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安靠智电隐忧难藏:净利连续两期双位数下滑,财务与治理合规性亮红灯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14:39:16

证券之星 陆雯燕

近日,安靠智电(300617.SZ)披露的财报数据尽显利润颓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85亿元,同比增长13.21%;对应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降10.5%。今年一季度,安靠智电业绩表现继续走弱,实现营收及归母净利润1.63亿元、4371.6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5.88%、28.92%。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安靠智电部分核心产品毛利率呈下滑走势,使得电力行业毛利率连续第四年下降。此外,公司应收账款攀升至高点,回款压力凸显。业绩增长乏力之际,安靠智电与前董秘黄节根的刑事纠纷自2022年爆发以来仍未落槌,黄节根举报财务造假,公司则指控其敲诈勒索。而备受争议的工程项目被曝收入确认激进、核算不准确、招标程序违规。多重问题叠加下,安靠智电财务透明度与公司治理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主业毛利率连降

安靠智电致力于电缆连接件系统、GIL系统、以“开变一体机”为核心的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系统及智慧海绵光储充系统的创新研发,为客户提供涵盖发、输、变、配、储、用在内的电力全产业链系统服务。

去年前三季度,安靠智电还处在营收净利双降的态势。去年Q4,公司实现营收4.16亿元,占全年营收的38.34%,带动整体收入增长13.21%。但Q4仅实现归母净利润4736.76万元,虽同比增长7.93%,但未能扭转整体利润颓势。

安靠智电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和相关系统服务业务呈现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客户一般在年初进行采购和招标,公司在第四季度确认相关收入较多。

深入剖析产品结构,安靠智电近七成营收来自于智慧模块化变电站、GIL产品及系统服务、110(66)kV电缆连接件产品,各产品分别实现收入3.79亿元、2.32亿元、1.26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4.92%、21.35%、11.58%,且均实现不同程度同比增长。

公司所有产品中,仅中低压电缆连接件产品、智能电力系统服务、智慧海绵光储充系统服务营收同比分别下滑44.5%、53.03%、49.29%,但上述产品营收占比合计仅8.66%。

然而,安靠智电利润层面的情况并不乐观。三大主要产品中,智慧模块化变电站、110(66)kV电缆连接件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2.31%、30.41%,同比分别下滑13.01、7.63个百分点,仅GIL产品及系统服务的毛利率同比增长8.71个百分点至49.88%。

第四、第六大收入来源的智能电力系统服务、其他电缆连接件产品的毛利率也同比分别下滑9.59、18.6个百分点。在上述产品的拖累下,为安靠智电贡献核心收入的电力行业毛利率同比下滑6.82个百分点至34.79%。拉长时间看,2021年以来,安靠智电电力行业的毛利率已是四连降,2020年毛利率一度高达52.89%。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安靠智电营收虽实现增长,但“含金量”却不足。截至2024年末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64亿元,占总营收的近八成,同比增长18.68%,触及上市后最高点。

据悉,安靠智电的客户群主要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及大型央国企等企业用户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这些客户通常采用较长的结算周期,加之电力行业普遍存在项目周期长、验收流程复杂的特点,导致回款较慢。

年报显示,2024年,安靠智电前五大客户贡献了57.48%的收入,前三大客户国家电网所属公司、江苏中兴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凯沙电气有限公司同时位列应收账款欠款方前三,进一步凸显了客户集中度与回款风险的双重压力。

与前董秘刑事纠纷久拖未决

证券之星注意到,安靠智电与前董秘黄节根的刑事纠纷仍未尘埃落定。黄节根既是财务造假举报人,又是敲诈勒索案被告,形成了一场涉及上市公司治理、个人与公司利益博弈的罗生门。虽2024年10月、2025年1月两次开庭审理,但至今仍未宣判。

资料显示,黄节根于2021年加入安靠智电,2022年5月底正式被任命为董秘。值得一提的是,双方签订的《绩效协议》为后续纠纷埋下了伏笔。

上任后不到三个月,黄节根与安靠智电矛盾爆发。2022年7-8月,黄节根因先后收到三份净利润不同的财务报告(1.03亿元、1.18亿元和1.24亿元)而怀疑安靠智电财务造假,而后出具了一份无法保证2022年半年报真实性的书面意见书。安靠智电则认为,黄节根的行为阻碍了公司正常信息披露,并以涉嫌敲诈勒索为由报案。双方在《绩效协议》中是否私加条款的分歧,成为敲诈勒索指控的核心争议点。

根据媒体披露,溧阳检察院指控,黄节根存在私自修改与安靠智电签订的《绩效协议》条款行为,并以安靠智电存在财务造假问题,不能保证其2022年半年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等相要挟,向该公司提出巨额财产要求。黄节根认为,是因为自己不愿配合安靠智电的财务造假行为出具2022年的半年报,才招致该公司的报复,进而引发了这桩刑事案件。

据了解,黄节根出具不保真的书面确认书原因是曹山旅游度假区地下管廊工程项目(下称“曹山项目”)工程进度与确认的营收存在差异,导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不符,以及公司多次调整净利润指标,无法确认数据的真实性。

证券之星注意到,曹山项目被曝多项违规,加剧了市场对安靠智电治理情况的担忧。据悉,2021年6月,安靠智电控股子公司中标曹山项目,中标金额5.7亿元,占公司2020年营收的107.9%。但收入确认的激进操作却引发质疑,仅13天即确认8500万元收入,实际施工进度不足30%。值得一提的是,原计划于2022年3月底完工的项目延期2年多,于2024年12月才完工投入使用。

2024年底,江苏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显示,安靠智电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如对工程安装项目收入确认政策披露不准确、收入成本核算不准确、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2024年年报也提及,公司因已完成工程子项目核算错误,致使部分期间曹山项目收入确认不准确,且该项目存在部分支出未计入成本或存在跨期的问题,前述行为导致相关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警示函发布后,安靠智电以更正前期会计差错的方式,认定2021年多计归母净利润207万元,2022年少计749万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与前董秘争议尚未平息,曹山项目今年3月又被曝出疑似招标程序违规,涉嫌“萝卜招标”。2021年4月10日就已确定曹山项目使用安靠智电独有的三相共箱GIL产品,比安靠智电发布中标公告提前了近两个月。(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