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周刊
2025-02-06 18:04:37
(原标题:业绩下降,现金仅剩6000万元,金晟新能源紧抓港股IPO“救命稻草”)
2024年12月20日,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晟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中金公司、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财务审计。
其实早在2022年,金晟新能源就曾启动A股上市辅导备案,经过两年的辅导,其却在2024年8月终止了辅导协议。
如今转战港股,这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金晟新能源在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招股书披露,按2023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该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的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金晟新能源上市进程备受瞩目,但目前金晟新能源的情况不算太好。
核心产品价格持续下滑,营收下滑、由盈转亏
2010年,李氏五兄弟创立肇庆市金晟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这便是金晟新能源的前身。作为中国最早从事锂电池资源回收业务的公司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金晟新能源目前聚焦于三元锂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等主流电池体系的回收处理,建立了从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到材料再生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回收利用退役锂电池和锂电池生产废料,产出碳酸锂、硫酸镍、硫酸钴及石墨等关键产品,在锂电池回收市场中逐渐站稳脚跟。
从业务构成来看,碳酸锂、硫酸镍和硫酸钴等再生利用产品是金晟新能源的核心业务。招股书显示,2021 到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这些产品的销售收入在金晟新能源总营收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碳酸锂和硫酸镍作为重要的锂电池原材料,两者销售收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颇高。
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锂再生利用产品部分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31亿元、14.40亿元、14.56亿元以及3.81亿元,占比总收入分别是11.5%、49.6%、50.4%以及38.2%;镍再生利用产品部分贡献的收入分别为7.03亿元、9.25亿元、9.27亿元以及3.9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62.1%、31.8%、32.0%、39.8%。
图源:金晟新能源招股说明书
然而,近年来碳酸锂、硫酸钴价格的走势却给金晟新能源业绩带来了巨大冲击。
报告期内,金晟新能源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2021年,公司营收为11.33亿元,净利润达6939.3万元;2022年,营收增长至29.05亿元,净利润也提升至1.51亿元。但到了2023年,营收降至28.92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至-4.73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9.95亿元,净利润为-1.47亿元 ,公司陷入亏损状态。
这一业绩变化与碳酸锂、硫酸钴价格持续下滑密切相关。以碳酸锂为例,2022年碳酸锂市场价格处于报告期内的高位,售价为39.63万元/吨,这推动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但进入2023年,碳酸锂价格迅速下跌,其在2023年末的价格相较于年初跌幅超过50%。硫酸钴、硫酸镍的价格也呈现类似的趋势。
由于公司产品销售收入高度依赖锂再生利用产品和镍再生利用产品,碳酸锂、硫酸钴等产品价格的下滑直接导致公司营收减少。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下跌使得公司库存商品价值下降,计提的存货减值损失增加,2021年年末存货减值亏损一项的金额尚为644.5万元,到了2023年年末,该项的金额达到了1.09亿元,这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净利润出现大额亏损,业绩持续走跌。
图源:招股说明书
现金仅剩6000万元,偿债压力巨大
在下游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下,报告期内,金晟新能源碳酸锂、硫酸镍和硫酸钴等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也在大幅波动。
2021年,这些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碳酸锂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7.4%。但到了2022年,产能利用率开始下滑,碳酸锂产能利用率暴降至67.1%左右,硫酸镍和硫酸钴的产能利用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在10个百分点左右。2023年,情况稍有好转,碳酸锂产能利用率一度达到91.2%;但2024上半年碳酸锂的产能利用率又跌到了80%以下,硫酸钴的产能利用率甚至只有62.0%。
图源:金晟新能源招股说明书
在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金晟新能源却仍在积极扩产。截至2023年,公司已在广东省肇庆、江西省宜春及赣州设有三个生产基地,年处理能力分别为退役三元锂电池10万吨、退役磷酸铁锂电池4万吨和负极材料1.8万吨。根据招股书,金晟新能源计划在2025年将退役三元锂电池的处理能力提升至28万吨。
但是,目前金晟新能源的现金流状况已经非常紧张了。
金晟新能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的2.11亿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0.39亿元,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6228.2万元,另有2.48亿元的存款及现金受限。
图源:金晟新能源招股说明书
与此同时,公司的债务规模却在不断扩大。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晟新能源于一年内到期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为1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远无法覆盖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贷款,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成功上市融资已成为金晟新能源的关键。若能顺利上市获得资金,公司或可喘口气;反之,公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流动性困境。
下游厂商纷纷入局,毛利率和市场份额均承压
更要紧的是,随着锂电池回收市场的发展前景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下游厂商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行业巨头凭借其在锂电池生产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资源优势,纷纷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这些下游厂商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锂电池生产到回收利用,形成了闭环发展模式。
与这些下游厂商相比,金晟新能源在毛利率水平和市场份额方面均不占优势。
从毛利率来看,报告期内,金晟新能源的锂再生利用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43.2%、31.2%、-3.0%、-2.0%;镍再生利用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8.4%、1.4%、-3.1%、5.0%;钴再生利用产品的26.6%、1.2%、-4.8%、-2.6%。金晟新能源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6.7%、14.3%、-5.6%、-3.1%。
金晟新能源解释道,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受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出现负数。
图源:招股说明书
但下游入局的厂商,凭借其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2023年,宁德时代的“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收入达336.02亿元,毛利率为11.38%;格林美(002340.SZ)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2023年的毛利率为4.24%。
尽管因为价格下行的宏观因素,全行业毛利率普遍下行,但是金晟新能源的毛利率的降幅还是显著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
在市场份额方面,上文提到按2023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金晟新能源是全球第二大的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但是,其市场份额仅占3.8%,与锂电池制造商的附属公司——A公司的11.5%的市占率相比,差距巨大。
图源:招股说明书
目前,碳酸锂、硫酸钴价格下滑导致业绩走跌,现金流紧张以及伴随的偿债风险,下游厂商入局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这些都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对于金晟新能源来说,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观点
2025-02-06
格隆汇
2025-02-06
观点
2025-02-06
乐居财经
2025-02-06
格隆汇
2025-02-0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