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克而瑞:上半年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16% 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

来源:智通财经

2024-06-26 17:10:50

(原标题:克而瑞:上半年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16% 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6日,克而瑞地产研究发文称,受新房市场下行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16%,创下2010年以来上半年土地交易规模的新低。各能级城市表现基本一致,其中一线城市上半年土地成交量降幅高达40%。市场热度方面,受重点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占比减少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热度明显下行,整体溢价率降至4.2%,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

接下来,房企未来投资主要聚焦在核心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板块,对于核心城市郊区以及部分三四线投资将继续走弱,典型房企整体投资额仍将在低位运行。企业格局上,央国企和城投是土地市场的中坚力量,但随着投资战略的高度聚焦,核心地块竞争激烈会愈发激烈。

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16%,二线城市平均地价降幅均超两成

各能级城市成交量同比均降,一线成交规模同比下降四成。上半年,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2.97亿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下跌16%,再度刷新历史同期低位。价格方面,因一二线城市成交规模占比减少的影响,上半年土地成交平均楼板价为2555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分月度来看,受行业下行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城市土地供应量明显收缩,除1月因春节错峰因素成交规模同比上涨外,其余月份成交规模同比均降。

分能级来看,各能级城市表现基本略有差异,整体呈现一线量跌价涨、二三线量价齐跌的格局。一线城市上半年土地成交量降幅最大,成交规模同比减少40%,成交金额下降37%;三四线城市其次,成交建面同比下降16%,成交金额下降31%;二线城市降幅最小,成交建面、金额同比降幅分别为11%和34%。价格方面,受京沪成交比重上升的影响,一线成交均价微涨5%,至23619元/平方米;二三线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占比减少,成交均价同比去年同期均有一定地下降,尤其是二线城市,成交均价降至4591元/平方米,降幅达26%;三四线城市同比也有18%的跌幅,降至1479元/平方米。

二季度流拍现象较一季度明显加剧,流拍率增至18%。以重点监测的城市来看,2024年上半年,土地流拍率与2023年下半年基本持平,均在15%左右。分季度来看,二季度流拍率较一季度明显加剧,增至18%,较一季度增加近7个百分点,尤其是5、6月份,流拍率均增至20%以上。流拍的加剧,主要是受房企资金压力依旧较大的影响,除沪、杭、蓉、庐等少数重点城市的优质地块房企竞拍比较积极外,其余城市均以底价成交为主。此外,广州、青岛、西安、太原等城市均出现了多宗宅地流拍,单单6月,广州就有2宗宅地和1宗商办地流拍,行业信心依旧处于低位。

此外,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仍在寒冬期,土地流拍现象依旧较为严重。具体城市来看,淮安、台州、清远、扬州、湛江、惠州等均有多宗地块遭遇流拍,成为24年二季度流拍主力。此外,由于楼市整体表现萎靡,新房成交疲软,加之当前多数房企流动性仍旧存在较大压力,拿地焦点也更集中于去化风险较低的城市,这些城市土地市场遇冷也在意料之中。

上半年企业投资持续收缩,百强中仅三成房企拿地

在楼市回暖不及预期、土地供应调整和企业资金持续承压的三重压力下,今年第二季度企业投资同样未有明显提升,投资百强门槛值、总量均同比有较大跌幅,按单季度投资金额的变化来看,二季度投资甚至较一季度有所回落,市场持续处于观望情绪中。

二季度投资额为近三年季度新低,拿地金额百强门槛同比降四成

首先年内投资各项指标的百强门槛值同比降幅再扩大:截止2024年5月末,年内新增土储货值百强门槛值为21.8亿元,同比下降37%,新增总价、建面百强门槛值分别为7.6亿元和20.4万平方米,同比降幅分别为40%和18%,可见二季度整体投资持续低迷。

