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盛况”再现!赛道基金遭资金疯狂追捧,极端化投资隐忧重重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28 15:44:00

(原标题:“盛况”再现!赛道基金遭资金疯狂追捧,极端化投资隐忧重重)

开年以来,市场走势震荡,不过,仍有不少细分行业走出独立走势。从基金业绩年内涨幅榜来看,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赛道基金霸屏涨幅榜前列,仓位扎堆集中的产品动辄出现50%、60%业绩涨幅。

赛道基金再度充当“急先锋”,凭借高弹性吸引资金回流主动权益基金,逆转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连续下滑趋势。

不过,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的是,热门赛道引发资金过度追捧,导致估值脱离基本面,快涨快跌特征很容易让投资者产生亏损,隐忧重重。

资金追逐赛道基金“盛况”再现

赛道基金是指集中投资于特定行业或主题的公募基金产品,其最大特征是高度聚焦细分领域,重仓核心标的,呈现高弹性特征。

近年来,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凸显,AI(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板块轮番上演反弹大戏,相关赛道基金也频频成为基金业绩涨幅榜“常客”。

尤其是今年,得益于人形机器人和创新药板块大幅上涨,两大赛道基金霸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50强。凭借极致风格,一些赛道风格显著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跑赢指数基金。

以创新药为例,多只医药赛道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涨幅超过40%,超过指数基金表现,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仅为32.98%。

率先押注两大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一骑绝尘,吸引大量投资者涌入,一季度业绩涨幅前五的基金产品规模在一季度增长均超10亿元。赛道基金从迷你规模逆袭为百亿级别规模的“盛况”再现。

赛道基金业绩表现突出,市场赚钱效应较强,为主动权益基金贡献超额收益,也为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的企稳回升贡献较大。

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近年来持续下跌,规模在2021年四季度达到峰值,为5.97万亿元;伴随基金业绩表现不佳,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自此开始了长达近3年的回落,2024年四季度较三季度再次回落。规模超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近年来也在急剧萎缩。

今年一季度,得益于主动管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回归,存量基金赎回规模迅速收敛,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数百亿元,其中半数规模增长由赛道基金贡献。另有2只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进入百亿规模之列。

基金公司尝到甜头

A股市场长期呈现“结构性牛市”,赛道基金通过精准押注高景气赛道,可以实现短期业绩爆发式增长。在基金公司、销售渠道等推波助澜下,赛道基金规模也能快速实现扩张。

近年来,在消费、医药、新能源、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热门赛道主导的行情中,相关主题基金凭借高弹性实现了规模的膨胀。最新规模为百亿级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近半数为主题鲜明的赛道基金,囊括了人形机器人、医药、半导体等热门赛道。

部分公募基金追逐赛道思维,与赛道基金高曝光度以及其对规模的贡献不无关系。

尤其是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A股新能源板块爆发,新能源赛道基金拿下当年业绩冠军,并有多位基金经理新晋为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不少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也因此水涨船高。同时,赛道基金的爆发也为基金公司的经营收入贡献较大。

当下,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新兴产业在2025年迎来产业化加速期。在技术革新下,基金公司希望提前布局产业趋势,在产品运作上希望通过极致化押注,博取基金业绩的高弹性。其目的除了为投资者提供配置工具外,还助力基金公司提升自身规模。

尤其是一些管理规模处于千亿级别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布局赛道基金意愿仍较为强烈。中小型基金公司在传统宽基或全市场选股基金领域很难与头部基金公司竞争,在渠道资源、品牌效应上也与之差距较大。而赛道基金聚焦单一行业,对投研和营销成本要求较低。

在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热门赛道迎来风口期,即便中小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有限,也能通过押注赛道实现净值快速上涨,吸引跟风资金。

“年初,公司旗下的一只赛道基金业绩表现位居市场前列,受制于营销费用有限,公司并未投入太多资源进行推广,但仍有不少投资者进行大幅申购,推动基金规模大幅提升。”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沪上一位基金销售对记者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赛道基金未必是失败的业务。它能给公司带来规模增长、品牌曝光等诸多好处。一是相对好做,赛道投资关键在于选中高景气度的行业,并剔除行业里相对较差的公司,即便赛道选错了,还可以及时调转方向;二是赛道基金辨识度高,站上风口上的基金更加叫座,只要布局早很快就能够在赛道中抢占一定市场份额。”

