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16:51:38
“深圳AI第一股”云天励飞(688343.SH)至今未能走出亏损。自2017年以来,公司累计亏损超29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此前营收连年下滑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收购智能穿戴设计企业岍丞技术,发展消费级场景业务,但目前消费电子市场相对成熟,且竞争激烈,公司该业务面临低毛利的困境。同时,受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及研发投入增加影响,公司亏损加剧。缓慢的商业化进展以及连年亏损的业绩情况让公司的成长性遭到质疑。
烧钱研发亏损加剧,现金流持续“失血”
公开资料显示,云天励飞拥有算法和芯片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凭借“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和“端云协同”的技术路线,推进边缘AI在消费级、企业级和行业级场景的产品应用。
据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9.17亿元,同比增长81.3%;归母净利润为-5.7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来,公司已连续8年出现亏损,累计亏损超29亿元。
2024年,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及研发投入增加是公司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公司在上市前进行了股权激励,在2023年推出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4年,公司发生股份支付费用为1.9亿元,同比增长118%。针对这一行为,有分析指出,对于科技企业而言,股权激励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因股权激励导致本就亏损的业绩继续扩大,是否值得还有待商榷。
同时,由于公司所属的人工智能行业属于技术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高端人才密集、研发投入大的特点,加之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在公司收入规模尚未达到一定量级的情况下,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导致公司尚未实现盈利的主要因素。
结合财报来看,自2017年以来,公司的研发费用整体呈上升态势,由2017年的4355.75万元增至2023年的2.95亿元。2024年,其研发费用攀升至4亿元,同比增长35.62%,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为44%。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积累,云天励飞在算法层面构建了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并推出了“云天天书”大模型。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继2023年“百模大战”之后,基础大模型数量逐步收拢,豆包、通义千问、DeepSeek 等逐步成为基础大模型的主流方向。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规模2024年达到47.9亿元,市场份额排名前8的分别为百度、阿里云、商汤科技、浪潮云、智谱、中国电信AI、创新奇智以及稀宇科技,云天励飞并未上榜。
除了研发费用之外,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长也在挤压公司的利润空间。2024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为1.76亿元、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3%、23.95%,销售费用增幅较大,且创近8年来新高。
连年亏损之下,公司现金流持续为负。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5亿元。自2017年以来,公司8年合计“失血”超21亿元。
云天励飞业绩亏损态势持续至2025年。据公司一季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为2.64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有所收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9亿元,持续为负。
C端市场陷低毛利困局,募投项目延期
2024年年报显示,云天励飞的收入主要来自消费级、企业级和行业级三大场景。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此前的2021年至2023年,云天励飞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企业级和行业级,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的收入呈逐年下滑趋势,分别为5.66亿元、5.46亿元、5.06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云天励飞将目光瞄向了C端市场,公司于2024年以1.8亿元收购智能穿戴设计企业岍丞技术,新增了消费级场景业务。据了解,云天励飞的消费级场景业务涵盖可穿戴设备产品、智能硬件等,依托公司自研的大模型或系统、软件应用等为消费级产品提供技术基础,以硬件形式进行交付。
依靠并购,公司的收入实现大增。2024年,消费级场景业务实现营收为4.04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达44%。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司此时入局C端市场,对于云飞励天来说并不一定是个好时机。目前C端市场如今已是大模型厂商的必争之地。微软、OpenAI、百度等国内外大厂,纷纷布局C端应用市场。同时,C端市场中的手机、PC等厂商也在主动积极地与大模型做融合。
目前,国内消费电子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市场比较成熟,竞争相对激烈。在此背景下,云天励飞的消费级场景业务毛利率水平较低,为11.19%,在公司三
大业务中垫底。
企业级场景业务主要依托芯片能力和基于芯片的各种硬件形态,赋能AI行业公司及AI生态圈合作伙伴,包含AI公司、电信运营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客户。
虽然该业务在2024年实现大幅增长,但毛利率却出现下滑。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为40.19%,同比下滑了 47.13个百分点,惨遭“腰斩”。
公司行业级场景业务包含自研的算法软件、芯片等核心产品,并搭配外购的定制化或标准化硬件产品、安装施工服务等。该业务的表现更为惨淡,不仅收入大幅缩水,毛利率也同步下滑。2024年,云天励飞该业务实现营收为2.54亿元,同比下滑45.91%,毛利率为15.43%,同比减少了19.61个百分点。
在这一背景下,云天励飞的毛利率创近8年来新低,为20.94%,同比下滑了2.54个百分点。
证券之星注意到,云天励飞正在筹划“A+H”股上市。目前,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议案。公司称,此次筹划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旨在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不过,公司IPO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且募投项目已发生延期。
2023年,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净额约35.84亿元,其中超募约5.84亿元。IPO所募资金中,公司所涉及的三个募投项目--城市AI计算中枢及智慧应用研发项目、基于神经网络处理器的视觉计算AI芯片项目、面向场景的下一代AI技术研发项目均发生延期。
2024年8月,云天励飞以“整体市场需求变动、上游设备市场供应变动等不可合理预见因素”为由,将上述三个募投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均由2024年12月延期至2026年6月。截至2024年12月末,上述三个项目的募资投入进度分别为49.73 %、37.8%和56.34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4-29
格隆汇
2025-04-29
格隆汇
2025-04-29
格隆汇
2025-04-29
格隆汇
2025-04-29
格隆汇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