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从技术破壁到生态共赢,中来股份正在书写ESG的“中国范式”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4-28 14:56:51

(原标题:从技术破壁到生态共赢,中来股份正在书写ESG的“中国范式”)

2025年4月25日晚间,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来股份;股票代码:300393.SZ)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以透明且规范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其在过去一年于ESG领域的成果与实践经验,勾勒出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破局路径”。这份报告不仅展现了企业在ESG领域的系统性实践,更折射出光伏行业从成本竞争向技术驱动、从单一制造向生态构建、从区域市场向全球赋能的深层变革,也标志着中来股份在ESG领域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技术革新:从实验室到产业生态的“零碳加速度”

在光伏技术迭代加速的行业背景下,中来股份以研发硬实力抢占下一代技术高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打造高素质研发团队,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47亿元,研发团队达549人,占员工总人数22.6%,其中不乏海内外博士8名、硕士68名等高精尖人才。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达480GW,同比增长30%,其中高效组件的需求增速达40%,技术溢价效应显著。而中来股份则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打开了差异化市场空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产品。例如,其推出的“御风组件”,成功通过了IEC全应用场景认证,具备卓越的抗极端天气性能,即使在沙漠干热、冰雪极地等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定高效地进行发电。此外,还推出了n型全钢化一站式封装方案,该方案集超低碳、超高效、超轻量等特性于一身,有效降低了组件的碳排放,同时提升了发电效率,为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据报告数据,基于该方案封装而成的中来御风组件,相较于市场上同版型的双玻组件,能够降低10.19%的碳排放,且在发电增益上增加约1.63%。

在管理创新上,中来股份精心打造了“SolarTown”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大数据管理与智能运维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光伏电站全流程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与智能化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中来股份在“光伏+”模式下积极探索多元应用场景,安徽蚌埠固镇23.1MW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该项目采用“上方发电、下方种植养殖”的创新模式,实现了清洁能源供应与土地利用效率的双重提升,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与光伏产业的协同发展。

绿色智造:从工厂管理到地球未来的“减碳引力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光伏行业正从“产品低碳”向“全生命周期低碳”进化。中来股份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优化以及严格环境管理等多个维度入手,为行业树立了减碳降排的典范。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2024年仅泰州中来光电年回收利用中水就达6.14万吨,其危废合规处置率实现100%,废水、废气、废弃物均100%达标处理后排放,切实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在清洁能源替代与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中来股份全年清洁能源使用量高达17,642.61兆瓦时,相当于减排14,484吨二氧化碳当量,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清洁能源在企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2024年,公司环保投入4,350.48万元,噪声管理严格按标准执行,且全年环保事故数为0件。

此外,中来股份还积极拓展“光伏+”综合应用方案,如“农光互补”“光伏治沙”等项目,实现了能源与农业的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治理开辟了新路径。例如,在乌兹别克斯坦成功落地的1GW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当地100万个家庭提供清洁电力,减少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减少当地对传统能源的高度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也将助力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清洁能源产能,从而更好地掌握能源供应链,减少外部能源供应的风险。

全球赋能:从“一带一路”到碳中和共同体的远征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来股份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光伏技术为纽带,全力推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为构建人类碳中和共同体贡献了“中来力量”。

在国内,中来股份实施了伊犁新天煤化工66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为当地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国际上,乌兹别克斯坦1GW项目成功并网,更是彰显了中来股份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力。

得益于出色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中来股份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n-TOPCon单玻双面光伏组件加严可靠性认证、n-TOPCon单玻双面透明背板光伏组件IEC新标认证等。此外,公司还积极倡导供应商获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供应商采取负责任的管理方式,提升整个供应链责任履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了其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卓越表现。

2024年,中来股份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行业影响力,出席了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2024先进光伏技术论坛等行业盛会,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技术经验和创新成果。

数据显示,202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伏装机量新增120GW,占全球增量的25%,成为最大增长极。截至2024年年末,中来股份参与制定了包括SJ/T11722-2018《光伏组件用背板》,GB/T41203-2021《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T/CPIA0069-2024《光伏组件的耦合环境应力测试方法》等在内的多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推动了全球性行业标准的制定,为中国光伏技术“走出去”破除技术壁垒。

当前光伏行业正经历洗牌期,2024年上半年组件价格下跌25%,中小企业加速出清,但龙头企业的ESG优势却在逆周期中凸显。“ESG不再是成本项,而是核心竞争力。”一位光伏行业分析师指出。中来股份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降低度电成本,绿色制造应对贸易壁垒,全球赋能打开市场空间,三者形成价值闭环。随着全球ESG投资规模突破50万亿美元(2024年晨星数据),光伏企业的ESG表现正成为国际资本配置的关键指标。

站在全球能源转型的风口,中来股份的ESG三重跃迁,不仅为中国光伏企业提供了“技术出海+生态共建”的范本,更印证了一个行业共识:在碳中和竞赛中,唯有将技术深度、制造精度与全球视野结合的企业,才能在“平价上网”时代构筑不可复制的护城河。未来,随着“光伏+”场景的深化,这家“绿色能源深耕者”的ESG价值或将迎来更大重估空间。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