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06 14:22:07
(原标题:“重回报”执行力度弱,回购增持进度条为零!中国核电融资远超分红,员工流失率超业内多家公司)
作为国内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之一,近2000亿市值的央企中国核电(601985)2024年年报披露时间与往年相比略显滞后;与此同时,公司在4月29日同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在相对出色的报告中,公司多项财务指标、ESG指标表现并不佳。
2024年增收不增利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核电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38%,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明显背离;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额也与营收变动方向出现背离,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58%,主要系发电收到售电款增加低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和支付税费现金流增加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现金流净额已连续2年下滑。
另外,公司2024年销售毛利率下降至过去10年最低水平至3.97%;今年一季度,其销售毛利率仅有1.22%。
根据财报分析发现,电力成本上升是导致公司净利润、毛利率下滑的重要原因。
二氧化碳排放密度上升,员工流失率超过业内多家公司
对核电行业而言,核安全文化与ESG文化相互融通。在日常经营中,需综合考虑国家政策、电力体制改革、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运营的影响,持续开展ESG风险的识别与管控,通过ESG理念体系惠及各方,将ESG理念全面融入日常经营管理。
不可否认,中国核电的ESG实践整体优异。但横向、纵向对比来看,有诸多议题需要提升。比如在碳排放密度(万元工业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实际值)方面,2024年排放密度达到0.016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万元,创下过去3年最高水平。
数字化转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2024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20.87%,较上一年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下降至过去4年最低水平。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核电2022年至2024年员工流失率持续超过1%,2024年为1.07%。然而,对比显示,长江电力员工队伍总体保持平稳,2024年辞职员工占员工总数的0.3%;中国广核2024年员工流失率为1.01%,2家公司2024年员工流失率均低于中国核电。
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力度较弱,2020年至今从未实施回购
2024年初,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专项行动启动以来,A股上市公司踊跃响应。公司2024年3月12日,发布《关于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称,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
另外,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2024年多措并举提升市值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扎实落实市值管理制度,建立上市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常态化做好公司市值的跟踪与监测。
事实上,公司自去年10月份以来,股价累计跌幅已经超过17%,跌幅居电力行业上游。自2024年5月以来,公司高管及大股东均未实施过增持;此外,公司近年来从未有过回购行为,也就是说公司自发布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来,均未开展过回购、增持行动。
募资远超分红金额,股息率连续2年下降
公司表示,在充分考虑公司当前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是否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因素的条件下,公司承诺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同时规定,随着公司发展阶段的成熟,分红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从2024年数据来看,公司分红率属实有所提升。然而,从股息率(期末收盘价)来看,公司股息率自2023年连续2年下降,2024年仅有1.73%,创下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位居申万二级电力行业下游水平,且首次低于行业均值。
公司自2015年上市至今,累计分红(含已宣告)242.81亿元,公司首发募资131.9亿元,上市以来增发募资216亿元,发行可转债78亿元,三者合计募资接近426亿元,是分红金额的1.75倍多,公司募资金额(含首发募资、再融资)远超分红金额。同行业的中国广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260亿元,上述3项募集资金125.74亿元,融资金额不到分红金额的一半。
综上所述,公司对“重回报”的执行力度较弱;从ESG角度看,公司在社会责任维度方面的实践显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