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
2025-04-24 23:11:00
(原标题:描绘幸福产业新图景 2025观点康养大会圆满闭幕)
观点网 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群体情感陪护需求持续增长,“银发经济”正在被科技革新和市场需求重新定义,蜕变为充满生机与发展潜力的“新朝阳”产业。
2025年,中国正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为引擎,进一步探索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通过社会力量协同促进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4月23日,2025观点康养大会以“幸福产业新图景”为主题,邀请了各界企业高层、专家学者、金融投资机构一同探讨养老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本次大会举办地是上海宝山区的复星星堡中环养老公寓项目,该项目一期于2013年开业,二期于2023年开业,中间跨越了10年时间,恰恰是国内康养行业快速发展的10年。接下来,康养产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行业新风向
一代新生必然有一代人老去,如何面对新一代养老群体,焕发产业活力是当下康养产业绕不开的话题。
昔日在复星康养工号为001号的梁杰,经过十余年已经成为复星康养集团副总裁兼CMO,亲身经历了国内康养行业的发展变迁。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复星康养将国内人口超千万的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城区纳入集团的核心布局之中,并通过对同一城市的深耕提高服务品质。
她表示:“养老行业的服务品质其实是客户满意度,复星康养将所有的服务模块分成活动、医疗、康复、护理、餐饮和心理6大模块,通过不断对6大模块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复星康养集团副总裁兼CMO 梁杰
关于客户满意度,绿城椿龄康养集团董事长刘玲玲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意经。她表示:“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没有一个人的尊严是靠外化获得的,一定是靠它的内在,内在就在于他给社会提供价值,他能够给别人一些帮助。”由此绿城椿龄提出混龄互主式的概念,让入住的长者成为社区的主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服务的人员,给予其积极的情绪反馈,从道德层面上以正常化的方式来击穿弱者的外衣。
此外刘玲玲还将康养产业与房地产现状结合思考,她认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从满足基础居住生活需求向满足多功能需求发展,因此,将地产和康养结合在一起,也许是房地产存量资产进一步去化的最重要的最优的解决方案之一。
绿城椿龄康养集团董事长 刘玲玲
关于康养行业的变迁,九如城集团助理总裁兼九如城咨询、九如城旅居总经理宋星也有着深刻的感触。“10年前,养老机构多为面向特困、政府托底的困难人群,如今机构的作用基本上转换成为全体老年人服务;服务场景也从机构向居家社区等多种场景转变;服务内容由生活照料向医疗康养护品质服务转型;服务主体由政府主导向市场、社会等主体转变。”
并且宋星敏锐观察到,60后已成为如今的养老主力客户,他们的需求、观念以及支付能力与30、40后完全不同,机构的膳食康复、价格评价、心理知识、文化娱乐成为客户的关注点,因此他推断养老行业在未来会经历一个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
九如城集团助理总裁兼九如城咨询、九如城旅居总经理 宋星
资本解题
目前,康养行业面临资金压力大、经营利润低、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并且养老服务是偏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导致资本市场对康养行业的投资意愿不足。让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资本进入这个行业是解题思路之一。
复星康养集团副总裁兼CMO梁杰在会上分享了复星康养与金融结合的经验,在2018年复星康养成为复星集团旗下独立的产业集团后,于2021年获得了百年人寿保险2亿元的融资,由此复星康养开始与康养国家队和保险行业展开深度的合作。截至目前,复星康养已和14家保险公司、200多家保险分支机构进行合作。
而椿萱茂总经理助理、北京椿萱茂康养公司副总经理、上广养老业务中心总经理刘宏志则结合国内近期REITs的爆火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他谈到,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发展,预计到2026年达到3.5亿老龄人口,各类养老行业利好政策频发,为国内康养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他认为,在康养产业发展到行业后期时,在养老行业里边可能会向证券化方向发展,逐步出现 “投-融-管-退”的四个阶段。
椿萱茂总经理助理、北京椿萱茂康养公司副总经理、上广养老业务中心总经理 刘宏志
“投”主要指国资康养集团/地方城投/险资成为行业投资主力;“融”主要指康养类银行融资/专项债渠道打开;“管”主要指深耕行业10年以上养老企业转型委托管理/资产管理;“退”主要指养老服务设施REITs打开资产退出通道。
