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先有基民获得感 后有基金存在感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8-11-19 09:56:38

  本周有文章披露,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权益类产品,高频交易产生的佣金高于规模超过其10倍的同类产品,且该基金今年业绩差,1元的净值打6折出售,作者据此推断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拿着基民的钱却在为券商打工。这篇质疑文章一发表即获得众多基民点赞。

  笔者查阅了这只基金的历史业绩,发现该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在3元以上,年化收益率7.3%。显然,净值打折出售想必与过去的分红及今年弱市中亏损有关。

  撇开该基金经理是否真的“未能尽职”不论,市场质疑之所以引起基民的强烈共鸣,其实与长期以来投资者买基金的体验感不好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弱市中基民投资亏损加大,更是放大了这件事的效应。

  数据是会说话的。2007年,一波大牛市激发了投资者的理财热情,偏股基金规模飙升至2.98万亿元,在所有基金产品中的规模占比高达90%以上。然而,11年之后的今天,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18年9月末,偏股基金的规模只有2.3万亿元,规模占比大降至17.2%。

  整整11年过去了,偏股基金规模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那些曾经信任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已悄然离去。

  真的是公募基金没有赚钱能力吗?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偏股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16.5%,这相当于投资者的本金不到5年就能翻一番!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体验感普遍较差。

  那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体验感也可理解为获得感,是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不仅有物质层面的,而且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投射到公募基金行业,就是既要让基民有较好的收益,也要有较好的投资体验。

  但现实很骨感。多数基民不仅并未赚到钱,还常常认为是基金公司让自己高位接盘导致亏损。也就是说,基民感到物质与精神两头“亏损”。但有意思的是,基金公司则将亏损归咎于基民频繁申赎。

  笔者认为,在买卖基金过程中,基金公司作为专业投资者,是集资源、信息、资金于一身的强势参与者,而老百姓是弱势的参与群体。强者更需多一份担当,多一份勇气。

  比方说,牛市中基金公司完全可以凭借专业能力,判断市场是否处于疯狂状态,继而凭“良心”减少对自己有利的新基金发行。但现实并非如此。笔者曾做过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基金公司特别是大公司,在牛市的时候新基金发行量井喷,数倍于其他时候的发行量。

  从这点来说,一些基金公司不仅没有承担起强者的责任,反而利用了强者的地位及优势实现赚钱的目的,这样的做法如何让基民有获得感?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首先,基金公司要树立正确的诚信经营理念,以客户的利益为先。正如中基协党委书记、会长洪磊所言,信义义务是基金行业的基石。信义义务是将投资者利益置于管理人自身利益之上的义务。

  其次,基金公司要设立适当的人性化制度。洗浴中心的沐浴露没有盖子才没有人拿走,并非表明去洗澡的人品德有多高尚,恰恰表明了制度胜过人性的优势。同样,针对距离金钱如此之近、诱惑如此之大的基金从业人员,作为有责任心的基金公司,更需设立良好的制度来引导人心向善。

  最后是投资者教育。试想一下,如果一家基金公司经常在弱市中号召投资者买入,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而在市场大涨失去理性时不断提醒风险,周而复始,总有一天基民会明白专业机构的良苦用心。即便基民最终真的亏了钱,也不会怪罪这些真心为客户着想的基金公司。事实证明,基民如果照此操作,亏损的概率其实是极低的。有基金公司曾做过统计,2008年熊市期间买入基金的投资者,持有至今赚钱的概率是100%。

  知易行难。相信基金公司在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阻力与困难,但唯有坚持方能真正实践普惠金融,让基民分享中国经济大发展的红利,而这不正是公募基金设立的初心吗?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3-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