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四只产品等待审批 市值法货币基金渐行渐近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8-04-21 10:31:53

(原标题:四只产品等待审批 市值法货币基金渐行渐近)

  货币基金的摊余成本法时代,随着市值法货币基金的申报,而即将打破。

  “资管新规如果延后推出,可能会影响市值法货币基金的获批进度。”4月中旬关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业内所称“资管新规”)将延迟推出的传闻,让一位已经上报市值法货币基金的公募基金产品部人士有些着急。4月18日,该传闻被否认。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如果资管新规能够在5月份左右推出,那么该创新产品就有望在下半年始获批。

  截至2018年1月底,国内以摊余成本计价的货币基金规模已高达7.3万亿元,作为分流这部分庞大资金的市值法货币基金,自上报伊始就备受关注。

  4只产品等待审批

  市值法货币基金是采用市价估值法的货币基金,这一类产品的收益不会总维持固定的1元,而是可能会出现波动。

  证监会网站上信息显示,目前已上报的市值法货币基金共有4只,分别是易方达市值法货币基金、富国安惠市值法货币基金、中融市值法货币基金以及建信日日鑫市值法货币基金。

  其中,易方达市值法货币基金和富国安惠市值法货币基金进度更快,已经取得了证监会相关产品审批部门第一次反馈意见阶段,而中融市值法货币基金和建信日日鑫市值法货币基金仍处于接收材料阶段。

  “易方达市值法货币基金进展更快,最有可能成为首只获批的创新型货币基金。”一位接近产品审批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无论从产品设计方案,还是公司表现出志在必得的积极态度,易方达都较其后的产品具有优势。“不过,预计市值法货币基金在上半年问世的可能不大。”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将在5月落地实施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对体量在5万亿级别的公募货币基金而言,影响将是全方位的。“所以在这之前,监管机构不会轻易放行市值法货币基金。”

  证监会网站同时显示,目前仍然有数十只货币基金等待审批,数量远大于市值法货币基金,其中以中小型公司为主。“主要为完善产品线,考虑到市值法货币基金未来可能会有相关配套指引政策出台,目前公司研发能力还无法覆盖。”一家小型公司副总经理向记者坦言。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采访中了解到,在市值法货币基金获批之前,相关估值指引文件也将出台,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同时,货币基金也将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倒逼货币基金转型

  据了解,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货币基金中摊余成本法和市价估值法是并存,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但因采用摊余成本法的货基对净值披露要求更严,所以在投资的券种和剩余期限上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采用市价估值法的货币基金则相对宽松,按照惯例,市值法货币基金收益可能会比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更高一些。

  去年实施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促使基金公司研发市值法货币基金开始提速。根据该规定,要求新设货币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过基金总份额50%情形的,不得采用摊余成本法对基金持有的组合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或者80%以上的基金资产需投资于现金、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及5个交易日内到期的其他金融工具。同时,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

  其中最后一条规定,对不少货币型基金较大的中大型基金公司形成制约,开始探索市值法货币基金的推出可能。

  考虑到市值法货币基金每天更新和公布净值,势必无法实现“T+0”取现的功能,但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T+0”功能却日渐鸡肋。就在近期,为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层亦就T+0货币基金的监管政策征求行业意见,内容涉及快赎额度、支付功能及电子情况等,不少基金公司也向客户发出短信提醒信息,将货币基金当日取现限额控制在1万元以下,T+0货币基金的流动风险管控进一步收紧,又进一步增加了市值法货币基金的推出预期。

  打破货币基金刚性兑付

  市值法货币基金渐行渐近,最大的竞争对手无疑是短期理财债基。2017年,监管部门要求评级机构等将货币基金剔除规模考核范围,这使得包括农银汇理等在内多家公司短期理财债基的规模出现快速上升,成为替代货币基金的投资品种,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基于此,市值法货币基金推出的速度在今年开始加快。”上述已申报产品的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道。“产品设计方案其实并不难,毕竟市值法货币基金在国外也比较流行,但如何做到准确估值和清算,需要与托管银行进行反复沟通。”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货币基金均采用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第一只货币基金华安现金富利投资基金成立于2003年12月30日成立,已超过14年发展历史。

  当时主导该类型产品引进到国内的分别是时任证监会基金部副处长,现任博道投资董事长莫泰山和时任华安基金副总经理,现任上海弘尚资产CEO尚健,为了将货币基金在辨识度上更容易替代银行存蓄产品,两人决定以摊余成本法为货币基金估值,规避了单日净值亏损的可能。

  根据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货币基金投资契约规定,基金将买入的债券、票据、证券等资产,按照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和折价,在剩余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每日计提损失或收益,不考虑有价证券的每日涨跌。

  “采用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在投资的券种和剩余期限上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采用市价估值法的货币基金则相对宽松,因此采用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会被压低,相应地其安全性也会高很多。”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内部人士评价道。

  这也意味着,市值型货币基金如果推出,必然打破之前货币基金刚性兑付的形象,永不亏钱的货币基金将成为历史。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3-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