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5-07 21:20:52
(原标题:超2000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改革加速 险资积极入市)
“前期,开展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增量资金……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在5月7日上午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再度提及了保险资金入市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加上此前批复和落地的投资,险资长期投资试点的资金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超过2000亿元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继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合作成立私募基金并向外投资后,后续试点正加快落地。
一位大型保险集团的从业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公司的考虑是由保险资管公司成立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并设计基金产品,由寿险公司来投资,目前正在抓紧走申报流程。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最早开始于2023年10月。首批参与试点的公司是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彼时,两家公司各出资250亿元,设立了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鸿鹄基金于2024年2月29日宣告成立,并于当年3月4日正式启动投资。
进入2025年,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多次被提及,试点规模也不断扩容。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额度为52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及阳光人寿获准参与;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再批复600亿元试点,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获准参与。
2025年4月16日,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泰康资产”)宣布,其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下称“泰康稳行”)的申请已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准。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经济观察报记者还了解到,人保寿险获批的100亿元试点规模也将采取类似形式落地,目前正在推进过程中,其他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获批规模也在百亿元左右。
为何积极
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要点之一,就是提升商业保险资金在A股的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方案》提出,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等。
目前来看,险资进行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多以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形式来进行,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为了打通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加码。在4月上调了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比例上限后,李云泽表示,将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的力度。
上述大型保险集团从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几家大险企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都比较积极,其中重要的一点原因是,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保险公司平滑权益投资对利润波动的影响。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权益投资大部分可能需要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市值变化会影响到公司当期利润,这可能会导致权益投资在特定时期的短期化。采用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式,只将证券私募基金的利润和分红按比例计入投资收益,则会平滑利润的大幅波动。同时,长期投资试点在偿付能力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会降低权益投资对净资产的占用。
据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现已实现了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Wind数据显示,鸿鹄基金在三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名单中现身,分别是伊利股份(600887.SH)、陕西煤业(601225.SH)以及中国电信(601728.SH),持股比例分别是2.40%、1.20%以及0.83%。
根据新华保险2024年年报,新华保险将鸿鹄基金作为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63.58亿元。2024年,鸿鹄一期基金净利润为9.17亿元,综合收益总额为27.16亿元。
2025年4月29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新华保险拟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由国丰兴华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的份额,基金名暂定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下称“鸿鹄基金二期”)。
同时,新华保险表示,鸿鹄基金二期的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标的公司应当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需求相适应。同时,若基金有闲置资金,可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
在设立私募基金时,泰康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泰康稳行旨在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一步增加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受外部及宏观环境影响,2025年大类资产的波动性明显加剧,重在资产配置的保险资金所面临的投资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在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剑颖看来,在低利率时代和市场波动环境下,保险资金配置更应坚守资产负债匹配原则,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投资能力,着力提升保险资金运用的稳健性和收益水平。
张剑颖表示,持续看好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市场波动中也将不断涌现更多长期投资机会。保险资金应保持耐心资本特色,坚定长期投资理念,积极挖掘可持续的长期投资机会。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