对于投资养老行业,戴德梁行中国区项目及企业服务部总裁魏超英用自己的一次经历,证明投资康养行业的可行性。“我曾代表一家美国背景的投行专门在生物医药、养老金以及养老板块方面做出很多投资,不仅在升值业务方面实现上市,还持续通过股市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资本投入。美国资本很乐意看到国内康养产业有大量的市场机遇,并且依靠消费能力推动这些企业快速地进入到资本市场。”
康养下的消费潜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当下的康养客户群体,可以说是如今国内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既有消费时间又有消费实力。如何让其为康养产业买单,是银发经济晋升成为“朝阳产业”的关键。
国外的康养行业已经处于比较发达的状态,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营,水印中国首席运营官罗晓敏表示,作为中西文化沟通桥梁的国际咨询公司,水印中国不仅要把中国的文化带到全球,还要吸纳先进的资源进入国内,把全球的资源、经验,或者是海外成熟的能力,消费以及一些营销营业模式、商业模式带到中国来,“让我们的中国老百姓享受全球化的产品。”
罗晓敏认为,“目前养老行业相关政策是向好的,内设医疗机构的牌照政府通常支持并给予审批。现在养老不仅能够申请一些内设医疗,而且可以做到楼上做养老,楼下做医疗。原本申请医保比较困难,现在基本上能够通医保了。”
主题讨论会:银发经济与消费
主持嘉宾:戴德梁行中国区项目及企业服务部总裁魏超英
讨论嘉宾:北京安馨康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黄小宏
湖北柠月集团悠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光
山东普泽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厚波
中铁文旅健康产业公司副总经理兼中铁春台悦公司董事长陈然
水印中国首席运营官罗晓敏
北京安馨康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黄小宏则提出,60后、70后群体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种重新体会了什么叫人生,所以未来银发经济的发展要以60后、70后为消费主体构建一种幸福人生的新消费形式。
“在银发经济时代,我们所要做的产业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而是把所有的传统行业重新做一遍。银发经济的新型消费是新型的消费升级,没有这个消费升级,60后和70后就不会主动支付。”
山东普泽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厚波也认可要进一步发掘中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他提及:“到目前为止,政府的领导政策以及从业者,基本上都还围绕着医疗养老的这个话题来探讨银发经济,既然把康养升级为一个经济概念,那么我们认为银发经济只照顾了部分老人群体这是不完整的。“
“如何在下一步对‘备老’和‘享老’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可能是银发经济的破局点。”他介绍,“享老”特指女士达到55岁或者50岁,男士达到60岁或者65岁以上的活力型人群的生活状态,他们是要享受这种这份特殊年代的美好,有着更强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备老”则指中青年人群为了长辈未来的养老以及自身的健康养老问题等方面的考虑。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并不那么一帆风顺,湖北柠月集团悠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光在过往实践中感受到来自客户尚未转变观念而产生的阻力。杨光在会上分享了过往柠月集团在做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心得——“柠月集团发现尽管武汉当地有相应的补贴,但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发现,老年群体配合意愿不高,导致适老化改造有较大阻力。因此对于新型康养观念的宣传以及社会化改造还需加大力度。”
杨光还认为,地产转型就是地产加服务,小切口,社区综合全龄主力店的形式,将康养服务和商业结合,瞄准一老一小群体,特别是挖掘活力老人群体需求,形成商业模式闭环。
中铁文旅健康产业公司副总经理兼中铁春台悦公司董事长陈然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展开分析了康养行业如今存在资源错配的问题。他认为,康养行业如果一直依托政府采购和托底很难做到市场化。“我们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跟市场的需求端一直是存在错配的难题。怎么样把需求端和服务提供者更好地整合在一起。可能是未来时间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和讯财经
2025-04-25
和讯财经
2025-04-25
智通财经
2025-04-25
智通财经
2025-04-25
智通财经
2025-04-25
观点
2025-04-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