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这两天,深圳刷屏!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4-25 10:29:09

(原标题:这两天,深圳刷屏!)

【导读】机遇湾区| 深圳:创业者的巨型“梦工厂”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4月24日,“机遇湾区”两天的深圳行程结束,来自近30家中央媒体、广东媒体和港澳媒体的百余名记者,走访了从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冠比亚迪,到科创“从娃娃抓起”的深圳科创学院等约20家企业。企业之韧性、产业链之完备、政府及金融支持之到位,全面而具象化地一一呈现。

比亚迪:超12万工程师打造技术“鱼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冠,比亚迪去年出口同比增长71.97%。比亚迪品牌总监王瑷珲告诉记者:“比亚迪致力于把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到世界各地,为此自建船队,以准备足够动力。”

4月22日,比亚迪第四艘专业新能源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在江苏仪征正式交付。据王瑷珲介绍,该船总长219.9米,宽37.7米,拥有920个标准装载车位,是目前投入运营的全球载货量最大的汽车运输滚装船。

不仅如此,比亚迪在2月推出了“天神之眼”驾驶辅助技术,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系列搭载的是天神之眼A。王瑷珲表示,比亚迪是有技术“鱼池”的,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按照自己的节奏,在适合的时机“捞”出合适的“鱼”。比亚迪的工程师已超12万人,这些工程师的技术储备是比亚迪的宝贵资源。

优必选:支持天工Ultra机器人夺冠

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夺冠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背后就有“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科技。这家成立仅13年的企业,已经在赋能创业团队。据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介绍,2023年底,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与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10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联合组建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谭旻表示,天工Ultra机器人夺冠,是国家级创新中心重大阶段性成果。天工平台面向所有人形机器人产业,能够赋能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也能够为所有人形机器人创新,提供包括“大脑”和“小脑”等核心技术支持。

展望未来,谭旻说:“我们相信这个行业通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颠覆性的市场。它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最庞大的新增市场。”

前海、河套创业企业:自主研发底气十足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近日推出了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的前海梦工厂创业团队——睿思芯科,其创始人谭章熹底气十足。他说:“我们有聪明才智和整个ecosystem(生态体系),我们一定会比美国跑得快,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有自信,而且中国市场庞大,我们迭代速度还快,为什么不能赢?”

谭章熹认为,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百分百自主研发。高关税让芯片更贵甚至买不到,反而对国产芯片的技术提升及商业化是加速的过程。

而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的华力创科学CEO鱼晨博士更拿着100%自研的产品告诉记者:“我们完全不依靠美国,现在我们能卡别人的‘脖子’。”

鱼晨表示,华力创科学很早之前就开始寻求技术的原创、首创,所以每一个产品都完全不依靠美国的技术。反倒是公司研发的光学多模态感知技术,是可以卡住毫米级传感器的“脖子”的。现阶段全球只有华力创科学能做。

而前海及河套两大创新平台,为落户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据港华智慧能源副总裁周军介绍,落户河套深港合作区,他们获得了近1000万元的科研资金,同时办公场地也享受价格优惠,每年还会有一些重要科研项目的揭榜挂帅会,让科技企业去承接。

创业学院:发现人才“从娃娃抓起”

位于南山科技园的深圳科创学院,被其副院长于盈戏称为“四不像”学院。该学院倡导发现人才“从娃娃抓起”,为高校学生走上创业道路填平“死亡谷”。

据于盈介绍,作为深圳先行示范的一个创新主体,学院的运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学院不设学位,让免去学位压力的学员可以更专注于创新创业;学院的项目不以老师为核心,只支持青年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2021年,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科创学院成立,希望从新工科教育入手,培养硬科技领域拔尖创业人才,为深圳打造一个有生命力、可持续的科创企业孵化体系。结合深圳硬件产业生态、供应链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前,深圳科创学院已经搭建了一个强大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体系生态内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包括全球消费领域无人机第一品牌——大疆创新、定义全新的扫拖一体机品类的云鲸智能和全球割草机器人类目第一的库犸动力等。

年销售额数百万美元的专注肌骨健康和康复机器人的云望创新,就是深圳科创学院成功孵化的一个创业团队。创始人孙英东大三就开始创业,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完备的产业生态,他赞不绝口,并表示:“在深圳你可以去佛山找到家具厂,去东莞找到电子厂,去广州找到很多服装、纺织厂商,还能找到很多销售渠道。例如,我们在香港的一场马拉松,就可以卖掉70件产品,创造几十万美元的营业收入。”

和“机遇湾区”采访团同时到达深圳科创学院的,还有一群在老师带领下前来参观的穿着校服的小学生。在他们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这个“哥哥姐姐们”梦开始的地方,或许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编辑:赵新亮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04-25

中国基金报

2025-04-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