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解郁除烦胶囊首获推荐,助力中西医结合治疗创新发展

来源:证券之星网站

2025-09-18 18:09:03

2025年9月12日,《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精神医学学术会议(CSP 2025)上正式发布。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编写,严格遵循国际和国内指南制订最新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方法学构建和撰写,通过立足国内诊疗实践、结合中国特色,基于最新循证依据,旨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以期推动我国抑郁障碍的规范化诊疗,改善疾病预后和降低疾病负担。

其中,新版《指南》首次将中成药解郁除烦胶囊新增为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推荐,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围绕《指南》的核心内容及解郁除烦胶囊在抑郁障碍防治的临床价值展开阐述。

《指南》为基 解郁除烦胶囊助力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增效

抑郁症是造成全球健康负担的重大健康危害,我国抑郁症呈现“高患病率、低治疗率”的特征,亟待采取科学规范的诊疗策略以提高治疗可及性和效果。为改善这一现状,多学科综合治疗成为核心策略,其中中西医结合模式通过整合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优势,显著优化了抑郁症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的独特价值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方案,在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的同时增强疗效以提升患者依从性,还能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改善患者整体状态,并结合干预措施降低复发风险。相关研究亦证实,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可显著减少患者残留症状、预防病情复燃、降低复发率,同时减轻伴随症状与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治疗疗程。

本次《指南》明确指出,对于急性期抑郁症患者,在抗抑郁化药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可提升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中药应由专业医师处方和辨证使用(2C)。其中,《指南》推荐解郁除烦胶囊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辨证属气郁痰阻、郁火内扰证者,其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和氟西汀相当,优于安慰剂。同时,《指南》对其用法用量明确为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6周。

古方新用 解郁除烦胶囊为抑郁焦虑防治提供现代创新解决方案

解郁除烦胶囊的研发源于经方的创新转化,是在半夏厚朴汤与栀子厚朴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半夏厚朴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全方由半夏、厚朴、苏叶、生姜、茯苓五味药组成,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效。其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在抑郁症、胃食管反流病等多类疾病中疗效显著;Meta分析显示,单独使用半夏厚朴汤的有效性与单独使用抗抑郁药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相似,且诱发不良事件风险较低。

栀子厚朴汤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组成为栀子、厚朴、枳实三味药,为治疗焦虑症的专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具有抗抑郁、抗焦虑、改善睡眠等作用,能有效缓解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不良情绪,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品质也有改善效果。

作为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的1.1类创新中药制剂,解郁除烦胶囊适用于抑郁症气郁痰阻、郁火内扰证的治疗。其以栀子为君药,具有清宣郁火、解热郁、散结气之功效;姜厚朴、姜半夏、连翘为臣药,其中姜厚朴与姜半夏可解郁化痰、降气除满,连翘能清热除烦、轻宣散结;茯苓、苏梗、枳壳为佐药,茯苓可渗湿益脾、宁心安神,苏梗能顺气宽中,枳壳则苦降下行,善于理气宽胸、顺气化痰、散结消痞,是治疗胸腹气滞的要药;甘草为使药,可益心宁神,其用药思路借鉴甘麦大枣汤之意,能补益心气、和中缓急。其诸药配伍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清热除烦、解郁化痰之效,尤其适用于抑郁症伴有焦虑症状及咽部异物感、胸闷、睡眠障碍、口干便秘等实火型躯体症状的患者。

解郁除烦胶囊经过动物实验及多项临床研究验证,具有良好的抗抑郁焦虑效果,适用于以胸闷、烦热、失眠、腹胀为表现特征的各种神经症。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解郁除烦胶囊具有多重调节作用,可提高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等水平,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及保护神经细胞,可整体发挥抗抑郁作用,毒理学研究显示安全性良好。

在促进症状改善方面,其能改善抑郁症三大核心症状与焦虑症状,如改善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济,缓解躯体感觉异常、睡眠障碍及食欲紊乱,且各改善效果均有相应实验支撑。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研究同样显示,解郁除烦胶囊可有效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缓解躯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氟西汀。此外,联合多元化有氧运动可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


图1:临床研究证实解郁除烦胶囊有效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缓解躯体症状

因此,在传统方剂基础上创新转化的解郁除烦胶囊,经过广泛临床与研究验证,具有多通道作用及良好的抗抑郁焦虑效果,且临床安全性更高,可更好地造福抑郁焦虑患者。

多维优势 解郁除烦胶囊在抑郁症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安全性、依从性及经济性

抑郁症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恢复社会功能为目标。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及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s)等。然而,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0%~60%,超过80%的患者至少出现一种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常见如过度镇静导致的日间嗜睡与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甚至可能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加剧。

相比之下,中医药在治疗抑郁伴随焦虑状态方面展现出整体调节的独特优势,能够同时改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及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其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较好。目前,国内用于郁证治疗的中成药品种多数针对肝郁脾虚证型,多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经典方化裁而来,而基于半夏厚朴汤与栀子厚朴汤的上市品种尚属空白。解郁除烦胶囊所针对的“气郁痰阻、郁火内扰”证型与原有品种具有明显差异,在轻中度抑郁症治疗中表现出多方面的综合干预优势,包括上述的多重药理作用、核心症状改善、确切的药效学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

解郁除烦胶囊作为创新中成药,荣获多项荣誉与权威认可:2009年获“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2014年入选“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第四批课题立项;2021年12月正式获批为1.1类创新中药;2023年5月被纳入《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明确推荐其用于痰气郁结证抑郁症患者,指出在抑郁症急性期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联合使用解郁除烦胶囊以行气解郁,改善抑郁与焦虑症状、缓解咽喉异物感,并减轻抗抑郁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本次《指南》首次推荐解郁除烦胶囊,不仅是对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进一步权威认可,更为临床医生针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值得强调的是,解郁除烦胶囊已于2022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属于乙类医保品种,显著提升了患者可负担性与临床可及性,有望惠及更广泛的抑郁症患者群体。

小结

此次《指南》的发布是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标志着抑郁障碍综合诊疗规范化迈入了全新阶段。其中,解郁除烦胶囊作为代表性中成药被指南推荐,突显了其基于经典名方、经过现代循证医学验证的良好抗抑郁焦虑疗效,体现了“减毒增效、整体调节”的中西医结合核心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治疗武器,将对降低我国抑郁障碍疾病负担、改善患者长远预后、全面提升综合防治水平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