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23:56:15
(原标题:73亿“甩手掌柜”蒋伟,被立案调查)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一场突如其来的立案调查,将百亿医美股昊海生科实际控制人蒋伟推向舆论风暴中心。
5月7日,昊海生科一纸公告披露,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通知,其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其被立案调查。
雷达财经了解到,作为昊海生科实际控制人,蒋伟、游捷夫妇今年以73亿元身家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但自2022年起,二人财富已连续多年下滑,累计缩水22亿元。
回溯昊海生科的发展轨迹,其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蒋伟本人并不参与公司具体经营事务,其妻子游捷则在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在以侯永泰、吴剑英为核心的专业管理团队带领下,昊海生科通过一系列并购动作,逐步成长为医美行业的头部企业,跻身“医美三剑客”行列。
尽管头顶耀眼光环,但昊海生科近来业绩增长乏力。去年,公司营收同比仅增1.64%,较此前的双位数增速大幅下滑,归母净利润微增1.04%,毛利率也有所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归母净利润更是双双出现下降。与同行华熙生物、爱美客相比,昊海生科的最新业绩垫底。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港股+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昊海生科的资本市场表现同样不尽人意。目前,其A、H股股价均已跌破发行价,最新市值仅为121.87亿元,与华熙生物、爱美客相比差距显著。
昊海生科实控人被立案,坐拥数十亿元财富
5月7日,昊海生科的一纸公告,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
昊海生科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通知,其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雷达财经通过翻阅昊海生科此前发布的财报了解到,在昊海生科的股权结构中,蒋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蒋伟、游捷夫妇。截至去年年末,蒋伟、游捷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8.53%、17.29%的股份,稳坐昊海生科第一、第二大股东之位。
此外,上海湛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昊海生科1%的股份。天眼查显示,上海湛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受益所有人和实际控制人为蒋伟,其最终受益股份比例为100%。
凭借在昊海生科所持有的股权,蒋伟、游捷夫妇多次登上富豪榜。在不久前胡润研究院揭晓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蒋伟、游捷夫妇以73亿元的财富再度登榜。
不过,雷达财经进一步梳理发现,2022年后,蒋伟、游捷夫妇的财富已连续多年呈现下滑态势。相比2022年的95亿元,蒋伟、游捷夫妇今年身家已缩水22亿元。
据同花顺iFind显示,自2019年登陆A股以来,昊海生科累计现金分红7次,累计现金分红数额达20.6亿元,分红率达39.64%。
其中,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34亿元,超过当年4.2亿元归母净利润的一半。由于蒋伟、游捷夫妇合计持股比例超46%,此次分红将有近一半落入蒋伟、游捷二人的“口袋”。
值得注意的是,蒋伟虽身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却未在上市公司担任职务,而其妻子游捷担任非执行董事,但去年未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
针对此次风波,昊海生科此番也在公告中强调,据公司了解,该事项与公司股票无关。本次事项系对蒋伟个人的调查,其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蒋伟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昊海生科还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甩手掌柜”放权隐退幕后,造出一家百亿医美巨头
雷达财经追溯发现,昊海生科的发展轨迹始于2007年1月。彼时,蒋伟持股80%的上海昊海化工有限公司及蒋伟本人,分别以1800万元和200万元的货币出资,共同设立昊海有限,这正是昊海生科的前身。
据媒体报道,成立之初,昊海有限并未开展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后续,凭借一系列精准的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公司成功切入医美赛道,并逐步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历经多年发展,昊海生科最终成长为如今的百亿医美股。
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尽管蒋伟、游捷夫妇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二人却始终保持低调神秘的行事风格。网络上关于二人的公开报道屈指可数,他们鲜少接受媒体采访,甚至高清照片都很难检索到。
据昊海生科冲击A股时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出生于1964年的蒋伟系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常住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报告期内,蒋伟未在公司任职、领取薪酬。
由于游捷目前在昊海生科担任非执行董事,外界可以从公司披露的财报中大致窥探游捷的过往。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游捷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担任临床医生。
2014年8月至2022年7月,游捷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曾任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2018年1月至今,游捷出任上海昊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10年7月起任昊海生科公司董事,并于2014年12月调任非执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治理层面,与多数企业实际控制人深度参与公司决策有所不同,昊海生科自成立以来,公司所有权及经营权相分离。招股书显示,蒋伟、游捷通过行使股东大会投票权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专业管理团队负责具体经营管理。
