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蓝鲸
媒体
2025-04-28 08:37:30
(原标题:基金忠言|舍长取短发指增,中银基金随波逐流)
蓝鲸新闻4月28日讯(记者 祁和忠 敖玉连)今年年初,我们提及中银基金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而今这一问题仍在持续发酵。
4 月 9 日开启发行的中银中证 A500 指数增强基金,原计划于 4 月 25 日收官,却在 4 月 23 日宣告延长募集至 4 月 30 日。这一延长募集之举,背后牵扯出的不仅是指数基金行业内卷的激烈现状,更与中银基金经理层的专业素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自身情况来看,中银基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控股股东中行赋予了它强大的销售渠道资源,这本应是其在市场中大展拳脚的有力支撑。然而,近年来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致使公司在股票主动投资领域显得力不从心。
在此情境下,中银基金若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专注于发行完全被动跟踪指数的传统指数基金,或是能在市场中寻得一方天地。但事与愿违,中银A500 指数增强基金的发行,恰似在自身短板上冒险试探。
以中银沪深300 指数增强基金为例,2025 年 1 季报显示,其近三年累计业绩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0.6 个百分点。这般表现,实在难以让投资者对中银基金的指数增强产品树立信心。投资者期望的是稳健且具有一定超额收益的基金产品,可中银基金目前在指数增强领域所展现出的实力,与这一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再者,中银基金在“知彼” 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中证 A500 指数增强基金赛道群雄逐鹿,兴证全球、中欧、博道等基金公司早已布局,并凭借出色的主动权益投资能力,在指数增强基金管理上取得了显著优势。以兴全沪深300 指数增强基金为例,截至 2025 年 1 季度末,过去三年累计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近 14 个百分点,这一成绩远超中银基金。
相比之下,中银基金的专业短板暴露无遗,其在产品设计与定位之初,未对竞争对手深入研究,便贸然闯入这一竞争激烈的赛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古训在金融市场同样适用。中银基金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其在行业内卷的浪潮中迷失方向,陷入被动局面。
我们诚挚希望中银基金的经理层能痛定思痛,切实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深入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与竞争对手实力。唯有如此,方能摆脱当前的不利境地,不辜负控股股东中国银行以及广大投资者长期以来的厚望,重回稳健发展之路,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未来,中银基金若能正视问题,积极求变,在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产品策略优化等方面下足功夫,或许还能在指数增强基金乃至整个基金市场中觅得新机,重塑往日辉煌。
但当下,其亟需做的便是停下盲目扩张的脚步,重整旗鼓,深挖内部潜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在金融市场中稳步前行。
蓝鲸
2025-04-28
蓝鲸
2025-04-28
蓝鲸
2025-04-28
蓝鲸
2025-04-28
蓝鲸
2025-04-27
蓝鲸
2025-04-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