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2025Q1业绩大幅改善,材料+电池——“氟锂硅硼+固态”竞争壁垒成型的多氟多迎来新一轮周期丨业绩有得秀

来源:全景网

2025-04-24 15:03:00

(原标题:2025Q1业绩大幅改善,材料+电池——“氟锂硅硼+固态”竞争壁垒成型的多氟多迎来新一轮周期丨业绩有得秀)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狂飙中,一家以氟化工为基、新能源材料为剑的隐形冠军多氟多,正悄然构筑起“氟锂硅硼+固态”四元素+固态电池联动的独特护城河。从六氟磷酸锂的全球霸主到钠离子电池材料的先行者,多氟多凭借技术迭代、成本控制与长单策略,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演绎着“逆周期增长”的独特叙事。

 氟化工为基、新能源材料为核的“元素帝国”

多氟多成立于1999年12月,2010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1年6月正式更名为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经营无机氟化物,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外拓展业务,横跨传统工业、新能源、半导体三大赛道,形成“基础材料+高端应用”的驱动模式。

公司现有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电池四大业务版块,均取得了显著市场地位。

氟基新材料主营产品包括无水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无水氟化氢等,其中无水氟化铝生产工艺是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第三代新技术,该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销量、出口量持续多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同时,公司除拥有以萤石和硫酸为原料制备氢氟酸技术以外,还拥有氟硅酸制备无水氟化氢技术,对于提高磷化工氟资源利用率、降低战略资源萤石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而公司自主研发的“磷肥副产氟硅资源高质利用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首次开发了以“磷肥副产氟硅酸为原料,生产超纯电子级氢氟酸联产高品质白炭黑”成套新工艺,突破了氟硅难分离、氟转化率低、二氧化硅活性低等技术难点,在原料预处理、分离纯化、特种装备研制等方面,实现多项技术创新,并建成稳定运行的万吨级生产装置。

电子信息材料主营产品包括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硅烷、其他电子级化学品等,其中电子级氢氟酸分为半导体级氢氟酸和光伏级氢氟酸,前者主要应用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芯片制造等领域;后者主要应用在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是相关产品制作过程中应用最多的电子化学品之一。

公司已突破UPSSS(Grade5)级氢氟酸生产技术,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切入半导体企业供应链,和众多国内外半导体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现具备年产6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的产能,其中半导体级2万吨,光伏级4万吨。

公司目前还掌握了高纯纳米硅粉及高性能硅碳材料、高纯氟气、氟氮混合气、电子级硝酸、电子级氨水、电子级氟化铵、PI剥离液等一系列电子化学品生产工艺,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已与现有客户建立了电子化学品系列产品的合作关系,目前在多家知名半导体和面板企业进行上线验证,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

新能源材料主营产品包括以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六氟磷酸钠(NaPF6)等为代表的电解质盐。其中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六氟磷酸锂,关键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同行业水平,公司具备6.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客户涵盖国内主流电解液厂商,并出口韩国、日本、欧洲等地区,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对于和六氟磷酸锂搭配使用以提升电池容量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公司利用新技术进行生产,能实现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的目标,为商用创造了条件。

在同样具备主流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赛道上,公司六氟磷酸钠产品已商业化量产,客户涵盖多家主流钠离子电池和电解液厂商,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六氟磷酸钠正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钠离子电池主要用于储能、两轮车、启停电源、AOO级电动车与商用车领域,其中储能领域占最大比重。预计2025年储能领域钠电需求13GWh,到2030年全球钠电总需求可达520GWh,市场空间超2000亿。

新能源电池主营产品包括圆柱电池、软包电池、方形铝壳系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电动二轮车和三轮车,大规模分布式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系统以及便携式储能等领域。

公司具备“氟资源→氢氟酸及电子级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完整的产业链,并通过锂电池回收工艺的技术创新来实现持续降本。目前已布局海外储能、户外电源及家用储能、动力电池、国内轻型车等市场领域。公司的“氟芯”大圆柱电池,自主研发“双向泄压”防爆结构提高了安全性,“单侧汇流”提高了装配效率,“全芯CTC结构”提高了可靠性,确保每一块电池都能达到高品质、高安全性和卓越性能的标准。考虑到客户需求和产品的经济性、可靠性,公司推出从40、42、46到60、65系列产品,以满足市场对不同电池容量的需求。

此外,公司前瞻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研发,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专利,2021年布局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专利,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已完成内部测试,安全性能达标并通过相关检测,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建设完毕,正在进行技术验证与优化。氧化物的高机械强度与聚合物的柔性界面接触优势相结合,预计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池正加速迈向产业化。

这种“金字塔结构”的业务组合,既通过高端材料享受新能源红利,又依托传统业务抵御周期风险,形成攻守兼备的产业生态。并且在技术、成本等多优势加持下,多氟多业务竞争力仍在不断增强。

