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绝味食品,王位难保

来源:市值观察SZGC

2025-04-25 20:19:05

(原标题:绝味食品,王位难保)

文丨大师兄

2025年是绝味食品成立的第20年,4月1日开始,各地开启周年庆典,一派欢腾景象。

但是,近日公布的财报,却为绝味蒙上一层阴影。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这是近10多年来绝味首次出现营收下降和业绩双降。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5.01亿,下滑11.47%;净利润1.2亿,下滑27.29%,业绩继续双降。

卤味之王,为何增长开始乏力?

【价格刺客,鸭王失宠】

绝味食品并没有躺平。

2024年,绝味的销售费用为6.67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广告费用超过2亿,同比增长了近70%。去年7月,公司还签约范丞丞,担任其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

然而巨大投入仍然不能挽救销量下滑的趋势,门店规模也出现近10多年首次下降。

2024年年报中,绝味首次没有披露门店数量,根据此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绝味食品的门店数量为14969家,相比上年底减少了981家。

社交媒体上,对绝味吐槽最多的,就是价格太贵:鸭脖60一斤,鸭肠130一斤,鸭舌一斤要200,让很多人大呼有被刺痛的感觉。

过去一年,绝味的成本压力其实已出现较大改善,由于鸭副等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绝味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了20.75%,公司去年的毛利率也上涨了6个百分点。

成本端下降的背景下依然维持高价,并没有为绝味带来更高业绩。由于销售减少导致营收大幅下滑,同时销售费用大幅上涨,绝味的盈利能力也不增反降。

产品卖不动,带来的其实不仅是业绩下滑,还有产业链中地位的下降。

2025年一季度,绝味应收账款2.35亿,同比增长26.98%,比10年前增长100多倍;合同负债1.39亿,同比下降0.95%,比历史高峰期下降了约30%。

一般情况下,具有强大品牌优势的消费公司,往往不愁销路,所以基本没有对下游经销商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反而会实行先款后货的交易方式,从而产生大量合同负债。

对于优秀的消费公司来讲,极少的应收和大量的合同负债,是行业地位的重要象征,合同负债甚至是很多公司隐藏和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而绝味食品应收和合同负债科目的大幅异动,投资者必须开始警惕。

【力不从心,辉煌渐远】

与最近几年爆火的新茶饮一样,10多年前的卤味零食,同样是备受追捧的时尚潮流。2010-2019年,国内卤制品行业年化增速超过15%,是消费行业中最优质的细分赛道之一。

2005年,绝味食品在长沙开出第一家鸭脖店,随后通过品牌营销和加盟复制的模式迅速扩张。到2019年,绝味的门店数突破1万家,在行业内。

门店的高速扩张叠加行业的高速成长,带来了业绩的快速增长。2019年之前,绝味食品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品牌影响力和业绩规模稳居行业龙头之位。

2017年3月,绝味食品在A股上市,成为继煌上煌和周黑鸭之后的第三只卤味股。此后的四年时间里,恰逢消费白马股的超级大牛市,绝味股价一度暴涨10倍,市值突破600亿,股价表现和市值规模远远超过更早上市的另两大卤味巨头,是当之无愧的“卤味茅”。

2020年,是绝味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疫情影响下,国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绝味一以贯之的高价格,逐渐失去消费者的青睐。

加盟模式带来的管理风险和食品安全隐患,也开始反噬高速扩张的绝味食品。

最近几年,绝味多次被爆出大肠杆菌超标、李斯特菌污染等安全问题,今年3月,西昌市22名加盟店员工集体伪造健康证事件,再次将绝味食品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加盟模式下暴露出的管理漏洞,不断冲击着消费者信任与企业品牌形象。

从行业环境来看,绝味食品的掉头向下也容易理解。

2019年之后,卤制品行业逐渐告别高增速的红利期,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从早期的煌上煌、周黑鸭,到近年的紫燕食品,以及不断兴起的各种卤味新品牌,都在对绝味的龙头地位形成强劲挑战。

【后浪凶猛,王位难保】

很长时间里,绝味食品的最大竞争对手,一直是来自武汉的周黑鸭。

从品牌影响力来讲,周黑鸭并不逊色于绝味,但是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直营模式,成为其市场份额扩大的重要障碍。当绝味门店在2019年突破10000家时,周黑鸭的门店数只有1300家,不到绝味的七分之一。

2020年6月,周黑鸭正式启用了“直营+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后,门店扩张的步伐明显加快。2023年底,公司门店数已接近4000家,4年时间增长了近3倍,给绝味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去年上市的紫燕食品,是绝味行业龙头地位的更强挑战者。

截至2024年上半年,紫燕门店数6308家,相比2023年净增103家,是四家上市卤味企业中唯一实现门店增长的公司。

2024年财报显示,紫燕去年营收33.63亿,已经把周黑鸭和煌上煌甩在身后,达到绝味的一半以上;净利润高达3.46亿,更是远远超越绝味,成为卤味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

除了周黑鸭和紫燕食品等一线巨头之外,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卤味品牌,也在不断蚕食绝味的市场份额。

卤味是典型的非标准化、高分散型行业,区域特性极为明显,行业巨头也很难在全国各地形成垄断地位。《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卤味行业前五,绝味、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久久丫,市场占有率共计也才约20%。

因为价格太高被劝退的消费者,正在找到诸多平替品牌,广深地区栖头鸭、江浙地区留夫鸭、四川巴蜀王氏现捞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新兴品牌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当地客群。

绝味深耕卤制品20年,无疑也知道行业内难以一家巨大。早在2014年,绝味就成立网聚资本,试图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分享行业新贵的成长红利,规避单一品牌的经营风险。

过去10年里,绝味参与了廖记食品、零点绿色食品、盛香亭、满贯食品、颜家食品、舞爪食品等诸多卤味新品牌的融资,截至2024年底,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已经达到24.63亿,10年间增长了近20倍,股权投资资产已占到总资产的30%以上。

或许是眼光不准,也可能是介入时机不佳,绝味的投资收益并不理想。过去三年,公司投资收益分别为-0.94亿元、-1.16亿元、-1.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7亿元。大规模对外投资并没有帮助绝味对冲主业下降的风险,反而成为业绩的拖累。

主业经营和股权投资双双败退,绝味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自然一落千丈。

目前,绝味股价已经从历史高位暴跌超过80%,市值蒸发超过500亿。被消费者渐渐抛弃的绝味,似乎也在被投资者抛弃。$绝味食品(SH603517)$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