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05-07 07:09:56
(原标题:特斯联年亏9亿冲击港股,董事长曾于证监会任职13年)
导语:近期出台的“证监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最长可达 10 年”的政策,同样受到港交所投资者的关注。
据特斯联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内容,这家 AIoT 领域的明星企业正全力冲刺港股 IPO。本次 IPO 的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 中信里昂、海通国际,整体协调人还包括广发证券 (香港) 。不过,招股书中暂未明确披露具体的融资规模及融资股份比例等细节。
特斯联成立于 2015 年,致力于以 AIoT 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及空间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 AIoT 操作系统 TacOS,向企业、公共管理者及其他公域空间参与者提供涵盖软件、硬件和服务的全栈 AIoT 产品。
其业务主要聚焦于 AI 产业数智化、AI 城市智能化、AI 智慧生活和 AI 智慧能源四大应用场景。
在商业模式上,特斯联一方面通过直接销售产品和服务获取收入,另一方面积极与各地政府、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进 AIoT 项目落地,拓展市场份额。
在市场定位方面,特斯联瞄准的是公域操作系统型 AIoT 市场,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产品体系,努力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据灼识咨询报告,以 2023 年相关营收计,特斯联在国公域操作系统型 AIoT 市场排名第五,相关营收约 10 亿元级别。
特斯联董事长王鸥现年 55 岁,2022 年 10 月加入特斯联,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拥有 22 年经验。其曾在证监会任职 13 年,曾任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创新业务监管部副主任等职位,目前仍兼任光大控股管理决策委员会成员及高级海外投资总监。
这样的履历背景,或许能为特斯联在资本运作、战略规划以及合规运营等方面带来独特的视角与经验。
从财务状况来看,特斯联的营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2021 年、2022 年及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1 亿元、7.4 亿元及 10.1 亿元,2024 年上半年收入 3.6 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 6.4 亿元、9.8 亿元、6 亿元、3.6 亿元,经调整 EBITDA 分别为 - 5.2 亿元、-8.4 亿元、-4.4 亿元及 - 2.9 亿元。
不过,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了营收的大幅增长,达到 18.43 亿元,同比增长 83.2%。但与之相伴的是,经调整净亏损扩大至 9.73 亿元,较上年扩大 62.2%。
从投资价值角度分析,特斯联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一,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 46.9%,拥有专利超 1700 项。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其产品的创新性和竞争力提供了保障。例如,其研发的绿色智算体全面支持华为昇腾、昆仑芯等信创芯片,并适配前沿大模型的推理和训练任务。
其二,特斯联背后股东阵容强大,完成了总额约 50 亿元的 9 轮融资,股东包括京东、商汤科技、IDG 等明星企业和机构 ,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其三,AIoT 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各行业对 AIoT 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特斯联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董事长王鸥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经验,或许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整合资源,把握投资并购等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然而,特斯联 IPO 也面临一些潜在风险。从财务角度看,公司持续亏损的状况尚未得到扭转,虽然 2024 年营收大幅增长,但成本控制方面仍面临挑战,如 2024 年销售成本与总营收的比例从 2023 年的 69% 增长到 84.7%。
此外,特斯联对大客户的依赖较为明显,2024 年最大单一客户给特斯联带来 29.7% 的营收,五大客户产生的营收占比总营收 70.6%,上述两个数字在 2023 年分别是 17.1% 和 44.5%。
一旦主要客户流失或订单减少,将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从市场竞争角度看,AIoT 行业竞争激烈,不仅有传统科技巨头的跨界竞争,还有众多新兴企业的崛起,特斯联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尽管王鸥有着丰富的监管及投资经验,但如何将这些经验切实转化为应对竞争的有效策略,仍有待观察。
在港股市场的前景方面,若特斯联成功上市,有望借助港股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为后续的融资和业务拓展提供便利。但同时,港股市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有较高要求,特斯联需要向投资者清晰展示其未来的盈利路径和增长潜力,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王鸥在证监会任职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让市场对公司的合规性有更高期待,但近期证监会出台新规,对证监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进行了延长,最长可达 10 年,这一规定虽针对内地交易所,然而港交所市场投资者对此类因素也较为关注,其对特斯联在港股市场的舆论和投资者信心方面的潜在影响,亦不容忽视。
总体而言,特斯联在 AIoT 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且行业前景向好,但持续亏损和客户集中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投资者需综合考虑公司的优势与风险,谨慎评估其投资价值。
格隆汇
2025-05-07
格隆汇
2025-05-07
格隆汇
2025-05-07
格隆汇
2025-05-07
格隆汇
2025-05-07
格隆汇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