首先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技术创新体系覆盖氟、锂、硅、硼等多种材料的研发、制造到下游应用等全产业链领域,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南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无机氟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众多研发平台,并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与郑州大学联合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与河南理工大学携手建设新材料产业学院。

截止2024年年底,公司申报专利1602项,授权专利1024项,其中发明专利240项;主持制、修订10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项国际标准,研制出6项标准样品。公司“磷肥副产氟硅资源高质利用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此同时,公司技术工艺先进兼具一体化优势,具备“氟资源→氢氟酸及电子级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完整的产业链,成本优势显著,同时兼具钠电池与固态电池研发优势,并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与创新,未来可期!

 2025Q1业绩大幅改善 轻装上阵迎新一轮景气周期

2025年4月24日,多氟多发布2024年业绩答卷及2025年一季报,其中2024年公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自身运营状况及谨慎性原则对能源电池版块中部分产线进行了减值测试,同时叠加部分存货减值因素影响,使得减值总额达到了3.66亿元,加上新能源材料及电子信息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处于低位运行,即便公司推进各项降本增效措施,主要产品六氟磷酸锂、新能源电池等销售规模仍保持了增长,但相关产品2024年度平均售价均较2023年度大幅下降,导致2024年全年营收规模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亏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多氟多2024年刨除减值因素后净利润其实并未亏损,并且公司产生较大资产减值的情况2019年也出现过,隶属行业景气周期底部时候,多氟多也乘势优化资产配置,提升经营效率,在此之后公司“逆周期布局”使其在2021、2022年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

此次公司同样在行业低迷时期进行资产减值,同样在为后续业绩增长做铺垫,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归母净利润6473万,同比大幅上扬69.24%,显示出公司成本控制成效显著,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盈利能力修复潜力。

 多需求领域同步驱动 业绩长期增长基石稳固

首先在氟基新材料领域,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氟化工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研发和推广更加环保的氟化工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

氟化工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在环保理念、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氟化工行业迎来了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好时机。同时,国家对氟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迭代也日益严格,这对氟化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氟化工行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整合与升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这对于逆势不断布局提升竞争壁垒的多氟多而言,正式提升市场份额的机遇。

而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其作为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石,因其高技术含量、高性能参数而越来越受到国外高端企业的竞相关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些新兴领域对电子化学品的质量、性能要求更高,推动了电子化学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光伏面板、智能汽车等关键领域,国内电子化学品企业正加速实现国产化替代,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尤其是当下贸易局势紧张,国产替代将进一步提升。为了满足下游产业对高质量、高性能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多氟多这类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并推出新产品的领域龙头,有望迎来强势发展。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虽然目前单位利润空间收窄,但行业产能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像多氟多这样有规模效应、客户资源优势以及工艺技术先进、单位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需求端来看,预计2024-2026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分别为23万吨/28万吨/32万吨,供给端来看,截至2024年,六氟磷酸锂CR3(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目前总产能21.4万吨,且2025年均未有新增产能投放计划。开工率方面,目前多氟多、天际股份厂商处于满产状态,一梯队厂商开工率修复至70%左右,其余小厂均处于开工率极低或停厂状态。我们预计在锂电需求端景气度提升,供给侧收紧趋势确立情况下,2025年六氟磷酸锂行业供需比将明显改善,而头部厂商像多氟多则会率先收益!

未来随着新能源车企车型的日益推新、智能化的不断赋能、充换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持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带动锂电池产业链规模持续扩大,下游新能源材料行业将逐步由过去爆发式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六氟磷酸锂价格将逐步告别暴涨暴跌,回归到合理空间,届时多氟多这类“剩者为王”的企业,将真正迎来盈利黄金期。

新能源电池方面,则会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的提升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新能源多种优质车型投放、充换电基础设施数量增长等因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得益于“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汽车产业加快转型,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达到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随着系列政策出台落地,汽车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增长。

公司涉足新能源电池领域以来,布局海外储能、轻型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目前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累计产能已达8.5GWH。已经形成多维度的市场布局,产品涵盖方形储能类电池、轻型车圆柱类电池以及快充类三元软包电池。

多领域的需求同步增长,使得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具备稳固基础,此背景下,多氟多管理层敢于在2024年末通过《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和回购专项贷款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资金总额区间为1.51亿元-3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9元/股(含),回购实施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截至2025年4月8日,回购股份850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71%,成交金额为9630.44万元,仍有充足回购资金额度。

资料来源:Wind

综上看来,在行业景气周期底部仍不断夯实竞争壁垒,并且完成“轻装简行”的多氟多,有望在多行业需求驱动下,迎来业绩、估值双增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