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专访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代理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公私合作才能突破气候融资瓶颈丨1.5°C Talk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6 09:05:44

(原标题:专访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代理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公私合作才能突破气候融资瓶颈丨1.5°C Talk)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王梓媛、记者李德尚玉 巴库报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聚焦全球气候融资责任分配与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代理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从绿色金融与多边合作的角度,深入探讨实现1.5℃目标的差距、挑战与应对之策。麦克劳德采访中表示:“1.5℃目标至关重要,但全球在减排、增强韧性以及为脆弱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方面的行动仍然过于缓慢。公共资金对撬动私营部门资金发挥关键作用。”

《21世纪》:你如何理解《巴黎协定》中1.5℃和2℃目标?

海伦娜·麦克劳德:1.5℃目标至关重要,但全球目前的承诺和进展表明,我们甚至连2℃目标都难以实现。当前极端灾害的频率和规模持续增加,而我们离两个目标还很遥远。

极端灾害之外,我尤其担心生态系统临界点的风险,例如渔业或食物链的崩溃。一旦越过某些阈值,将无法恢复。为避免进一步恶化,我们必须快速、大规模、高效地采取行动,尽可能将所有工作做得更好、更快、更大。

《21世纪》:在气候谈判中,你重点关注哪些关键问题?

海伦娜·麦克劳德:我的看法是,全球社会需要更激进、更勇敢,而不是像目前的谈判代表一样保守。我理解出资国面临的债务压力,包括疫情期间的巨额支出和当前的地缘政治危机,例如乌克兰危机、巴勒斯坦冲突,以及乌克兰危机引发的难民危机,这对欧洲主要资助方的财政造成了巨大挑战。

我认为资助方需跳出传统思路,探索其他资金来源。例如,可以对航班征收少量附加费,每张机票附加5至10美元,这项措施简单却非常有效。此外,我们需要推动金融行业的全面绿色化。金融行业规模庞大,但目前只有极少部分用于气候融资。GGGI正在支持成员国发行绿色债券和气候债券,通过这些措施,将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部分资金转向绿色项目,帮助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国家和地区。

《21世纪》:各缔约方今年需要提交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你如何看待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NDC目标?

海伦娜·麦克劳德:GGGI  长期支持发展中国家制定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和长期低排放发展路径。新一轮NDC提交中,需特别关注其融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NDC目标依赖外部资金支持,但实际资金到位不足。因此,提升目标雄心需要有清晰的融资计划作为后盾。我们正帮助发展投资计划,同时筹建混合融资机制以支持NDC实施,通过引入资本推动投资。这也是我们目前重点筹资的领域之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虽然在绿色化方面展现出很大决心,但仍面临知识不足、资金不足和执行能力不足的挑战。GGGI以及其他机构正针对这些领域提供帮助。

《21世纪》:你对今年谈判的期待是什么?

海伦娜·麦克劳德:今年谈判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技术性进展,例如第六条,但许多关键议题仍待本周部长级会议解决。部长们需要更加大胆创新,通过具体投资和解决方案保护地球。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风险评估报告,短期内气候影响被列为全球第二大风险,而在未来十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风险。然而,当前资金投入与实际风险严重不匹配。例如,与全球恐怖主义相关的风险较低,但资金投入非常高。目前全球资金充裕,只需将其中一小部分用于气候关键项目,即可取得显著成果。我希望谈判代表能认识到这一点,理解紧迫性,并采取创新手段。资金不一定完全依赖公共财政,还需开发其他融资方式。

《21世纪》: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全球成本很高,你认为如何平衡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融资来源?

海伦娜·麦克劳德:公共部门资金对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至关重要。我们在绿色投资领域做了很多工作。这些投资通常仅需要一小部分赠款资金,用于启动项目并将其设计到具有商业可行性、吸引私营部门资金的程度。所需的赠款金额虽然相对较小,但能带来的杠杆效应巨大,比如用1美元的公共资金可以撬动200美元的私营部门资金。但这种起步资金必须来自公共部门。

我们在印度支持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漂浮式太阳能光伏项目,证明这类技术对私营部门来说具有商业价值,并推动其融资完成。这个项目在市场中产生了连锁反应,私营部门开始看到这种技术的商业吸引力,但最初仍然需要公共资金支持。另一个例子是可持续金融。我们利用卢森堡全球信托基金的500万美元赠款,撬动了30亿美元的投资。虽然并非全部资金来自私营部门,但其中一部分是通过与私营商业银行合作完成的。

不过,这种模式并非在所有领域都适用。例如,在某些国家,循环经济对私营部门来说具有商业吸引力,但在许多低收入或最不发达国家,循环经济项目仍需要公共资金的平衡支持,因为当地经济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私营部门单独运作。具体来说,可再生能源项目更容易吸引私营部门的资金,而某些适应性工作也能通过商业模式吸引私营部门,例如气候智能农业技术。但某些领域仍然主要依赖赠款融资。因此,并非所有情况都能用私营部门资金解决,但很多机制可以引入私营部门资金,或者利用私营部门资金实现规模化发展。

《21世纪》:当前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之间存在巨大的气候融资缺口。你认为有哪些创新的金融工具或机制可以有效缩小这种差距?