今年一季度,受益于旗下赛道基金规模的增长,数家中小公募主动权益规模的增长甚至超过不少头部基金公司。

在热门赛道的追逐上,规模效应吸引更多基金公司押宝“极端化投资”。今年一季度有不少中小公募旗下产品转而加仓相关公司,如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数量在一季度实现大幅增长。

赛道基金模式难以为继

流水的赛道,在基金投资行业中如白驹过隙,有些赛道基金逐渐被忘却,有些赛道基金因业绩长时间低迷遭受投资者诟病。

近年来曾红极一时的多只赛道基金,业绩仍较为“拉胯”,基金净值距净值高点回撤幅度超50%的赛道基金比比皆是,投资者损失惨重。

赛道基金的高光时刻为基金公司带来较大规模增长,不过在一些赛道覆灭后,一些此前深度布局赛道基金的基金公司面临“规模反噬”。投资者对赛道基金怨声载道,部分基金经理至今仍无法摆脱“赌徒”的标签。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赌赛道一是对基金经理本人不利,因为不可能永远赌对。一旦错了,终究要被淘汰。二是对基金投资者不利,短视行为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上述沪上基金销售也坦言:“赛道基金的大力推广营销恰恰是利用了投资者的追涨心理。在基金净值大幅上涨的同时,赛道基金波动较大的特征往往被忽视。”

赛道基金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头部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内部现在是杜绝押注单一赛道博取高收益的行为。对于一些短期回报出众的基金也不会进行大力推广。

“赛道基金一旦拥挤,一不小心便会沦为陪跑。”一位小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几年前也曾追逐布局过热门赛道,不过当指数基金大肆发行以及率先布局的公司已经抢占下大部分市场份额后,后来者很难参与竞争,最后只能以转换赛道或者清盘的结局收场。

此外,赛道基金规模急剧增长,基金本身的操作难度也在加大,调仓难度和冲击成本都会变高,且创造超额收益的难度同样会被放大。

“这几年,部分投资人热衷博赛道、赌行业。30个中信一级行业,赌对当年涨幅最高行业的概率是3.3%,第二年依然能赌对的概率瞬间降到0.11%,赌对了自己可以封神,赌错了亏损却由持有人承担。”上述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根据墨菲定律,持续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在未来岁月里有概率上的累积效应。也就是说,小概率事件,极少发生但必然发生。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对于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基金行业一直流传着“冠军魔咒”,即前一年业绩排名前列的基金,次年却沦为倒数。这种情况并非绝对,但是赛道基金却始终在应验。如今年业绩排名垫底的基金在去年取得灵活配置型基金冠军。拿下2020年基金业绩榜前列的赛道基金近3年业绩全市场排名靠后。

赛道基金需明确高风险标签

诚然赛道基金短期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业绩回报,但是过往的赛道基金业绩走势表明了赛道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高于一般基金,并不广泛适合普通投资者。

“把基金产品顺利触达给不同偏好的持有人,体现了基金销售的价值和重要性。”上述行业资深人士指出,在基金粗放发展期,部分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把赛道基金包装成全市场选股基金,把波动性大的赛道基金,卖给风险承受力很弱的顾客。既缺乏专业水准,又没有职业操守。既造成了持有人的亏损,又败坏了基金行业的口碑。

“做投资应该把握大概率机会,不能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虚无缥缈的小概率事件上。”该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基金经理不应过度追逐极致赛道,而应该将投资眼光放得更远些。

对于赛道基金产品,他认为,市场允许多元化,除了要强调赛道基金的高风险评级外,还应该降低赛道基金的管理费率。一些风格鲜明的赛道基金,长期跟踪一个赛道,与指数基金类似,却要收取大幅高于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此举也能抑制基金公司大力推广赛道基金的冲动。

“不能一棒子将赛道基金打死。”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对记者表示,“风格鲜明的赛道基金可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工具的选择。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看好某一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时,赛道基金是一个非常好的配置产品。”

“赛道基金的高弹性与高波动性本质是一体两面。”该基金评价人士指出,对于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而言,需要明确划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避免让投资者产生因短期收益产生申购冲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明确其自身风险偏好,避免盲目跟风。

赛道基金的波动性要求投资者必须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例如,人形机器人基金单日净值涨幅可达12.35%,但回撤风险同样显著,4月7日,上述基金单日跌幅高达14.11%。

排版:刘珺宇

校对:刘星莹

fund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