在这样的架构下,昊海生科的发展方向由以侯永泰、吴剑英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把控。其中,侯永泰身兼董事长、执行董事与核心技术人员等多重关键职务,吴剑英则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
截至去年末,侯永泰、吴剑英分别直接持有昊海生科3.61%、3.64%的股份。去年,前述二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300.42万元、301.78万元。
从履历来看,侯永泰于2007年加入昊海生科,其在医药行业拥有28年以上的医药行业研发经验,且拥有超过20年以上的医药公司管理经验。侯永泰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于美国宾州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海外人才百人计划”,还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
而吴剑英同样于2007年投身昊海生科,其在医药行业拥有超过29年的从业经验,且拥有超过20年以上的医药公司管理经验。吴剑英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并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中国职业医师资格,曾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医生。
回顾过去,吴剑英曾向媒体表示,1999年,从外科医生转型从商的他观察到,全国整形行业仅有不足200人。“做活动的时候,就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一点也没有一个产业的样子。”吴剑英坦言,当时开辟美容整形市场困难,面对资金打水漂的风险,他“差一点就跳了黄浦江”。
在侯永泰、吴剑英等专业团队带领下,经过十余年的自主创新与产业整合,昊海生科已发展成为一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如今,昊海生科完成了以人工晶状体、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及眼表用药、医用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医用几丁糖等为代表的生物医用材料的行业重组,实现了创新基因工程药物(国家一类新药)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的产业化,进而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等四个主要业务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优势。
业绩增长乏力,在“三剑客”中处于劣势
在竞争激烈的医美赛道,昊海生科与华熙生物、爱美客曾并称为行业“三剑客”。然而,实际控制人身陷立案风波之际,昊海生科近期交出的业绩答卷却难言出色。
据昊海生科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昊海生科全年实现26.98亿元的营收,同比实现1.64%的增长。与2021年至2023年的32.61%、20.56%、24.59%的双位数高增速相比,昊海生科去年的营收增速大幅滑落至个位数,业绩增长动能明显不足。
分产品来看,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是公司的核心营收支柱,去年该板块的营收占比高达44.38%。同期,眼科产品、骨科产品、防粘连及止血产品、其他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1.85%、16.95%、5.41%、1.41%。
值得注意的是,除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和其他产品的营收实现增长外,昊海生科旗下的眼科产品、骨科产品、防粘连及止血产品线却集体遇冷。去年,前述几个产品线的营收同比分别减少7.6%、4.11%、0.58%。
利润方面,昊海生科去年实现4.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较上年微增1.04%,增速远不及上年的130.58%。与此同时,昊海生科的毛利率指标也亮起了“红灯”,从2023年的70.46%降至2024年的69.89%。
对此,昊海生科解释称,高毛利率医美玻尿酸产品的营业收入及占本集团收入比重持续增长,继续推动本集团整体毛利率向上提升。但眼科人工晶状体、眼科粘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产品在报告期内处于新一轮的国家或省级集采实施阶段,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完全冲抵了玻尿酸产品销售增长对整体毛利率增长的贡献。
进入2025年,昊海生科的业绩颓势仍未扭转,压力反而进一步增大。今年第一季度,昊海生科录得营收6.19亿元,同比减少4.25%。同期,公司0.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更是下滑了7.41%。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人工晶体销售收入占比约12.16%,集采对公司业绩端有一定影响。利润率方面,2025Q1毛利率69.52%,同比提升0.31pp,净利率13.55%,同比下降0.77pp。
而与另外两家头部医美上市公司相比,昊海生科的业绩相对靠后。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华熙生物实现营收10.78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爱美客实现营收6.63亿元、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均领先昊海生科。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港股+科创板”两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昊海生科分别于2015年4月、2019年10月登陆港交所主板和上交所科创板。但在二级市场,昊海生科的股价表现持续低迷。
截至5月8日收盘,昊海生科报52.26元/股,昊海生物科技报23.7港元/股,这意味着其A股、港股股价当前均处于破发状态。
从市值规模来看,昊海生科的A股最新市值121.87亿元,远低于华熙生物的233.28亿元和爱美客的518.46亿元,在“医美三剑客”中排名垫底。
在实控人立案风波与业绩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下,百亿医美股昊海生科后续将迎来怎样的发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昊海生科(SH688366)$ #社区牛人计划#
财经九号
2025-05-09
观点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