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益类产品默默无闻 兴业基金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8-09-23 09:40:43

(原标题:权益类产品默默无闻 兴业基金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目前排在公募第20名的兴业基金规模接近2000亿,但在表面风光的背后,隐藏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平平,近期上证指数在筑底的过程中反复震荡,这令以A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内地权益类公募基金们叫苦不迭。许多昔日的明星权益类基金经理,如今业绩也黯然失色,以至于最终离职或在公司地位下降。

  2016年公募权益类基金状元腊博就是其中的一例。近期,兴业聚利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9月10日起,腊博不再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此外,今年以来,他还先后卸任了兴业裕恒、兴业聚优等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其中兴业聚优也属于权益类基金。

  虽然主力腊博如今光芒收敛,但是兴业旗下目前似乎还没有培养出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例如接棒兴业聚利基金经理一职的冯烜,截至9月20日收盘,目前其管辖的所有基金净值均出现了回撤。在人才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兴业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表现也有些不尽人意,公司旗下2018年成立的17只权益类基金中,年内净值增长率为负的基金多达15只,其中兴业聚利、量化精选、成长动力和国企改革的净值增长率均低于-10%。

  兴业基金成立仅5年的时间,其最新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831.88亿元,2016年二季度至今,其规模一直排在前20名。作为银行系的基金,兴业基金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公司“债强股弱”的局面也一直存在。根据数据,兴业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仅为63.3亿元,占公司资产规模的比例仅为8.12%,而固收类基金的规模合计为1768.5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高达96.5%。

  腊博缘何不复神勇?

  近期,腊博从兴业聚利离任,这位曾带领兴业聚利拔得2016年权益类基金头筹的基金经理,如今却黯然离场。对此《红周刊》记者致电兴业基金,对方称基金经理的调整均出于对基金运作的考虑,是正常现象。

  不过《红周刊》记者发现,腊博离任兴业聚利的基金经理或许也受到了业绩的影响。该基金在2015年10月下旬以来一直由他单独管理,不过截至腊博离任,该基金年内的净值增长率仅为-26.8%,在兴业权益类基金中排名垫底。

  而重仓股的选择失误则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兴业聚利的业绩。从该基金之前二季报的十大重仓股来看,基金当季所重仓的10只股票开年迄今悉数出现下跌,其中新华保险、水晶光电、华侨城A、山西汾酒和华宇软件这5只重仓股的跌幅均超过了10%。而且,同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相比,除了美亚柏科外,基金经理在二季度更换了其他9只重仓股。颇为遗憾的是,被腊博剔除出前十大重仓股的通化东宝、长春高新、华东医药和安琪酵母在今年二季度股价均出现了上涨,其中长春高新的涨幅高达24.52%。

  对此,天相投 顾基金评价负责人贾志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从换手率看,从2017年开始,兴业聚利的换手率一直较高。这显示出,腊博调仓频率较高,很难长期持有一只股票,这难免会错失个股长期价值回归带来的上涨。”

  此外,该基金今年一、二季度末的股票市值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6.13%和62.08%,高于该基金过往平均持股比例。在今年A股持续走弱的市场行情下,配置较高仓位的股票,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重仓股下跌带来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除了兴业聚利外,腊博也不再担任兴业裕恒、兴业18个月(A、C)和兴业聚优这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其中兴业聚优属于权益类基金,而腊博在该基金的任职回报率仅为-1.7%。对此,贾志分析:“基金经理同时管理着债券型和权益类基金,这必然会让基金经理不能专注于权益类基金的研究中,分散基金经理的精力,使得基金的业绩受到影响。”

  权益类基金倚仗何人?

