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16:20:39
黄金,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硬通货”,最近,伴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其又成了市场的焦点。其中农历蛇年伊始。金价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目前已接近3000美元/盎司大关,自2025年开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
事实上,黄金的大涨,不仅仅是贵金属市场的狂欢,更像是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开始,逐渐传导至其他有色金属市场。白银、铜、铝、镍……这些看似与黄金无关的金属,其实早已被黄金的涨势牵动,成为这场金融游戏中的重要角色。那么,黄金的上涨究竟是如何影响其他有色金属的?这背后又有哪些复杂的传导机制呢?
通货膨胀的对抗工具
黄金通常被视为对抗通胀的有效工具,黄金价格与美债实际利率高度负相关。当实际利率因通胀预期上升而走低时,持有无息资产(如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而当美国处在由于与黄金同属大宗商品的阶段,当通胀预期上升时,工业金属的价格也可能因生产成本上升或需求预期增加而上涨。
例如铜,作为“经济晴雨表”,在基建和制造业中应用广泛,其价格在通胀周期中往往与黄金同步上涨。2020年后,黄金与铜价均因美联储宽松政策及通胀预期而创下历史新高,而如今,这一现象也同样有出现的迹象。
铝和镍的能源成本占比较高,若黄金上涨伴随油价攀升,其生产成本上升可能推升价格。2025年初,国际油价因中东局势紧张而大幅上涨,铝和镍的价格也随之走高。这种“成本推动型”上涨,使得工业金属的价格与黄金的涨势形成了紧密的联动。
值得注意的是,对抗通货膨胀的这一属性,还可能出现一定的自我强化效应,黄金的抗通胀属性使其成为对冲物价上涨的工具。当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升时,市场通胀预期增强,刺激更多资金配置黄金,形成正向循环。
避险情绪的溢出效应
黄金作为核心避险资产,其价格上涨有时也会反应对于全球范围内风险上升的担忧。这种避险情绪的扩散会促使资金流向其他具有保值属性的大宗商品,例如白银、铂族金属等贵金属。2024年4月,国际金价突破2400美元/盎司时,白银价格同步上涨近5%,显示出贵金属内部的避险联动性。
黄金与原油历史上,也同样呈现显著正相关,尤其在供应冲击或地缘冲突时期。2024年欧佩克延长减产协议,叠加中东局势紧张,布伦特原油升至92美元/桶,同期金价创历史新高,两者形成共振
尽管黄金价格上涨对其他大宗商品有传导效应,但不同金属的供需基本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铜受矿山供应短缺及新能源需求支撑,跟涨动能较强;而铝因中国产能过剩可能压制价格,但欧洲能源成本高企形成区域性溢价。锌则因全球库存高企,跟涨幅度可能受限。具体来看,铜类的大宗商品概念股铜的金融属性使其成为黄金上涨的直接受益者。作为"电气化时代的石油",除了电网投资和新能源需求推动,更因矿业巨头将黄金套保头寸转移至铜市,形成跨品种资金流动,相关概念股有紫金矿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
铝价则因能源成本传导呈现被动上涨特征,如果原油、电力等价格被带动上涨,那么铝价也可能随之上涨,相关概念股中国铝业、云铝股份、南山铝业等
非黄金类贵金属有望随着贵金属的协同涨价,相关概念股盛达资源、贵研铂业等。
其他小金属则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量、独立逻辑等走强,相关概念股云南锗业、湖南黄金、厦门钨业等。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