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消费者报道
2025-05-06 14:35:16
(原标题:一杯“好奶”的十年蜕变:优质乳原来藏着这些秘密)
在国人的饮食结构中,牛奶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它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成分,已成为人们日常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
然而,当消费者站在超市琳琅满目的牛奶货架前,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仅仅关注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就足以挑选出真正的优质奶吗?答案或许并非如此简单。
“牛奶中的活性物质是衡量优质乳的关键。”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在近日举办的优质乳十年发展论坛上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活性物质对加工工艺极为敏感,普通高温杀菌工艺会使其大量流失。
何为“优质奶”?如何挑选优质奶?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探寻优质乳背后的秘密,揭开挑选好奶的实用指南。
十年前,“让国人喝上好奶”的初心,让优质乳工程破土而出。
“奶业的核心价值是奉献营养、服务健康。现在国人普遍都不缺营养,甚至有点过剩,缺的是微量的、活性的营养。牛奶是天然的食品,能满足这个需求。不过,如果不坚持绿色、高标准加工,破坏了牛奶里的活性物质,牛奶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农业农村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如是表示。
彼时,中国市场中充斥着大量外国奶品,国产奶面临着巨大挑战。“‘优质乳工程’刚启动的时候,正是外国奶长驱直入的时候,只有搞‘优质乳’工程才能促进自身民族奶业的发展。”刘成果介绍道,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率先扛起行业变革的大旗,推动优质乳工程从理念到实践、从倡议上升为行业战略。
十年间,优质乳工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联盟的牵头带领下,行业制定了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并以“优质乳标识”重塑消费信任。
刘成果指出,如今全国的“优质乳工程”已经从最初的两家示范企业发展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9家企业,低温奶占比达到了全国的97%,形成了76项标准、60个专利。更重要的是,“优质乳工程”已经纳入了国家卫健委国民营养计划的重点工作,优质乳的标识也获得了国家的认可,从民间工程正式上升为国家工程。
十年过去,中国奶业在技术创新、奶品质量、产业升级等领域均实现了跨越式地发展。
据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栋介绍,2024年国内牛奶产品达4075万吨,比2014年提高29%;乳制品产量达2960.8万吨,比2014年提高11.7%,产量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在产业素质方面,10年来,我国奶业规模化比例从2014年的50%提升至如今的78%,奶牛单产水平从5.5吨增产至9.5吨,增产80%,奶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此外,国内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在99.5%以上,主要卫生指标都达到了欧盟标准。
李栋认为,通过实施优质乳工程,以巴氏鲜奶为突破口,构建全产业链标准化技术体系,推行奶牛养殖技术核心,促进生鲜乳质量不断提升,通过优化加工乳品工艺流程,推进企业的节能降耗和产品品质改善,这一系列的举措提升了我国奶业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以及保障了国民健康需要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国产奶相比,优质乳的“优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此,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表示,优质乳的乳蛋白含量是3.42%,高于国产奶3.25%的乳蛋白含量均值。此外,优质乳的乳铁蛋白含量从10mg/kg提升至42mg/kg,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优质乳工程的鲜奶活性指标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些显著成效,离不开乳企在奶源、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严格把控。
“优质乳最关键的词是‘鲜活’,不仅要‘鲜’,而且要‘活’。足够量的活性物质,才是符合优质乳的好鲜奶。”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曾在公开场合中谈到,乳企除在新鲜维度上要提供更好的新鲜产品,还应不断拓展消费场景,如早餐、上/下午茶、咖啡、睡前、以及细分的消费群体普及,从不同时段出发找到鲜奶的消费场景,并针对性地开发鲜奶产品,才能把该品类做大。
如何在众多奶制品中辨别出真正的优质乳?《消费者报道》记者整理了专家们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看“身份标识”。如今,“优质乳工程”已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国民营养计划的重点工作,优质乳标识也已获得国家认可。2023年,国家批准对“优质乳工程”产品的品质开展认证,该认证标识可以作为商标在包装上标识。换句话说,有“优质乳”标识的牛奶,说明已经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标准认证,奶源、加工工艺都有保障。
二、关注营养成分。比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营养物质的含量。优质乳的乳铁蛋白含量为42mg/kg,消费者在挑选牛奶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上述指标。
三、了解产品的灭菌方式或杀菌温度。牛奶的加工温度越低,其所含的活性物质保存得越多”。判断优质乳的标准之一是奶中的活性物质,杀菌温度较低的巴氏杀菌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牛奶里的营养喝活性物质。
企查查
2025-05-06
企查查
2025-05-06
企查查
2025-05-06
企查查
2025-05-06
企查查
2025-05-06
企查查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