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海光信息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4-08-14 18:41:16

(原标题:海光信息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海光信息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企业,自成立以来研发出了多款满足我国信息化发展需求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建立了完善的高端处理器研发环境和流程,产品性能逐代提升,功能不断丰富,成功完成了多代产品的独立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主营业务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保持和巩固公司现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一)深耕主营业务,经营指标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291.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5,339.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763.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09%;实现每股收益0.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59%。

  公司整体经营指标持续增长,高端处理器产品的产业生态持续扩展,涉及的行业应用以及新兴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逐步增加。公司立足通用计算市场,依靠自身的高端处理器设计能力、产品迭代能力、行业引领能力,持续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及竞争优势,公司营收规模及利润等经营指标实现较好增长。

  (二)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实力

  公司在产品打造和技术创新上保持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通过持续的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公司的研发体系,以保持高水平的技术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37,196.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36.46%;公司研发技术人员1,85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91.07%,78.76%以上研发技术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高端处理器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坚持“销售一代,验证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研发策略,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竞争优势,以优异的产品性能赢得客户,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公司产品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行业解决方案逐步成型。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处理器产品,不仅拥有领先的计算性能,更在安全可靠、产业生态和自主迭代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不仅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升级,也成为了助力千行百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三)与客户携手共进,实现产业链合作共赢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将“始于顾客要求,终于顾客满意”的服务意识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中,以卓越品质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回馈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联合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围绕着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涵盖通用机架式服务器、人工智能服务器、刀片和高密度服务器、存储产品以及视觉工作站、边缘计算产品等诸多形态的产品,形成了有规模的国产整机合作伙伴体系,共同推动公司产品向最终用户的导入和覆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号召,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技术优势,投身于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能力提升。基于海光CPU及海光DCU系列产品,公司积极支持行业构建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促进智能计算与数值计算的深度融合,全面助力AI在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计算等领域的规模应用,推进“AI+”产业落地。

  独行快,众行远。公司依托光合组织围绕国产通用计算平台,在重点行业业务应用的上下游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为公司产品在重点行业内的应用树立更多样板,提供从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并持续在生态建设方面加强投入。截至目前,公司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用户等4,000余家相关创新力量,实现了8,000余项软硬件优化等协同技术的研发,共同打造12,000余个安全、好用、开放的产品及联合解决方案,成立区域分会24个,适配中心23个,围绕海光技术、生态、应用,建立、健全产业链,开展测试认证、技术培训、方案孵化、应用示范、推广交流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产品的生态优势,满足市场发展新要求,积累发展新优势,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共同促进海光整机生态健康发展,共建包容、繁荣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

  (四)夯实技术壁垒,知识产权成果丰硕

  公司持续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攻克高端处理器设计的若干核心技术,形成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积取得发明专利774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241项、软件著作权259项。随着高强度研发投入以及核心技术的积累,公司的技术“护城河”越来越巩固,产品组合也逐渐丰富。

  (五)公司治理规范高效,人才体系健全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公司治理,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深化公司的战略目标。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专业水平高、技术实力强的研发团队是公司持续创新能力的保证。公司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导向鲜明的荣誉体系,并开发了形式多样、灵活高效的培养机制和培训课程,其中包括公司各部门制作的技术赋能类课程,以及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发的通用技能类课程,营造拼搏、创新、协作、担当的文化氛围,为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提供保障,为公司长远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人数2,037人,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1,527人,占员工总人数的74.96%。公司员工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技能全面,能够有力支撑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经营管理,为公司发展提供源动力,激发创新活力。

  (六)注重投资者回报,共享发展成果

  公司十分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积极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与投资者共享公司经营成果。2024年至今,公司实施现金分红及股份回购资金总额5.58亿元,在追求自身发展、保证稳健经营的同时,实现公司成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同时,公司关注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报告期内通过公司公告、业绩说明会、媒体访问座谈、投资者现场调研、上证e互动、投资者专线、投资者邮箱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树立较好的公司形象。

  2024年至今,公司获得了第十五届天马奖“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2024最具价值科创板上市公司”等荣誉,公司在华证指数、商道融绿、秩鼎等的评级机构的ESG评级均有显著提升,这些成果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公司经营治理、市值规模、投关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公司愿与全体股东共享“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企业发展红利,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三、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公司研发工作未达预期风险

