显加强。
中国基金报:对人民币中长期走势作何预判?
刘佳:中国的贸易顺差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更多中长期海外资金有望流入中国股市和债市,人民币将在中长期保持稳定。
程实: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将呈现总体趋稳、略有升值的态势。首先,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为汇率提供坚实支撑;其次,中外货币政策同步趋于宽松,有助于缓解中美利差收窄带来的压力,稳定跨境资本流动;最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速,增强了市场的信心。
中国基金报:全球供应链重构将如何影响中国股市?投资者应如何调整行业配置?
程实:过去几年,中国已经通过积极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出口结构的优化,部分对冲了美国单一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股市成交量逐渐恢复正常,意味着自4月初以来的高波动阶段结束,中国股市也将回归今年以来正常的估值修复过程。
本次系统性的风险释放,为中国股市提供了较好的买入窗口。5月初特朗普关税政策阶段性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人民币、港币走强,以及多项中国经济数据持续改善,中国股市或延续反弹进程,中期牛市的格局并未改变。建议关注具备新质生产力主要特征,符合中国新阶段发展模式的行业。
匡正:继续看好高质量成长和深度价值股,包括自主科技创新、“AI+”、政策支持的内生消费需求板块、红利资产等。
美国经济陷入负向循环
中国基金报:美联储议息会议传递了哪些重要信号?你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作何展望?
程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出明显的鹰派信号,其核心意图在于遏制通胀预期抬升势头,防止短期的关税冲击演化为长期的通胀螺旋。
市场正重估通胀风险。一季度美国GDP录得负增长,表明关税扰动已开始拖累经济增速,鲍威尔也承认就业与通胀风险均有上行。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美国经济陷入了由政策不确定性所驱动的负向循环:政策受限-预期紊乱-经济承压。在这一背景下,联储面临双重挑战——既要稳住通胀预期,又不能忽视滞后性增长风险。当前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外部环境趋于复杂,留给联储“静观其变”的窗口正在收窄。预计美联储最早将在6月启动降息,全年或累计降息3至4次,幅度在75至100个基点之间。
刘佳:预计美联储会在今年四季度开始降息,在明年3月前降息3次共75个基点。
匡正: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在6月、9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并在2026年维持不变。如果5月份就业数据未显出疲软迹象,那么美联储有可能在6月再次维持利率不变。
中国基金报:“去美元化”的趋势是否会延续?
程实:过去,美元依托于规则体系与全球信任,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避险锚”。然而,在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财政赤字持续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受限的背景下,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正面临市场的重新审视。
与此同时,全球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不仅反映出制度层面的重构,也标志着全球经济重心正在发生结构性转移。不过,短期内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被完全取代。
未来美元是否会持续贬值,或取决于三方面的交互作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措施、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美国政策高度不确定性是否延续。
卢里:资金撤离美元资产,其实是过去数年资金流向的镜像或反转。整体来看,全球投资者减持美元及美元资产的叙事主线正在形成,且目前尚处于趋势早期。上一次系统性减持发生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类似趋势的形成及反转的时间区间通常以年计算,目前全球投资者仍有较大的调整全球资产及外汇配置的空间及需求。
刘佳: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及美联储年底的可能降息,将使美元贬值。预计欧元对美元汇率到明年3月将升至1.18,日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35。
匡正:随着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国资产轮动到其他区域,且美元避险功能被日元、瑞士法郎等货币超越,美元将面临下行压力,因此我们对美元的观点由中性下调至走弱。
“卖出美国,买入亚洲”或持续
中国基金报:美国股债汇“三杀”,资金撤离美元资产并回流亚洲,这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洪灏:美元资产遭抛售、资金回流亚洲,短期内将推升亚洲资产价格和货币汇率,有助于提振本地需求与资本市场信心。长期看,若贸易冲突持续,将抑制全球供应链稳定与跨境投资,亚洲出口国或再受冲击。
对美国而言,资本外流与金融动荡将加重经济放缓压力,全球则面临“去美元化”趋势加剧与金融格局重构的风险。整体而言,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将使全球经济更加脆弱。
卢里:2022年以来,美国资产保持相对强势,高增长、高通胀、高利率的经济组合,叠加美元及美股的强势,形成了所谓的“美国例外论”市场主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期该趋势出现逆转。这将推升美国经济进入滞涨或衰退的风险。非美经济体汇率及资产价格将得到更多支撑,但汇率上行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贸易竞争力。前期趋势的反转将增加全球金融及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对金融体系估值及实体经济活动造成影响。而资金回流非美经济体从中长期来看,有利于全球经济及金融体系的再平衡。
程实:特朗普政府频繁推出关税措施,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格局,也削弱了美元资产的避险属性,促使部分国际资本流出美国,转向估值较低、政策相对稳定的亚洲市场,全球资金配置结构趋向多元化与分散化。在这一背景下,亚洲的战略地位加速上升,这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再平衡,更是对“美元体系”的再评估。
中国基金报:“卖出美国,买入亚洲”的投资主题会否持续?
卢里:亚洲经济体贸易部门在过去数年持续录得贸易顺差,相当部分贸易顺差并未进行结汇,而是以美元形式投入美元计价资产。考虑到美元资产相对较高的估值,以及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全球变局,美元及美元资产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整体来看,无论主动或者被动,亚洲投资者均有必要继续调整其超配的美元资产及美元外汇敞口。
洪灏:趋势能否持续取决于几个关键变量:一是美国是否陷入实质性衰退;二是亚洲内需能否真正接棒出口起到拉动作用;三是地缘政治风险是否可控。若亚洲政策协调有力,改革推进,区域合作深化,则趋势有望延续。
中国基金报:关税冲击似乎正在改变全球资产定价逻辑。投资者应如何防范风险,把握相关机遇?
刘佳: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将在未来1到2个月的宏观数据中逐渐体现。短期来讲,投资者宜采取偏防御性的策略,提升欧洲投资级别债券和欧洲股票在投资组合的占比。在亚洲市场,考虑增加相对低风险的投资级别债券和日本国债。大宗商品方面,考虑高配黄金。
卢里:预计今年市场波动性将会系统性提升,适度分散投资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组合中可增加对流动性及整体风险预算的关注,以免在市场宽幅震荡中进退失据。
投资策略上,在基于基本面及估值的配置思维之外,可进一步加强交易,关注流动性、市场情绪、政策周期摆动等因素,提前进行仓位调整。
编辑:杜妍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巴基斯坦总理:感谢中国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