海伦娜·麦克劳德:在可持续金融领域,可以考虑绿色债券、可持续债券和“债务换自然”机制。此外,还有创新的绿色投资机制,例如通过公共资金与私营部门解决方案结合的方式。在泰国,我们引入了新的废弃物处理技术——衍生燃料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银行业通常不愿意为新技术提供贷款,因此去风险化机制尤为重要。通过去风险化新技术,可以使这些技术更容易被私营部门接受,并由金融部门推动实现规模化。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选择。

《21世纪》:在COP29上,你认为发达国家会否推动开放的多边框架,避免气候行动成为贸易壁垒或技术壁垒,并促进绿色技术在全球市场自由流动?

海伦娜·麦克劳德:全球政治中,政策经常被用作贸易壁垒,这是一个常见的风险。例如,欧盟在贸易中引入了非常严格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但是我认为这是保护地球和人类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在柬埔寨支持了服装行业的ESG标准推广,使这些企业能继续向高ESG标准的国际买家供货。消费者和经济体的高标准需求推动了实现1.5℃目标的可能性。

尽管标准可能成为壁垒,我认为解决之道不在于降低标准,而在于为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部门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帮助其符合高标准并进入国际市场。例如,通过结合官方发展援助(ODA)提供初始支持。主要工业化国家高度依赖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因此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资金。这些资金来源可以是公共财政,也可以通过征收航班附加费、碳税,或取消化石燃料补贴等方式筹集。这种支持不仅能推动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还能惠及发展中国家,同时实现全球高标准的气候目标。

《21世纪》:你对COP30的期待是什么?

海伦娜·麦克劳德:COP30将非常令人期待。巴西凭借其亚马逊雨林的独特地位,将气候议题、自然保护与金融机制紧密结合。我预计这次大会不仅会带来创新性的承诺,还将展示全球合作的成果。

我们在GGGI中正开展亚马逊项目,将可持续金融与生物多样性结合,并在第六条框架下以创新方式推动碳交易。作为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重要国家,巴西在全球讨论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对我来说,气候议题固然是关键,但自196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失去了超过60%的物种,所以生物多样性也是全球潜在崩溃的另一个领域。此外,塑料污染是第三个关键问题。我认为COP30会非常重要,但我希望我们在这之前能够在实地取得显著成果,向世界展示我们已经加速了行动,并且可以进一步加速,将1.5℃目标和小于2℃的目标重新拉回到议程的核心。

《21世纪》:你是否注意到巴库的一些电动车是中国品牌,比如比亚迪?你对此有何看法?

海伦娜·麦克劳德:中国作为气候行动的领导者,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贡献显然是全球领先的。无论是电池还是太阳能光伏面板,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许多我们的成员国希望在技术和金融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这也让中国在全球气候讨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在绿色债券市场方面,中国也是全球的领导者之一。金融领域的这些成就对于加速气候行动至关重要。本周末,我将参加香港的国际金融论坛,讨论如何进一步加速全球金融市场的绿色化。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的竞争力及其对全球绿色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与此同时,在ESG标准方面,我们希望全球能够实现统一的高ESG标准。这不仅是全球社区的共同目标,也是我希望与中国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议题。因此,我认为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贡献值得高度肯定,这也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关键话题。

「1.5℃ Talk」专栏介绍: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在COP29上发起「1.5℃ Talk」专栏,通过专访与对话为行业及公众提供关于《巴黎协定》十周年和1.5℃目标挑战的深入见解,助力提升气候雄心,推动行动落地。

《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其核心目标是控制全球温升2℃以内,力争1.5℃。去年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COP28是《巴黎协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盘点,全面“考核”了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的进展与差距。盘点结果表明,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再到为脆弱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所有气候行动领域的进展都过于缓慢。随着《巴黎协定》签署即将进入第十年,国际社会期待各方进一步加大行动力度,实施更严格的减排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力争实现控制温升1.5℃的目标。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