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A股的至暗时刻 不悲观的六大理由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8-08-19 07:54:09

  前一阵看了去年上映的《至暗时刻》,对这部传记历史片豆瓣给出了8.5的高分,观众大都对英国首相丘吉尔印象深刻:他在黎明前的黑暗的挣扎和烦恼,面对个人乃至国家的至暗时刻,怎样从悲观、彷徨到果断、坚决,最后团结人民群起反抗,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在当前的A股市场,我们似乎也进入了悲观、彷徨的至暗时刻:伴随着今年股市的大幅调整,牛市时成立的炒股朋友圈不少人陆续退群,理财荐股的人被当成骗子,券商等机构裁员的传言不断,不少基金近一个月亏幅迅速放大,A股市场的职业投资人仿佛成了最悲催的职业——出去路演给投资人讲定投、逆向投资,别人可能给出异样的眼神,流露出一副可怜你的样子。

  就是在这样的至暗时刻,我却并不悲观,市场出现的许多积极的信号,仿佛黑暗中的曙光给人带来希望和信心。

  1、A股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

  先看近十年A股走势图,比较几次历史低点的估值:

  近10年上证综指点位及市盈率走势图

  2018年8月17日收盘,上证综指跌至2668点,市盈率为12.11倍,创造了2015年股灾以来的最低点。

  而在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创下1664点时,市盈率为13.49倍。

  再来看看代表新兴经济的创业板指的情况:

  创业板指成立以来指数和市盈率走势图

  \

  截至本周五收盘,创业板指跌至1434点,市盈率为35.28倍,同样创造了2015年股灾后的新低,部分创业板个股跌幅惨重。

  在2012年12月4日,创业板指仅为585点,是2012-2015创业板牛市的起点,当天市盈率为29.15倍,与当前市盈率相距不远。但在随后不足三年的行情中,一举站上了4000点。

  再来看下更具A股代表性的中证全指,目前市盈率为14.2倍,同样创造了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而这一指数的近十年历史最低市盈率为10.79倍,目前市场估值距离历史最低点已很接近。

  中证全指近十年指数和市盈率走势图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到,目前A股估值已经在历史底部区域,上证综指跌破2700点关口,距离股灾后2638点大底只差30点,已经处在极低的估值位置。

  正如一个基金经理所说,低估值本身反应的是对未来的低预期,只要估值低到足以反映大多数可能的坏情况,未来低于预期的可能性就会很小了。“而低估值带来的安全边际是获得低风险高回报的最佳路径。”

  2、好做不好发 权益类基金发行遭遇寒冬

  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的变化是市场冷热的晴雨表。

  2007年10月,上证综指攀上牛市的最高峰6124点,权益基金在前后8个月合计募集2800亿元。

  而在2008年10月,上证综指创下1664点时,权益基金前后8个月合计成立390亿元。

  2015年6月,上证综指攀上牛市的最高峰5178点,权益基金在当月和随后的7月份募集份额分别为2657亿、2440亿元,两个月合计募集超过5000亿元。

  2016年1月,本轮调整跌破2638点时,当月权益基金仅募集310亿元。

  2007年、2015年的大牛市中,公募基金日光盘、百亿规模基金频频出现,但是很可悲,这些现象都是出现在股市加速奔向最高点的阶段。资金无脑涌入市场也导致很多基民高位站岗,亏损累累。

  相反的情况是,在股市的低点位置,权益类基金销售遭遇寒冬,在市场最低点几乎无人申购的基金,却在后市的反弹行情中赚的盆满钵满。

  而当前的市场情况,与2008年熊市底部如出一辙,偏股型基金平均募集周期40天,半数基金是压线成立,有些基金不得不靠“帮忙资金”才能募集完成,普通基民在市场估值底部,投资情绪却最为保守。

  “5000点都不感到危险的基民,在2600点却害怕跌入深渊,”一位大型银行销售部门高管坦言,5000点高点时,银行理财经理劝老百姓注意风险,老百姓反而说别耽误他赚钱;现在提示机会,反而无人问津,“而2600点进入市场比5000点显然要更理性,投资的胜率要更大,我们数据显示,3000点以下买入基金持有3年的正收益胜率为80%,不少基金收益超过了20%。”

  3、机构资金低点悄悄进场

  与散户的行为相反,具有大资金优势、信息优势的机构资金在投资上要更为理性,成熟。

  在当前的市场低点,不少机构资金正在悄悄进场布局。

  以机构资金持有为主的股票型ETF今年备受机构青睐,不管股市跌跌不休,今年规模逆市增长显著:股票型ETF今年总份额大增405亿份,规模增幅高达44%,十多只股票ETF产品年内份额翻倍,借道股票ETF成为机构基金低位布局市场的重要途径。

  今年跌幅较多的创业板却最受机构资金青睐,14只基金份额增长2倍以上的ETF中就有4只跟踪创业板指数。其中,华安创业板50ETF总份额从年初的2.88亿份增至123亿份,年内总份额大涨42.7倍。

  而从近期基金经理的市场调研看,目前机构和散户的操作大体是逆向的:散户追涨杀跌的趋势仍旧比较明显,避险情绪更浓厚,以散户为主的基金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而很多机构资金认可现在市场底部的观点,在投资上也变得比较积极,愿意在股市低点逐渐建仓。

  而在A股散户亏钱,机构赚钱的现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不少聪明的机构资金敢于“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2005年股市极度低迷时,社保基金曾在1000点附近增加了股票配置,后来获得了数倍的投资收益。

  针对A股牛熊市估值转换的过程,天弘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肖志刚有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把A股投资者分为三类,一类是专业投资者,二是产业投资者,就是上市公司和PE/VC,第三类就是个人投资者。如果把A股比作景区,这三类投资者分别是原住民、商人和游客。而原住民、商人、游客的来来往往决定了A股市场的节奏。

