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景网
2025-04-25 10:31:00
(原标题:紫光国微24年度聚主业、强研发、提效能 多款特种SoPC平台产品与系列新专用处理器产品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长点)
2024年,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和特种集成电路行业周期波动等不利因素,紫光国微(002049.SZ)交出了一份“研发投入逆势加码、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的年度答卷。
受市场周期及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1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贡献营收52.15亿元;2024年,紫光国微电子元器件业务所处行业复苏明显,下游需求企稳回升,公司紧抓国产替代机遇,深耕重点市场,销售量、生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加大部分畅销产品备货量,以满足国内外客户交期需求。全年电子元器件营收同比增长20.93%至2.24亿元;归母净利润11.79亿元。
业绩变动,紫光国微表示,公司全年聚焦主业发展,坚持技术创新,保证研发投入力度,拓展产业链条,同时全面提升管理效能,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专业人士指,紫光国微24年度营收与净利润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但其在高研发投入驱动下的技术护城河不断巩固,持续巩固其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随着多款特种SoPC平台产品及专用处理器系列产品的陆续导入,将为未来业绩注入新增长动能。
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紫光国微还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坚持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回报投资者。根据公司拟定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紫光国微拟以2025年4月18日公司总股本849,623,456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的6,396,000股后的总股数,即843,227,45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1.77亿元。
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紫光国微深耕二十余年,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等方面积累形成了体系化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全年研发投入1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33%;全年取得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387项、实用新型专利225项。成果方面,具体来看: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方面,公司多措并举,有效降低生产管理成本,自动化建设驱动效率提升并推动智能化。宇航用(耐辐照)产品成功推向市场;模拟产品研发有序推进;大电流电源模组设计、低噪声开关电源设计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无锡高可靠性芯片封装项目已完成关键工序的验证及流程的建立,正在推动量产产品的上量和更多新产品、外型的导入及流通工作。以特种SoPC平台产品为代表的系统级芯片、RF-SOC产品、通用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整体推进情况良好,获得更多用户订单。公司在中高端MCU、视频芯片等领域的产品研制进展顺利,将很快进入公司未来新的专用处理器产品系列。
紫光国微强调,上述产品的研发、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为公司带来新的营业收入增长点。与此同时,公司正在结合行业变化及需求,开展下一代核心器件的研发准备工作。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方面,eSIM产品已实现国内首家商用,防伪产品在全新市场出货,发布全球首颗同时具有开放式硬件+软件架构的安全芯片E450R;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已量产落地;汽车域控芯片THA6第一代系列产品已上车量产,第二代系列产品已开始导入。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方面,紫光国微启动超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基地项目建设;GLASS2016谐振器产品、SMD1612Seam封装研发成功,新规格产品TSX产品、TF产品实现开发与量产,多款产品通过AEC-Q200车规级可靠性验证。
与此同时,全景网还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对业务体系、管理体系进行梳理完善,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服务公司战略。公司完成紫光青藤的股权转让,注销无锡紫光集电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无锡紫光微电子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新设国芯晶源(岳阳),收购紫光安芯和紫光芯能两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支持重要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需求。同时,进一步梳理管理总部的职责定位,调整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新设投资管理部等部门,优化管理与审批流程,推动公司整体运营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公司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坚持责任担当,致力于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价值提升,积极回报投资者,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荣誉方面,紫光国微再次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A级评价;在“2024中国IC设计Fabless100排行榜”中,荣登榜单第一名;在世界集成电路协会发布的半导体企业百强榜单中,荣登2024年“全球半导体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50强、“中国半导体企业影响力百强”榜单第6位;凭借在企业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卓越优势,获评《中国证券报》金牛奖“最具投资价值奖”“金信披奖”,《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50强”;在服贸会中国国际经济管理技术论坛上,荣获“ESG综合治理标杆企业”奖。
根据规划,2025年,紫光国微表示,公司将在董事会领导下,不断优化业务及管理体系,推动全年经营目标达成。一方面做好产品、做强技术、做大市场、做优服务,协调资源推动核心业务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围绕“战略运营、资本市场、财务赋能、合规治理”等重点工作,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保障持续高质量发展。(全景网)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