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财经
2025-07-07 18:10:01
6月27日,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1.2068港元的价格增持郑州银行H股1600万股,总金额达1930.88万港元。此次增持使得弘康人寿持有郑州银行H股的比例从4.75%跃升至5.55%,正式触发港股市场5%的举牌线。随后,弘康人寿在6月30日继续加仓2300万股,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至6.68%。这一系列动作已经成为近期险资布局中资银行H股的标志性事件,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2024年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利差损”压力与资产配置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保险业迎来新一轮举牌潮,险资对港股红利股的增配热情持续升温,具有高股息特征的银行股成为险资举牌的主要阵地。Wind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以来,以“平安系”为代表的险资已累计举牌6家中资银行H股共计13次,其中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被三度举牌,建设银行被两度举牌,中信银行和郑州银行被一度举牌。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表示,银行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持续受到险资青睐。对于险资而言,银行股股息率优于长债收益率,估值波动可计入OCI(其他综合收益)以应对业绩波动,并且相对来说,当前H股银行股息率更高。同时,不排除保险公司通过股权投资ROE(净资产收益率)领先优质城农商行实现并表和银保渠道业务协同、进一步改善业绩回报的空间。
据了解,郑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11月,2015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8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在省内共有分支行182家,其中地市分行14家,并管理着7家村镇银行和1家金融租赁公司。
业绩表现方面,2024年郑州银行实现逆势增长,在经历多年的低迷之后,净利润成功扭亏为盈。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达6763.65亿元,同比增长7.24%;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为4045.38亿元和3876.9亿元,较年初增长12.07%和7.51%;全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128.77亿元和17.86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9%,近三年首次实现正增长。这一业绩拐点,或许成为了险资介入的关键诱因。
同时,分红政策的重启也为险资提供了长期稳定收益预期。郑州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元(含税)。6月27日,该行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利润分配预案,现金分红总金额约为1.82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9.69%。郑州银行时隔多年重启分红,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其盈利能力的边际改善,这一信号对险资而言,既是收益的保障,也是长期持有信心的支撑。
中金公司研究认为,当前保险负债成本相对大部分金融资产收益率仍然较高,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提升,与公募基金相比,保险资金投资港股可免除股息税,因此H股银行相对A股银行股息更具吸引力。以郑州银行为例,其H股2024年度股息率虽然低于国有大行,但结合港股免征股息税的政策红利,实际回报率仍具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2024年12月以来,险资对中资银行H股的累计增持规模已超1500亿港元,主要集中于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而郑州银行是近年来首家获得险资举牌H股的区域性城商行,这反映出险资配置策略的灵活性。区域性城商行估值修复潜力与地方经济绑定的特质,为险资提供了差异化配置空间,同时其对地方经济的深耕,也使其成为险资布局地方金融的“试验田”。
在当前低利率时代,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H股已成为险资的“避风港”,弘康人寿对郑州银行的增持,蕴含着险资对区域银行估值逻辑的深刻洞察。随着地方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加码,区域银行有望通过数字化转型、业务拓展、资本补充等手段实现盈利改善,在这种情况下,险资布局区域银行不仅能分散风险,更有望获得长期收益保障。
证券之星财经
2025-07-04
证券之星APP
2025-07-04
证券之星财经
2025-07-03
投资时报
2025-07-03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7-03
证券之星财经
2025-07-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