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变卖资产扭亏与股东减持并行,偿债危机下康隆达机器人布局前景待考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13:37:07

证券之星 夏峰琳

在业绩同比扭亏与机器人概念的双重提振下,康隆达(603665.SH)近期股价震荡走强,已创下两年半以来新高。然而,就在市场情绪升温、股价步入阶段性高位之际,公司两大股东却相继发布了减持计划,为此番上涨行情增添了不确定性。

证券之星注意到,支撑本轮股价表现的业绩基础实则暗藏隐忧。尽管康隆达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07.75%至1.33亿元,但业绩“成色”存在争议。其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出售美国子公司所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此外,公司同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超过80%,与利润表现背离。与此同时,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亟待化解。

在账面利润增长的背后,康隆达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跨界转型锂盐业务深陷亏损泥潭的现实。为寻找新的增长故事,今年4月,公司宣布将传统优势纤维材料向机器人领域拓展,试图打造新的市场概念。这一战略转向虽在短期内激发了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但其市场前景及对业绩的实际贡献能力,仍有待时间验证。

股价回暖,遭两大股东减持

康隆达近期股价的强势表现,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的推动。

首先是业绩同比扭亏这一重大利好。根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康隆达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07.75%,达到1.33亿元。这一数据相较于之前亏损的状态,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与此同时,机器人概念的加持也为康隆达的股价上涨添砖加瓦。今年4月,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重点提出,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机器人灵巧手腱绳及外壳结构件等方向展现出广阔前景。

在当下科技飞速发展、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的大背景下,这一战略转向迅速激发了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截至11月27日收盘,年内涨幅达122.17%。

就在市场情绪高涨、股价处于阶段性高位之际,康隆达的两大股东却相继发布减持计划。

11月19日晚间,康隆达公告,公司持股5.99%股东杭州合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林华添信成长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合林基金”)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90日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83.33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若按公告当日的收盘价33.7元计算,合林基金本次减持或将套现1.63亿元。

这是19天后康隆达大股东再次拟减持公司股份。

公司11月1日公告,持股5.99%股东湖南钜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钜银魔力稳健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483.33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0%。

投资收益扮靓业绩,现金流背离

证券之星注意到,支撑康隆达本轮股价表现的业绩基础实则暗藏隐忧。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康隆达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7.11%;归属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307.75%。

然而,细究这份财报可以发现,公司业绩增长的质量或并不完美。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利润中包含了因出售美国控股子公司Global Glove and Safety Manufacturing, Inc.(以下简称“美国GGS”)所产生的1.02亿元投资收益。值得一提的是,美国GGS并非亏损资产。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06.20万元。

若剔除该笔一次性收益及其他非经常性项目,公司当期扣非净利润为4657万元,在去年同期亏损的基础上实现了207.85%的涨幅。但与往年相比,当期扣非净利润略高于2023年同期,不足2022年同期数值的四分之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出现大幅下滑。三季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053万元,同比下降83%。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系上期出售锂盐产品库存较大所致。

此外,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也亟待化解。截至三季度末,康隆达短债合计超10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9.82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971万。而同期货币资金为1.87亿元,难以覆盖债务规模。

锂盐业务亏损,机器人前景待考

要理解康隆达当前的困境,还需回顾其并不顺利的跨界转型之路。

公开信息显示,康隆达长期专注于功能性手套及防护用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市场。公司于2017年3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首家功能性劳动防护手套上市公司。

上市第二年起,康隆达的主营业务有滑坡的趋势,并在2021年遭遇上市后首亏。2018年-2021年 ,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404万元、5477万元、3529万元和-2.02亿元。

或是在亏损压力驱动下,康隆达自2021年起跨界布局锂电产业链,但这场激进转型为公司未来埋下重大风险。

2021年10月,公司以2.5亿元溢价13.9倍入股天成锂业33%股权,切入云母提锂领域;同年投资非洲马里Bougouni锂辉石项目,锁定上游锂矿资源。2022年1月,康隆达合资成立控股51%的协成锂业,延伸锂盐加工环节;同年9月,公司追加收购天成锂业至51%股权,实现对其控股,向"资源-加工-材料"一体化锂盐企业加速转型。

2022年,在锂价高位运行与并购资产并表的双重带动下,公司业绩实现同比扭亏。

但行业周期迅速转向,自2023年起锂盐价格大幅回落,公司锂盐板块盈利骤降并转为亏损。同时,因并购标的未能达成业绩承诺,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拖累整体业绩。受此影响,康隆达在2023年及2024年连续出现亏损。进入2025年上半年,天成锂业与协成锂业仍分别录得亏损673.08万元与1741.75万元。

面对主业增长放缓与锂业转型受挫的双重挑战,康隆达逐步向市场释放出公司将传统优势业务逐步拓展至机器人领域的信号。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灵巧手技术正引领着科技前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因高强度、抗蠕变等特性,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腱绳、海洋绳缆等高端领域具有显著潜力,成为推动行业产品性能革新的关键材料。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公司积极勾勒机器人产业蓝图,其研发投入却呈收缩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康隆达研发费用为2889万元,同比下滑9.74%,仅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2%。

在此背景下,康隆达描绘的机器人蓝图能否兑现为实实在在的业绩,仍需市场检验。(本文首发证券之星 作者|夏峰琳)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