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对话东方日升庄英宏:HJT已投入产能超过4GW,设备还有降本空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7 17:59:55

(原标题:对话东方日升庄英宏:HJT已投入产能超过4GW,设备还有降本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在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下称SNEC展会)召开前夕,国内光伏“高效异质结740W+俱乐部”迎来了通威股份等新成员。截至目前,这一俱乐部成员已经有包括东方日升、华晟新能源等10多家异质结(HJT)企业,以共同推进异质结技术产业化。

本届SNEC展会上,东方日升公布了一款组件功率767.38W的高功率异质结组件新品,该组件转换效率达到了24.70%。“这款组件的最大优势是低碳,高效。”东方日升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至少28%的转换效率,在中长期是可以实现的。”

当前TOPCon在N型产能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而异质结凭借则高转换效率也冲出了一方天地。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华能、中国大唐等央国企组件集采招标将异质结开始作为独立标段,这意味着该技术组件在降本增效上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根据公开资料,异质结电池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清洗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膜沉积与金属电极化。其中,在金属化环节,其目前的降本方案包括“银包铜+0BB”方案。而在硅片端,薄片化亦是异质结降本的主要方向。

“目前我们的降银已经做到了小于7mg/W。而在硅片减薄方面,我们的硅片可以做到90μm。”庄英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凭借开路电压高、温度系数低、无LID和PID效应、结构对称易于薄片化和低温工艺能耗低的优点,异质结目前的产能也在快速提升。根据业内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国内异质结产能已经增至30GW,而今年业内规划和投建产能有望突破100GW。其中,东方日升、华晟新能源这两家企业异质结规划产能已经达到15GW。

“截至目前,我们投建的异质结产能已经超过4GW。”庄英宏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业内预计,到2028年,全球异质结组件出货渗透率有望达到60%,对应出货量为619GW。

据庄英宏介绍,目前东方日升的异质结组件在中东、欧洲等地区超过50个国家进行出货。

不可否认的是,降本增效依旧是异质结当前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命题。

虽然异质结的生产工艺流程短,但其制造工艺相对复杂,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材料,因而使得成本对于较高。在庄英宏看来,非硅环节的降本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接下来产业界还需继续攻克设备成本。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异质结电池设备投资成本约3.51亿元/GW,分别对应YAC(清洗制绒)、PECVD(非晶硅薄膜沉积)、PVD(TCO薄膜沉积)、印刷电极(金属电极化)这四大设备。这其中,非晶硅薄膜沉积为核心环节,设备成本占比超过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早期,异质结产线设备较多依赖进口,初始投资成本曾高达8亿元至10亿元/GW。而近两年来,异质结设备国产化进程有所突破,设备投资成本降低。不过,业内普遍认为设备降本还有进一步降本空间。例如,主流板式PECVD在部分零部件还有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的空间,而管式PECVD方案在解决均匀性问题后,整体成本也能继续得到显著下降。

据一些异质结厂商介绍,当前异质结行业的设备均价已经可以降至3亿元/GW。

“我们觉得设备降本仍有空间,异质结产业化发展仍然需要上下游共同推进。”庄英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