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04-28 18:24:01
(原标题:武汉的文旅消费,有多大程度靠它?)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
“蒜鸟,蒜鸟,都不容易。”
和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表达是:“蒜鸟,蒜鸟,你搞不赢他滴。”
两句话里,“蒜鸟”含量高达50%,于是一款蒜头鸟身的文创产品成为中部第一城——武汉的网红。
在武汉方言中,“蒜鸟”是“算了”的谐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缓解紧张气氛,因此“蒜鸟”又被网友称为“武汉和平鸟”。
如今,蒜鸟不仅被制成毛绒挂件风靡大街小巷,还同各类蔬菜一起被摆放在菜市场的摊位上售卖,也被制成巨型玩偶置于大型商场。
蒜鸟 曾思怡/摄
蒜鸟玩偶创始人李芒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蒜鸟玩偶的创意来源于一次他和妻子“吵架”的生活日常,“当时为了哄妻子开心,做了个玩偶、把语音装置放在里面,后面发到社交平台,很多网友留言也想来一个,我们就开始把蒜鸟批量生产商业化运营了”。
火起来的蒜鸟,也自然成为湖北文旅的揽客招牌。眼下五一长假将近,湖北文旅部门频频以蒜鸟为由头制作文旅宣传视频,并推动线下蒜鸟主题活动。而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称,“就算为了蒜鸟也要去一趟武汉”。
蒜鸟走红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机制和消费趋势?走红至今,文创销量之外,作为一个城市IP,蒜鸟如何撬动更多热度?
蒜鸟火了
蒜鸟已经在武汉火了半年。
从形态上看,“蒜鸟”由蒜和鸟组成,蒜做头、鸟做身,配以圆滚滚的肚子和呆萌的表情,且内置语音设备,用手一捏即发出“蒜鸟,蒜鸟”的武汉话,颇为可爱。
但仅凭可爱,还不足以出圈,蒜鸟还承载了鲜明的武汉城市气质。
大城市每天车水马龙,偶有擦碰,双方就此争执不下、各执一词之际,路过的人们往往会围过来劝解——算了、算了,以此平息双方怒气、化解矛盾纠纷。
因“算了”在武汉话里发音“蒜鸟”,所以有人形容“蒜鸟”为武汉和平鸟。
菜市场里的蒜鸟 图源:社媒截图
社交媒体上,还有一种论调传播:蒜鸟,蒜鸟,都不容易——是劝架;蒜鸟,蒜鸟,你搞不赢他滴——是凑热闹和拱火。这种更具笑点的解释,可以显著调动受众情绪,也进一步放大“蒜鸟”的流量热度。
“蒜鸟主要是因为好玩、好看、解压。”某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年轻人生活与工作压力大,蒜鸟以武汉方言“算了”谐音为内核,精准击中大众缓解压力、自我调侃的心理需求;城市气质上,它契合武汉“江湖气”“烟火气”特质,成为地域文化新符号,引发情感共鸣。
某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密也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武汉气质可以用“码头文化”来概括,它是交通中枢,九省通衢,其后冬冷夏热,孕育出心直口快的市民性格,“蒜鸟”二字一直以来就是当地街头巷尾对话交流的高频词,蒜鸟则利用谐音梗,激发心灵共鸣和亲切感。
进一步观其码头文化。相关城市研究者普遍认为,武汉位于长江中游,两江交汇、九省通衢之地,长江与汉江的港口、码头、水运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根基,由其产生的码头文化也被视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主体部分。
而码头文化之于城市精神和市民的社会心态的作用就表现为,港口码头商品流转、车水马龙,帮派林立、畛域分明,孕育江湖性、崇利性灵巧机变、敢为人先的性格特质。
若从城市发展来看,湖北及武汉向来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钟扮演重要角色。往早了说,此处是楚国所在地、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着眼最近几十年,省会武汉在燃油车时代一度独领风骚,13公里的东风大道曾是全球汽车工业密集度最高的轴线之一;而在当下,武汉在经济数据和综合实力上长居“中部第一”,在最新的国土规划当中,武汉也被定性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武汉长江大桥 图源:图虫创意
在此背景下,武汉方言自带其地域文化和身份认同属性,再叠加“蒜鸟”的呆萌形态、幽默表达形式和可以泛化的应用场景,火起来也是情理之中。
若从产品属性来看,蒜鸟玩偶还可以纳入情绪经济的范畴。情绪经济也被形容为“贩卖快乐”的生意,业内普遍认为,近年来,在年轻人“买快乐”对抗内卷的潮流之下,情绪经济正在成为撬动消费的新动力。
根据MobTech研究院,2024年情绪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Z世代贡献超28%的消费份额。数据背后,泡泡玛特、寺庙经济、宠物消费、谷子经济等的相继出圈,甚至营收情况逆势上扬,都提供了个例印证。
不止“蒜鸟”
回到蒜鸟。作为出生自带城市气质和情绪价值的文创产品,蒜鸟可以飞多远?
