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华域汽车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4-03-28 18:01:03

(原标题:华域汽车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华域汽车(600741)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动应对市场竞争引发的产业链降价持续传导的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关键在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业务创新转型、抢夺市场增量、持续成本优化、防范运营风险等方面,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营业绩的平稳。

  按合并报表口径,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5.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62%。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在国内各地方调控政策支持、促消费政策相继落地、新品集中上市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其中国内新能源车和汽车出口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复苏带来有力支撑。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国内整车销量达2,597万辆,同比增长5.9%,其中乘用车2,247万辆,同比增长4.3%;新能源汽车834万辆,同比增长33.7%,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达到31.6%;传统燃油车1,763万辆,同比下降3.6%;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8%。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汽车等交通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零部件及其总成的设计、研发和销售等,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汽车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各类主要产品均具有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汽车内饰、轻量化铸铝、油箱系统、汽车电子等业务和产品已积极拓展至国际市场。

  公司所属企业产品主要为国内外整车客户提供配套供货,主要经营模式简:

  1、采购模式

  2、生产模式

  3、销售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客户优势

  公司伴随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发展壮大,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和QSTP(质量、服务、技术、价格)的综合优势。其中内外饰件板块中的仪表板、汽车座椅、车灯、气囊、保险杠等产品以及功能性总成件板块中的底盘结构件、传动轴、空调压缩机、转向机、摇窗机等产品的细分市场占有率均居于国内前列。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公司已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东风日产、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601633)、江淮汽车(600418)、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002594)、特斯拉上海、奇瑞汽车等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客户资源覆盖面广且结构完善。

  近年来,在深耕国内汽车配套市场保持发展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核心业务的国际化发展,逐步建立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全球市场优势地位。公司所属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除在全球汽车内饰市场保持较高的占有率外,旗下汽车座椅和被动安全等核心业务板块,借助其全球客户关系和运营能力,已在大众、通用、奥迪、宝马、奔驰、特斯拉等重点全球客户上取得配套定点。此外,公司轻量化铸铝、油箱系统及汽车电子等部分优势业务和产品也已进入欧、美、韩、澳及东南亚等地区市场。

  (二)管理优势

  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步形成自身的精益管理体系,运营管理能力较为突出。公司以先进运营管理理念推进精益生产体系建设的广度与宽度,公司已在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华域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中实现制造基地精益管理全覆盖,促进运营管理能级整体提升。

  (三)技术优势

  公司主要所属企业较早引入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先进工艺和技术,通过本土研发团队的不断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及本土化同步开发能力。公司坚持将研发能力的提升作为核心工作,为各所属企业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发展路线。目前,汽车内饰、汽车座椅、汽车照明、轻量化铸铝、油箱系统等业务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研发能力。

  (四)布局优势

  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内外产业布局,具备产业集群优势。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所属企业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设立有356个研发、制造和服务基地。随着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公司的汽车内饰、轻量化铸铝、车灯和油箱系统等业务逐步开始拓展全球市场,目前已在美国、德国、泰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印度、墨西哥、加拿大、南非、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巴西、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设立有100个生产制造(含研发)基地,为国内外众多整车客户提供优质的本土化研发和供货服务。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引,围绕业务升级、结构调整、市场开拓、成本管控、数字赋能、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主要推进工作如下:

  一是顺应市场变局,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新赛道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变化趋势,加快推动核心业务技术创新转型和产品规模化应用。

  智能座舱领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依托平台化创新部件能力,向整车客户呈现面向未来智能座舱场景的先进产品解决方案,其提供的模块化、系统化解决方案实现客户项目的量产配套,在单一车型上获取更高单车配套价值方面取得突破;2023年7月,全球首发业界领先的基于零重力座椅的完整安全解决方案SafeUnit,集中展示其在座椅、安全、电子、电机等领域的集成能力。

  智能照明领域,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完成数字交互大灯、数字信号灯系列持续迭代开发,在产品功能、使用体验等方面获得明显提升的同时,实现大幅降本目标,最新数字全彩交互照地灯产品已实现配套量产。

  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华域汽车电子分公司自主研发的前雷达、角雷达、舱内生命体征检测雷达、电动门避撞雷达等新产品均实现量产,纯固态激光雷达初步建立整机设计、测试验证等闭环研发能力。电驱动系统领域,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已形成覆盖400V-800V的全系列驱动电机、电控产品,新获上汽通用、零跑汽车的电控和高压电机项目定点。华域麦格纳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顺利推进长城汽车中高功率电驱动系统总成项目、800V碳化硅自研控制器项目的开发工作。

  热管理领域,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通过参与战略核心客户重点平台项目开发,加快由空调压缩机向热管理系统的集成转型,形成热管理集成模块研发和制造能力。

  公司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择机退出非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上海爱德夏机械有限公司45%股权出售工作,退出门铰链等业务;从业务发展前景、实际经营情况等维度出发,研究制定部分非核心业务退出预案,择时分步推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减负增效。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新能源渗透率和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上升的市场趋势,在稳固现有基盘业务基础上,继续深耕增量客户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发挥业务集群优势、搭建协同平台、合力开拓市场,通过技术集中展示、重点项目专题沟通等形式,与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客户开展多次交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追击客户关键项目。