  腊博离任后,兴业聚利由冯烜接任管理。天天基金网显示,冯烜目前为兴业基金的投资总监。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从事基金经理的工作,而去年进入兴业基金后,他先后接手了兴业多策略和兴业聚宝两只基金。

  有趣的是,在冯烜管理之前,腊博也曾担任过兴业聚宝的基金经理。不过冯烜掌舵以来的成绩似乎平平,截至9月20日收盘,冯烜担任基金经理以来,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为-5.5%,在1504只同类基金中排在了886位,而且今年以来,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也仅为-5.94%。

  究其业绩不佳的原因,冯烜调仓失误或首当其冲。公告显示,冯烜在2017年7月26日开始正式接替腊博担任兴业聚宝的基金经理。从去年三季报来看,冯烜接任后,对该基金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换仓:除了隆平高科外,该基金三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与二季度的完全不同,整体上医药股的重仓比例有所增加,成为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例如国药一致、恩华药业和同仁堂等医药股都出现在该基金去年三季度重仓股中,不过在报告期内,这三只个股均出现了下跌。记者注意到,在去年四季度,除了恩华药业外,冯烜换掉了其他重仓的医药股,开始转投金融股的怀抱。

  而今年一、二季度该基金重仓股中,却再无医药股的身影,金融股则成为了冯烜青睐的对象,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工商银行和海通证券这4只金融股均位于该基金今年一、二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之列。但是今年上半年,随着金融板块的整体回调,这4只个股的股价跌幅均超过了10%,其中新华保险跌幅高达38.92%,形成对比的是,被冯烜所“抛弃”的恩华药业上半年的涨幅却超过了40%。

  而纵观公司权益类基金团队,统计结果显示,公司旗下17位基金经理中,目前专注管理主动性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仅有冯烜、刘方旭、吴卫东和高圣4人,而兼顾管理固收类基金和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有腊博、熊伟和徐青3人。

  根据年初迄今所管辖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熊伟管理的权益类基金——兴业聚盈、兴业聚源和兴业聚丰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33%,是上述基金经理中今年业绩表现最好的一人。究其原因,保持低股票仓位可能是他所管理的基金年内净值回撤幅度较小的首要因素。

  以兴业聚丰为例,该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0.26%。从该基金的资产配置来看,今年一、二季度,该基金的股票市值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91%和3.16%,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今年A股市场下跌对基金净值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过,在去年市场行情表现出色的情况下,该基金在各季度末持有股票的比例也仅为10%左右,这样一来,去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为6.89%,低于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

  对于熊伟的持仓风格,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研究员分析:“从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熊伟在进入兴业基金之前一直管理固定收益类基金,缺乏混合型基金的管理经验。因此他在管理混合型基金时,也发挥了自身固定收益的特长,减少了基金净值的波动风险,但是业绩表现也相对平庸。”

  权益固收何日齐头并进?

  在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公司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也日趋式微。如果剔除新发行的基金,权益类产品的较去年末缩水了近40亿元。

  不过与此同时,剔除新发行的基金,与去年末相比,公司旗下固收类产品的最新规模却增加了54.94亿元,而兴业稳天盈货币B的规模增加了223.97亿元,是公司旗下规模增长最多的固收类基金。记者查阅该基金的持有人户数及结构发现,该基金目前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持有,持有比例为99.98%。而且今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多达407.48亿份,较去年末增加了223.98亿份。

  此外,在今年新成立的固收类产品中,实际也充斥着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例如今年新成立的兴业嘉润3个月,最新规模为25.47亿元,其中单一机构投资者的持有份额占比合计高达99.6%。

  对此,诺亚正行基金研究经理李懿哲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兴业赶上了机构定制基金浪潮,在2015年以来迅速做大了规模,成功‘弯道超车’。但是,目前资管新规约束下,对固定收益类基金影响很大,银行等委外投资定制基金的比例被要求下降,很多基金在2018年缩水严重。对兴业基金而言,其主要风险点将集中于机构集中赎回后的产品流动性风险以及监管风险。”

  《红周刊》记者也注意到,今年公司旗下部分产品已经被机构大额赎回。兴业鑫天盈B就是其中的典型,该基金的最新规模为118.05亿元,较去年末缩水84.09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今年上半年赎回的份额多达84.1亿份。

  对此,贾志表示:“兴业基金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委外业务上有一定的优势。在打破刚兑大环境下,提升权益类资产的投研能力是大势所趋。兴业基金以前重固收轻权益的发展模式,未来必定会受到相关法规的影响。而兴业基金的管理层可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完善产品线,在2018年发行了股票型基金,可以看到兴业基金在逐渐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尝试做出突破。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并非一日之功,转型能否成功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