李芒果介绍,其团队授权的蒜鸟玩偶自去年9月开始小批量生产,经常一推出就被抢光,最近半年来,他们陆续扩大生产规模,已在南方多地找到玩具工厂签约生产订单。
“截至目前,由我们团队设计和签约生产的蒜鸟玩偶销售量已经突破10万只,过去购买者以湖北或武汉本地消费者为主,但现在70%~80%的销量来自外地游客。”
若以线上线下不计品牌的蒜鸟文创产品计数,其销量更为庞大。
因为蒜鸟玩偶走火的关键在于其与人类情绪、地域文化相呼应的创意,制作工艺门槛并不高,于是“蒜鸟”的概念走红之后,各类不同造型的蒜鸟甚至同款仿版也接踵而来,时代周报记者观察发现,相关产品以原创正版产品约1/4的价格占领武汉街头和电商平台。
“蒜鸟”成武汉街头常客 曾思怡/摄
李芒果表示,在一定程度上,相关产品的大量复制销售,也可以进一步助推蒜鸟的声量,“因为蒜鸟已经在武汉乃至湖北火了,但是我们接下来希望蒜鸟可以从当地走向全国,这个过程做大声量是更重要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持续更新探索,不论是产品设计还是营收模式,同时逐步推进版权维护事宜”。
他表示,当下情绪消费流行,类似蒜鸟这样承载生活态度和城市气质的文创产品不缺市场,他们不仅持续设计推出蒜鸟系列产品,还承接企业广告创意业务、为相关企业设计专门的文创周边产品,“未来,我们还打算结合更多城市的方言、特质包括网络热梗等,设计关于当地的城市IP文创产品”。
实际上在武汉,谐音梗也开始在其他武汉话中被设计团队相中,比如“要么羊”(要怎样)、“馍气”(别生气)、“喵莫斯喵”(看啥看)等等系列武汉话玩偶产品也有继推出。
这也是武汉的机会。“蒜鸟”的概念走红以来,武汉文旅部门不仅发文将其称为“武汉代言鸟”,还频频以蒜鸟为由头制作文旅宣传视频。而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称,“就算为了蒜鸟也要去一趟武汉”。
图源:社媒截图
眼下五一将近,武汉也响应推出数个“蒜鸟”线下主题活动,为游客打造和动物们学说武汉话的场景,其中包括跟“蒜鸟”互动,为喜欢的动物搭子投票等。
詹军豪也表示,蒜鸟可提升武汉知名度,吸引游客。以它为支点,可举办城市文化节,深挖方言、美食等特色,打造城市IP矩阵,形成多元文旅生态,撬动更大城市热度。
时代财经
2025-04-28
时代财经
2025-04-28
时代周报
2025-04-28
时代周报
2025-04-28
时代财经
2025-04-28
时代财经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