  A股牛市就像景区开始迎来旺季,游客开始上山,商人开始摆摊、开餐馆、卖纪念品,产业资本入市带动小市值股票停牌重组,复牌涨停,散户炒消息、炒政策,消息类、政策类股票估值快速提升;而牛市结束就像景区旺季结束,游客纷纷下山了,商人摆摊促销效果较差,原来并购转型的公司也停止了,同时不免会有游客投诉和抱怨,部分不法商贩被严格监管,甚至被动下山,因此商人(产业资本)的股票最惨,市场对各种资本系避之唯恐不及;而作为景区的原住民,专业投资者只有做好个股精选,通过精选个股基本面和业绩来穿越周期。

  类比到2015年以来的A股市场,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游客、商人纷纷进入景区,2015-2017年下跌的是游客比较偏好的政策股、消息股,军工股的持续下跌说明游客走得差不多了;今年跌得比较惨的是商人的股票,即被资本涉猎或重组过的、有商誉的股票,这是是自2015年延续下来的市场风格。

  4、外资持续进场 带来增量资金

  随着A股市场开放步伐不断提速,叠加A股不断下跌,外资也加大对A股投资价值的重视,并通过各种渠道配置A股,A股国际化进程利好不断。

  明晟公司近期也公布了中国A股纳入明晟MSCI中国指数因子从2.5%提升至5%,自9月3日起,236只A股将以5%的因子比例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增至0.75%。

  MSCI的竞争对手、指数供应商富时罗素可能于9月宣布纳入A股的计划。

  截至8月17日收盘,今年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202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呈现持续净流入的态势,尤其是近一个月A股下跌,外资北上布局呈现加速态势。截至今年7月底,北上资金持股市值占A股可流通市值比例升至9%,外资持有A股规模约1.3万亿。

  证监会也宣布将进一步放开符合规定的外国人开立A股证券账户的权限。

  近期很多QFII和RQFII机构通过将资金委托给国内公募私募等机构投资者,不少境外资金也在持续流入A股。

  广发证券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海外机构投资者相比A股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偏好是“买入并持有”、海外大型公募基金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在90%以上。外资这种凶猛的建仓策略,在A股相对底部大举建仓,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而不断完善的外国人投资渠道,将为股市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沪股通北上资金持续攀升

  5、投资者情绪已经极其低迷

  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有个“鸡尾酒会理论”,在鸡尾酒会上,彼得·林奇发现酒会嘉宾表现与股市周期规律的关联:

  第一阶段,彼得·林奇在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时,人们只与他碰杯致意,就漠不关心地走开了。当人们宁愿谈论牙病也不谈论股票时,股市应该已经探底,不会再有大的下跌空间。

  第二阶段,彼得·林奇在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时,人们会简短地与他聊上几句股票,抱怨一下股市的低迷,接着还是走开了,继续关心自己的牙病和明星的绯闻。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只愿意闲聊两句股票而还是更关心自己的牙齿时,股市即将开始抄底反弹。

  第三阶段,人们在得知彼得·林奇是基金经理时,纷纷围过来询问该买哪一支股票,哪支股票能赚钱,股市走势将会如何,而再没有人关心明星绯闻或者牙齿。当人们都来询问基金经理买哪支股票好时,股市应该已经到达阶段性高点。

  第四阶段,人们在酒会上大谈特谈股票,并且很多人都主动向彼得·林奇介绍股票,告诉他去买哪支股票,哪支股票会涨。当人们不再询问该买哪支股票,而是反而主动告诉基金经理买哪支股票好时,股市很可能已经到达高点,大盘即将开始下跌震荡。

  而在当前A股阶段,菜市场大妈都在谈论股票的现象已经极少了,更多散户对股市低迷灰心失意,连专门投资股票的基金经理也不愿意谈论股市,以免被市场打脸。投资者情绪的极度悲观低迷,其实已经说明股市处在底部区域,不会再有太大的下跌空间了。

  6、物极必反的周期律

  虽然按照卡尔·皮尔逊的随机漫步理论,股市走势看似毫无规律可循,但股市的背后仍存在有迹可循的经济周期规律,股市的起伏涨跌背后更有一个更大的物极必反规律——没有什么股票可以一直涨到天上去,也不可能存在只跌不涨的市场。

  一位基金经理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场最近无厘头的下跌已经到了不讲道理的地步,有些错杀的优质股,每年40%业绩增长、15倍的估值,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股也跌跌不休,市场对投资标的的过分挑剔到了任性的地步。

  这位基金经理认为,市场牛熊转换趋势分为三阶段,牛市只有两种消息,利好和不是利好;熊市只有两种消息,利空和不是利空;如果市场可以理性区分利空利好,证明市场已经见底了。

  从本质上来说,市场四季的更替是周而复始的,背后是亘古不变的人性。市场周期也是周而复始的,有时候周期可能是三年,有时候周期可能是七年,跌的可能会长些,涨的可能会短些,但不变的是周期。

  如果在市场待得足够久,就会感受到市场四季的更替。盲目预测市场所谓的点位完全是一种运气行为,但是在什么时候感受到这个已经过热了,或者在什么时候有很多投资价值,专业的人士完全可以体验到,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季节要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比如在冬天你要穿暖一点,夏天你不能穿太多,春天你要带把伞。

  物极必反的周期律启示我们,即便是在股市的至暗时刻,也隐隐透露着一丝丝曙光的迹象,而现在逆市投资的大孤独者,也许还会在市场的磨底过程中继续孤独一阵子,但或许会在未来某个难捱的时刻,忽然看到朝霞满天。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