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六里投资报
2025-05-01 20:27:34
(原标题:睿郡杜昌勇谈市场主线:今年权益市场的机会成本其实很低,转债市场或会保持估值略偏贵状态)
今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前夕,兴证全球基金“中国投资人峰会”再度拉开帷幕。
4月28日下午,知名私募睿郡资产执行董事杜昌勇在题为“资本市场变局:长期叙事与中级趋势”的圆桌讨论中,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杜昌勇表示,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大趋势下,叠加权益市场又经过过去三年多的调整,市场的幅度和空间都足够;
同时,A股市场的估值处于合理的水平,香港市场则是相对低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权益市场的机会成本其实很低,市场是“可为”的。
就市场的两条主线而言,
一条是低估值、高分红,
这是已经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一条主线;
而另一条,就是市场近期多有演绎的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条主线上,同样也要做一些区分,
有一些环节出现大量的产能投放,那么大概率将来可能出现产能过剩;
而相对应地,耗材、材料领域,未来是一个相对比较长期的机会。
就转债市场而言,杜昌勇也表示,转债市场仍是结构性机会为主的市场,长期而言,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做绝对收益的工具。
过去几年,转债受到“固收+”资金的关注,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处于估值相对较高的状态。
杜昌勇认为,可能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转债仍会保持这样一个估值略偏贵的状态。
投资报()整理精选了杜昌勇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今年权益市场
机会成本很低
问:您怎么看待“可为”这个提法?在什么层面上是“可为”的?
杜昌勇:今天会议的主题——“可为”,是一个我们非常认同的说法。
权益市场投资机会在哪?
今年,其实权益市场的机会成本很低。
因为无风险利率还在趋势性下行,
而权益市场经过过去三年多的持续调整,幅度和空间都足够。
市场的估值,A股市场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香港市场又处于一个相对来说低估的状态。
在其他可比较资产缺乏的情况下,这个市场是可为的。
虽然今年外部环境非常复杂,但大家可以预期的是,
在这个复杂的外部环境中间,对内,各种刺激政策出来,这种预期性也大幅增加。
所以,总体上,我们觉得这个市场是“可为”的。
提振内需上
会有刺激政策出台
问:睿郡资产在年初的思考里面,对于2025宏观复苏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现在,新的扰动不断出现,您如何判断当下的复苏进程?
杜昌勇:中国的复苏进程,依然是在进行之中的。
只不过,结构上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比如说,过去出海的这条线,肯定在发生较大程度的调整。
但是,可预期的是,在内需上,在提振需求上,会有一些刺激政策的出台。
当然,要提振内需,地产也是一条绕不过的主线。
但是对于地产而言,其实在过去三年多的调整过程中间,总体上,我们认为,地产对于经济负面的拖累作用,它的峰值已经过了。
无论从现在每年销售的量,还是从库存的去化角度来说,
我们认为,地产对于经济的负面作用已经到底了。
在提振需求的刺激政策的预期前提下,
我们觉得,地产这方面可能也还会有进一步的推动政策出台。
所以,总体上而言,我们认为,这方面应该可以看到一些比较积极的态度。
尤其是这个市场已经充分调整了,我们觉得可以相对稍微积极一点。
电力股兼具了
分红和成长的属性
问:睿郡此前认为,公用事业是兼具红利和成长性的行业。如何把握这方面的投资机会?
杜昌勇:公用事业兼具成长、分红属性,
如果再延展开来,其实过去几年来说,在高分红这条主线上,我们有较多的投资。
中间围绕着,比如说运营商行业,
它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在过去它表现得很充分,但市场的共识已经很强。
再比如说我们关注到的一个公用事业行业,电力行业,
目前市场上大家分歧还是挺大的,共识很弱。
因为,过去在整条产业链中,从煤炭到最终的电力价格来说,你可以看到,利润最主要的一端在煤炭。
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转弱,大家可以看到,
上游的价格在承受压力,利润在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分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所以这一点上你可以看到,下游电力行业的利润在增长。
而且,未来从长期来看,
电力体制改革、新能源的发展,带来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对于传统电力企业,在稳定电力供给方面的一些作用。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电力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它开始恢复公用事业的本质;
未来,它的稳定性会表现出来;
慢慢地,它业绩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也就出来了。
它有很高的分红比例的承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兼具了分红和成长的属性。
有一些环节
产能过剩未来可预见
问:立足当下,您有哪些新的观察?