  2023年按汇总口径统计,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3.82%来自于上汽集团(600104)以外的整车客户,业外整车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特斯拉上海、一汽大众、比亚迪、奇瑞汽车、华晨宝马、长安福特、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乘用车、江淮汽车成为公司收入占比国内排名前十的业外整车客户。2023年,在公司新获取业务生命周期订单中,新能源汽车相关车型业务配套金额占比超过65%,国内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超过40%。

  二是围绕精益高效,推进降本增效,确保公司整体平稳运行。公司坚持精益高效目标,积极应对降价、供应链安全、数字化运营等挑战。报告期内,国内燃油车、新能源车两个品类的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汽车行业“价格战”不断升级,导致整车产销波动幅度加大,对零部件供应链的成本和韧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从生产制造、采购供应、技术研发等环节全面落实降本目标,通过严控各类成本费用、合理控制新增投资、持续深化智能制造、挖掘产业链垂直整合潜力、建立供应链成本传导机制、开发推广平台化产品、深化整零VAVE(价值工程)协同等手段,建立成本持续改进机制,提高产品成本竞争力,努力保持盈利水平的相对稳定;公司推行《供应链成熟度评价标准》,夯实产业链“稳链固链”能力,以促进供应链整体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制造工作,2023年共完成12家沪内和10家沪外企业共计200多个项目的数字化工厂建设,推动全价值链管理的透明度和灵活度,助力企业提升运营能力,提高运营效率。

  三是聚焦健康发展,抵御波动风险,提升风险防范综合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公司健全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管理及对高风险客户的内部预警机制,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强化企业资金筹措和现金流监控管理,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和安全;为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级,公司加快搭建信息安全评价体系,完善数据安全等管控细则,推进所属企业及工厂信息安全体系认证工作。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从生产经营来看,在宏观经济、消费环境、通胀预期、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4年国内外汽车市场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市场需求波动、人工成本上升、供应链“穿透式”管理能力以及整车企业竞争加剧传递的降价、回款等压力,将进一步考验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应变能力、成本竞争能力和核心供应链拉动能力。

  从技术趋势来看,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汽车产业“电动智能网联”的发展方向以及“数字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充分体现,都将引发和推进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变革,新材料、智能网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新的产品理念、新的组织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跨界进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化的约束以及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体系的打造,对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把握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将带来新的挑战。

  从全球化发展来看,国际整车企业普遍实施全球平台产品和采购策略,国内自主品牌正在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尝试全球生产布局,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市场竞争的格局是全球市场、全球平台的全方位竞争,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具备与整车企业国际市场拓展战略相符的配套供货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加快形成全球配套布局,实现创新持续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积极把握全球汽车行业“新四化”变革,聚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择优汰劣进一步打造核心主业,形成软硬兼备的集成能力,覆盖品价皆优的客户群体,完善全球融合的运营体系,树立智能制造的示范标杆,把华域汽车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系统公司。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706亿元,在此基础上将营业成本相应控制在1,485亿元以内。2024年,公司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加速价值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将围绕“智能化、电动化”趋势,充分发挥公司业务布局广、基盘规模大、集成能力强等优势,深入挖掘客户使用场景,加强相关业务板块在架构、芯片、软件等方面的协同整合,加快在电驱动、智能化、热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布局,力争创造出零部件领域的新赛道,形成自身差异化优势;将持续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打造更为敏捷、快速的体系能力,通过前期同步开发、模块化设计、虚拟设计及验证、AI技术应用等手段,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更好地适应整车企业越来越快的新产品迭代节奏;将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利用技术和供应链优势,根据客户对产品的不同整合度要求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从零部件到系统方案的多层次需求。

  二是紧咬市场增长点,夯实发展空间。将继续坚持“紧跟增量市场与头部客户”的策略,在巩固基盘业务的基础上,凭借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增加客户黏性,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品牌、龙头出口客户、新能源品牌、豪华品牌等增量市场的开拓力度,全力争取细分市场头部客户的关键项目和规模项目,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夯实基础。

  三是持续成本优化,提升抗压能力。保持对汽车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产业链持续降价压力的清醒认识,将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持续做好业务结构调整,推进存量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工作;将以降本增效为抓手,建立覆盖技术、规划、人事、运营等企业全价值链的长期优化机制,倒逼成本持续改善,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努力保持公司经营业绩稳定。

  四是强化体系意识,赋能管理提升。将通过数字化赋能,提高研发、运营、管理等全流程效能,完善穿透式供应链体系建设,协同赋能整车发展,持续打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是国内外汽车市场仍将面临宏观经济、消费环境、通胀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整车企业的产销量波动可能加剧,零部件的配套量也将随之产生波动。

  二是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车企业竞争加剧带来的降价、回款压力也将进一步向零部件配套企业传递,同时,零部件企业依旧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产品成本控制、产能效率优化、供应链稳定性、经营资金安全等多重压力。

  三是国际整车企业全球化平台研发和采购趋势,国内自主品牌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尝试全球生产布局,加之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均对国内零部件企业全球配套供货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零部件企业既要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分工,融入全球汽车产业供应体系,又要同步强化国际经营能力,努力应对货币政策调整、汇率变动、贸易保护、技术壁垒、文化冲突等海外投资和运营风险。

  四是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以及汽车产业“电动智能网联”和“数字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快速显现,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给零部件企业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零部件企业必须准确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找准适合自身的创新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