投资断层的情况也同样严峻,华润置地、中建壹品和建发房产位列前5月新增货值TOP3,也是年内仅有的新增货值超过400亿元的房企,远高于第4位的滨江集团。

其次新增土储百强的总量大幅下跌:1-5月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百强的总额分别为7757亿元、3494亿元和4356万平方米,同比均下降,降幅分别为27%、32%和16%,而一季度末时货值和金额同比表现为上涨,仅建面同比下降。可见整体投资持续低迷,企业投资力度远低于去年二季度。

按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投资百强的拿地金额不升反降:一季度在春节假期影响下往往投资金额总量较低,而二季度将会迎来较明显的投资回温,但今年二季度投资百强的拿地金额不升反降,同、环比分别下降60%和12%。除企业投资收缩以外,二季度以来土地供应的控制也是主要原因。‘

央国企投资金额占48%,城投数量多但金额占比仅29%

按不同企业类型来看,截止5月末投资金额百强房企中有56家为城投平台公司,城投平台成为土地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此外央国企和民企分别为21家和23家。

结合拿地金额的分布看,央国企虽然数量不多但金额占比达48%,土地市场中的核心优质、高价地块的主要竞得人都是国央企;城投平台公司虽然数量较多,但拿地以托底为主,拿地金额普遍较小,占比也仅有29%;民企则表现为数量和金额占比双低,投资紧缩。

从具体房企的角度看,5月末仍有近七成销售百强房企尚未拿地,且拿地金额TOP10房企投资额同比下降36%,仅有7家房企拿地金额超过百亿,较同期减少4家。

部分央企今年整体投资也出现放缓:华润、招商等前五月拿地金额同比跌幅超过50%,且拿地销售比在0.2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国贸地产作为福建本土国企,今年以来在上海、厦门积极拿地,1-5月拿地金额、货值同比分别增长29%和36%,而建发虽然金额同比下降,但金额排名位列TOP3,拿地销售比也远高于行业平均。

供应缩量和优质地块刺激下,三季度土拍热度有望点状回升

截止6月20日,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规模2.97亿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下降16%,再度刷新同期历史低位。热度方面,由于楼市端表现持续低迷,房企现金流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房企投资积极性受到重挫。在此背景之下整体市场热度再度下行,上半年整体溢价率降至4.2%,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

不过,在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之下,部分城市土拍热度相对较高,譬如成都和合肥,在优质地块的刺激之下,上半年两城整体溢价率均超10%。以6月19日完成最新一轮土拍的南京为例,前5月所有挂牌的宅地均底价成交,在低密宅地的刺激下,南京本轮土拍热度明显提升,TOP2单价纪录被刷新。无独有偶,青岛近期也诞生了新的单价地王,土拍热度明显上升。

面对销售端去化速度下降,各地政府相继加强调控,优化供地结构,更加精准地供地。在供应收缩的同时,还加强优质低密地块刺激,使得青、宁土拍热度明显上升。接下来,南京、天津、苏州、长沙、合肥等多个城市仍会有低密宅地继续出让,在这些优质地块的刺激下,土拍市场热度有望出现点状回升,并修复核心板块发展预期,新房市场也有望藉此加快筑底进程。

“销售-投资”传导仍需时间,短期投资意愿难有提升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刺激政策密集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政策落地的效果仍需时间检验。意味着短期销售回暖再传导至企业投资同样需要经历底部修复阶段,因此短期房企投资意愿难有大力度的提升,谨慎和聚焦是主旋律。

尤其是未来地方主管部门更加重视供求规模的合理管控,在调整土地质量、优化供地结构、精准供地的背景下,房企的选择收窄而竞争加码。

预计,未来投资主要聚焦在核心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板块,对于核心城市郊区以及部分三四线投资将继续走弱,典型房企整体投资额仍将在低位运行。企业格局上,央国企和城投是土地市场的中坚力量,但随着投资战略的高度聚焦,核心地块竞争激烈会愈发激烈。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