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周刊
2025-02-06 18:05:44
(原标题:杭州银行困局:业绩高增吝啬分红、罚单频现深陷泥潭,如何自救?)
2月5日,杭州银行(600926.SH)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8%。
不过,尽管杭州银行业绩向好,但仍有喜有忧。在金融行业,信息披露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杭州银行在这方面却表现欠佳。2016年IPO时,杭州银行将招股说明书摘要中的募资金额37.67亿元错写成37.67万元;2019年,其年报中将杭银消金总资产59.46亿元写成89.46亿元;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又将“每10股派息5.20元”误写为“每股派息5.20元”。这三次乌龙事件,在银行业信息披露失误中格外显眼。
来源:杭州银行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的更正公告
那么如今的杭州银行,到底是什么情况?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杭州,目前拥有200余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多个发达经济圈。自2016年登陆A股市场以来,其营收净利持续双增。2015-2023年,杭州银行营业收入从124.04亿元增长至350.1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85%;归母净利润从37.04亿元增长至143.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48%。
在净息差收窄、银行业经营整体承压的情况下,杭州银行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61亿元、116.79亿元、143.83亿元,同比增长29.77%、26.11%、23.15%,增速均超20%,2024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为138.70亿元,同比增长18.63%。
然而,在优秀的业绩优秀的背后,杭州银行的现金分红却不尽如人意。2021-2023年,其分红率分别为22.41%、20.31%、21.44%,均未达到证监会要求的30%“及格线”,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其回报股东诚意的质疑。
数据来源:Wind
对于2023年度的分红方案,杭州银行解释称,该行主要考虑因素如下:一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外部经营环境复杂严峻,资本监管要求趋严,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商业银行应加强内生资本积累,保障内源性资本的持续补充,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公司正处于稳健发展阶段,合理保留部分利润以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满足合意信贷规模投放,有利于公司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有利于公司推进战略规划的实施,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考虑上述内外部因素,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总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兼顾了公司的股东利益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据悉,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待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超高拨备,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
自2021年以来,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便一路攀升,均超过500%。2021-2023年,该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567.71%、565.10%、561.42%,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数据依然高达543.25%,在A股42家银行中,长期稳居榜首。
数据来源:Wind
从监管要求来看,2019年9月26日,财政部下发的《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银监会调整为120%-150%),而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远远超过这一标准,甚至达到了监管要求的3倍多。如此之高的拨备覆盖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对风险的高度重视以及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当经济环境不稳定或某些行业出现困境时,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为银行提供了足够的缓冲,使其能够承受潜在的不良贷款损失,从而保持财务稳定。
但从利润利用角度分析看,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高拨备覆盖率意味着较高的机会成本,不利于利润的合理利用。银行计提拨备,本质上是将一部分利润预先留存出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当拨备覆盖率过高时,大量的利润被锁定在拨备中,既不能增加股东权益,也不能补充资本金,这就相当于资金闲置,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资金的高效利用对于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超高的拨备覆盖率无疑限制了银行资金的灵活运用,阻碍了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或许杭州银行也在试图降低拨备覆盖率。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541.45%,较上年末下降19.9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杭州银行在资本方面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6%,尽管较2023年末有所上升,但这一数据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指标,较低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意味着银行在面临风险时的缓冲空间较小,资本实力相对薄弱。
数据来源:wind
在当前银行业务不断拓展、风险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补充资本对于银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杭州银行的高拨备覆盖率与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凸显出其在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拨备覆盖率占用了大量的利润资源,使得银行无法通过内源性补充的方式有效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只能更多地依赖外源性补充,如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但外源性补充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受到市场环境、投资者信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增加了银行资本补充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同时,杭州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不乐观。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的总资产为21125.91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4.73%;其中贷款总额9374.99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6.16%。公司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72.74%和55.61%。
内控存忧,罚单频现
杭州银行在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为其稳健发展埋下了隐患。仅在2024年,杭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就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暴露出其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漏洞。
例如2024年1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杭州银行因债券承销业务与债券交易/投资业务间“防火墙”建设不到位、余额包销业务未严格执行统一授信要求、包销余券处置超期限、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不符合监管要求,内嵌衍生交易不真实、本行贷款及贴现资金被用于购买本行结构性存款、理财资金用于偿还本行贷款等6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210万元,时任杭州银行南京分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毛韵喆被警告。这些违规行为反映出杭州银行在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未能有效遵守相关监管规定,为金融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除此之外还有2024年1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发布行政处罚公告,杭州银行因未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违反规定办理资本项目付汇等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没645.50万元。
2024年8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因杭州银行违规向借款人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等,对其罚款110万元。
2024年3月:杭州银行舟山分行因对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业务管理不审慎等 3 项主要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00万元,时任舟山定海城关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客户经理被处以警告处罚。
频频被罚体现出杭州银行内部控制存在明显漏洞。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健的内部控制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基石。而杭州银行在这方面的不足,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合规形象,也给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
在金融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监管愈发严格的当下,杭州银行若不能及时解决上述问题,未来恐将面临更多挑战。分红政策的不合理或导致投资者持续用脚投票,资金外流;资本管理不善可能使银行在应对突发风险时捉襟见肘,业务拓展受限;内控缺失则会进一步削弱其在金融市场的信誉,陷入合规风险与经营困境的恶性循环,最终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逐渐掉队,甚至危及自身的生存根基。(《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观点
2025-02-06
格隆汇
2025-02-06
观点
2025-02-06
乐居财经
2025-02-06
格隆汇
2025-02-0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