杜昌勇:从长周期角度,比如三五年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宏观还是对于投资决策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中短期来说,宏观的作用相对就比较弱。
实际上,我们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间,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团队成员等等,排布在行业角度,从具体的微观企业去寻找相对的确定性,以及企业的成长。
这是我们关于中观、微观的态度。
当然,从现在来说,或者从相当长一段时间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从上到下,这几年一直是两条主线。
大家看到的是一条,就是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目前还在进行之中。
在这条主线之下,就是低估值高分红。
这是过去的一条线,目前可能在路上,但已经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另一条主线,就是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目前市场上围绕着这个会展开许多。
比如半导体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也在取得巨大的突破,未来可见的,还会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但是,目前来说,这条主线市场演绎得也挺热。
中间大家也需要区分。
可能,在有一些环节,未来可见的就是产能的过剩。
比如说设备突破之后,
大家可以看到,制造这个环节,产能大量投资,这个环节大概率未来就是产能过剩。
但是,耗材、材料这个领域,大家也可以看到,未来是一个相对比较长期的机会。
因为一旦突破之后,后面的进入者,它的壁垒又相对较高了。
相对长期的,比如说新能源车也好,光伏也好,整条产业链,中国的各个环节优势都已经非常突出了。
过去市场非常乐观,把它看得具有非常高的成长性,或者认为它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这个时候,它的估值代表着风险。
当市场经历了充分的调整之后,
它回到正常的、良性的发展,这时估值又合理了,这就可能带来一些机会。
消费也是类似的,更多是从微观层面去寻找一些积极可投资的标的。
转债估值略偏贵
机会来源于正股的活跃
问:您目前怎么看转债市场的投资机遇?除此以外,您还关注哪些比较多元的投资工具?
杜昌勇:转债本身,长期而言,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做绝对收益的工具。
长期看,你可以看到,转债的收益率接近于股票,但是它的波动又远小于股票。
长期中,它还有一定的交易纪律,所以,转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再加上本身市场的发展,从2015年1000多亿的规模,到2021年1万亿的规模。
再加上整个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固收领域资产很难找,所以,转债这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固收+”资金的关注。
所以,我们也看到,转债这个市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处于相对较高估值的状态。
当然,未来的判断也是,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会保持这样一个估值略偏贵的状态。
目前也是,估值略偏贵。
如果纯粹从估值角度来说,可能处于历史上60%到70%的分位数。
目前转债市场的机会在哪?
我们觉得,也还是结构性机会为主。
一方面,500只转债里面,还有四成的转债大概到期收益率为正,有一定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机会来源于正股的活跃。
当大家觉得资本市场有机会的时候,如果正股活跃,它会带来转债的机会。
另一方面,市场活跃之后,越来越多的转债下修换股价格,这就让转债本身的估值又得到迅速的评估。
所以,这是转债市场未来的机会。
那么我们还关注到哪些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工具呢?
这点上,我们始终围绕着权益市场。
权益市场衍生出来的一些金融工具,我们过去使用的比较多。
使用这些工具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期权去放杠杆、去博取更高的收益率。
更多的是,通过这些工具,去寻找更好的性价比。
在追求同样收益率的情况下,把产品可能的波动,尽量适度降低一些。
这是我们使用这些工具的目的。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围绕着我们看好的正股,我们也会较多地去使用一些场外的期权工具。
比如什么样的情况我买正股,什么样的情况我使用气囊,什么样情况我使用雪球,围绕的重心就是改善我的风险收益比。
从市场本身而言,也会用一些期货。
- 结语-
投资报原创的稿件,有转载需要的,请留言。
投资报发布的、未标原创的,可直接转载,但需注明来源和作者。
证券之星APP
2025-04-30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4-30
六里投资报
2025-04-30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4-30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证券之星APP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