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4-29 14:49:54
(原标题:国联水产:24年营收34.09亿元,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增长)
4月28日,国联水产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34.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录得较大亏损7.42亿元。
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提到,由于水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整体经营业绩受到影响。具体来说,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的有力举措,销售渠道布局持续完善,部分业务板块经营业绩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中美贸易关税的持续影响、水产消费市场景气度不佳、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公司计提较大的资产减值等因素,全年出现较大亏损。
2024年是国联水产转型阵痛期,但亦是战略聚焦的关键节点。通过剥离低效资产、供应链全球化建设和全渠道布局,公司正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增长”。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其全球化采购能力、全产业链协同效应,仍为中长期价值重塑提供支撑。
全球水产行业系统性承压,正面临“三重冲击”
当前,全球水产行业面临国际贸易壁垒升级、消费需求结构性降级、养殖产能阶段性过剩的三重压力。国联水产作为中国对虾龙头企业,不可避免面临市场严峻挑战。产能过剩,消费疲软,需求难以有效支撑价格上涨,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水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美国提高关税等因素,更是进一步冲击了水产行业,相关上市企业纷纷录得超亿元亏损,印证行业困境的普遍性。
由于行业普遍性困境及公司的战略调整,国联水产对存货及固定资产计提大额减值,实质是主动剥离低效产能、聚焦高价值赛道的战略决断。近年来,公司全面停止养殖及饲料业务,集中资源投向预制菜深加工与B端供应链服务,这一“断臂求生”举措与国际食品巨头卡夫亨氏剥离非核心资产的战略逻辑高度一致。通过减值出清历史包袱,公司资产负债率已优化至54.10%,为后续发展腾挪空间。
技术驱动高端化转型,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在如今的水产行业竞争格局中,价格战的硝烟弥漫几乎成为常态。然而,这种单纯依靠降低价格的竞争方式,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品牌价值受损等不良后果。整个行业在价格战的泥潭中艰难挣扎,亟待寻找新的突破方向和竞争模式。
国联水产深刻认识到价格战的弊端,将发展重心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公司顺应当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加大对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凭借深厚的科研实力和严格的生产管理,国联水产成功推出“0添加”铂金虾仁这一高端产品。这款虾仁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确保产品在无添加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虾肉的鲜美口感和丰富营养,完美契合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持续深化供应链建设,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
国联水产积极拓展全球采购网络,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深入世界各地优质水产养殖区域,与众多可靠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国联水产于2015年成立全球供应链中心,采购网络覆盖25个国家,包括沙特、厄瓜多尔、印度、越南等核心产区。公司与多个水产国际巨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独家代理厄瓜多尔Aquagold“金牌虾”、沙特NAQUA南美白虾等高端产品,规模化优势和优良品质为公司产品供应稳定和质量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国内,公司目前在湖南益阳和广东湛江拥有四家工厂,工厂当地水产产业基础良好,区位优势使公司能够覆盖更多更密集的原料供应商,为原材料的成本把控和稳定供应提供保障。公司推出产业振兴部,加强与上游养殖户合作,提升上游采购链条的稳定性和成本管控有效性。
全渠道布局,激活下沉市场活力
国联水产坚持BC兼顾,全渠道营销体系不断加强。公司在中国和美国等两大主流市场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营销网络覆盖流通、餐饮、商超、电商新零售等全部渠道,对于B端(流通+餐饮),公司采取服务式营销与精准营销,通过复合型人才现场办公服务餐饮重客和流通大客户,对于C端(商超+电商新零售),公司采用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策略。公司拥有一大批如盒马、永辉超市、沃尔玛、大张超市、山姆会员店、赛百味、汉堡王等大型优质客户。
国内流通渠道推进下沉战略。报告期内,流通渠道合计开发达标经销商约300家,新开客户贡献业绩1.4亿元,新开客户业务持续提升。通过覆盖全国各省区的营销团队和前置仓,可以实现大单品的全渠道广泛覆盖。分销渠道抽调专人成立渠道下沉团队,不断下沉市场,填补空白市场,聚焦“承接大单品客户”和“餐饮配送客户”,坚持为客户提供分销服务和创新菜品应用等方案,强化品牌战略,重点打造产品在餐饮端的影响力和黏合力,积极拓展国内流通渠道市场新局面。
展望未来,国联水产表示,2025 年国联水产将围绕核心优势展开多方面工作。一是聚焦核心优势产品,推进 321 大单品战略,集中资源打造年销售额有望突破 5 亿元的核心产品,优化生产资源配置以提升产品利润率。二是深耕市场渠道,推进销售网络下沉,构建特色经销体系,实现全国区域市场全覆盖,同时拓展全球业务。三是夯实 “中国虾王” 形象,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对虾产品市场占有率,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形象认知。四是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引入社会研发资源,围绕水产进行精深加工,持续优化升级特色大单品,提升产品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时代商学院
2025-04-29
时代商学院
2025-04-29
财经报道网
2025-04-29
财经报道网
2025-04-29
财经报道网
2025-04-29
财经报道网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