  高端处理器属于前沿核心科技领域,现有产品升级更新和新产品开发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但研发项目的进程及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公司在研发方向上未能做出正确判断,在研发过程中未能持续突破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未达预期,公司将面临前期研发投入难以收回、预计效益难以达到的风险,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知识产权风险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目前拥有较多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该等知识产权是公司取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相关知识产权被盗用、不当使用或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等风险。此外,由于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不同国别、不同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权利范围的解释和认定存在差异,可能会引发国际知识产权争议甚至诉讼,进而影响公司业务开展。

  (二)经营风险

  1.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由于服务器行业头部效应较明显,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内几家主要服务器厂商中,客户集中度较高,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出现经营风险,且公司未能及时拓展更多优质客户,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2.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且部分供应商替代困难风险

  公司供应商包括晶圆厂、封装测试厂、IP授权厂商、EDA工具厂商等,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由于集成电路领域专业化分工程度及技术门槛较高,部分供应商的产品具有稀缺性和专有性,如不能与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或由于地缘政治、公司处于实体清单等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导致供应商中止与公司的业务合作,公司更换新供应商的代价较高,将对公司生产经营、研发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较高导致的无形资产减值风险

  公司持续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137,196.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6.46%,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为26,643.55万元,资本化比例为19.42%,形成的自研无形资产金额较大。如出现外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现有技术被其他新技术替代等情况,可能导致公司面临自研无形资产减值较大的风险。

  (四)其他风险

  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收入规模和资产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将在战略规划、业务拓展、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管理水平未能随规模扩张而进一步提升,将使公司一定程度上面临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依靠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团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生态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

  1.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

  高端处理器设计复杂,其核心技术此前仅掌握在几家国际领先企业手中。公司是少数几家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研发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基于x86指令框架、“类CUDA”计算环境、国际先进处理器设计技术和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公司大力发展满足中国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并进行持续的研发和优化,不断提升高端处理器性能。公司高度重视处理器的安全性,通过扩充安全算法指令集、原生支持可信计算及加密虚拟化方案等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安全性。公司研发出的CPU产品和DCU产品的性能和生态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在高端处理器及相关领域开展了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积取得发明专利774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241项、软件著作权259项。

  2.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团队

  高端处理器设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研发人员是芯片设计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石。公司骨干研发人员多拥有知名芯片公司的就职背景,拥有成功研发x86处理器或ARM处理器的经验。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共1,855人,占比91.07%,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1,461人,公司研发人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在公司各个关键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力支撑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保证海光高端处理器研发任务的顺利完成。

  公司在内部管理、供应链、产品销售等方面均建立了成熟团队,核心骨干均有多年公司运营管理或市场销售经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3.优异的产品性能和生态

  海光CPU兼容x86指令集,处理器性能参数优异,支持国内外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虚拟化平台或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数百万款基于x86指令集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优异的生态系统优势。海光DCU兼容“类CUDA”环境,软硬件生态丰富,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以及大模型训练、人工智能、泛人工智能类运算加速领域。

  公司主动融入国内外开源社区,积极向开源社区提供适用于海光CPU、海光DCU的适配和优化方案,保证了海光高端处理器在开源生态的兼容性。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不断推进,国内更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基于海光高端处理器的生态建设和适配,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计算平台软件、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和编程环境、核心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研发、互相认证和持续优化,研制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整机系统、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在金融、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初步形成了基于海光CPU和海光DCU的完善的国产软硬件生态链。

  4.优质的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保持着紧密联系。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设计相关的EDA工具供应商、IP开发商,芯片制造相关的晶圆加工企业及其上游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以及封装测试相关的封装企业及其上游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在IP、EDA设计工具、芯片制造和封装方面,公司继续加大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力度,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产业链下游主要为服务器整机制造企业及部分服务器直接用户。海光高端处理器产品已经得到了国内行业用户的广泛认可,逐步拓展了浪潮、联想、新华三、同方等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开发了多款基于海光处理器的服务器,有效地推动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产业化。公司利用其高端处理器在功能、性能、生态和安全方面的独特优势,联合整机厂商、基础软件供应商、应用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行业用户,建立了基于海光高端处理器的产业链。

  目前,海光CPU已经应用到了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海光DCU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以及大模型训练、人工智能、泛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展开商用。相比国际领先的芯片企业,公司根植于中国本土市场,更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能够提供更为安全可控的产品和更为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具有本土化竞争优势。随着公司产品在上述领域中示范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公司市场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强,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将会拓展至更多领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fund

同花顺7x24快讯

2025-04-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