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五年超1300万人 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1-19 09:59:30

(原标题: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五年超1300万人 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经济“答卷”,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除此之外,一系列经济指标向好,调查失业率整体稳定,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进出口扭转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与工业一起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的重点任务,即推动经济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努力。

  导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缩小0.01。

  1月18日,2017年的就业与收入数据出炉。

  在当天下午国新办举行的“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透露,包括就业在内的四大宏观指标均“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已是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第五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

  2017年12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为4.98%。国家统计局还准备在今年迟些时候对外正式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

  收入方面,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称“居民收入”)为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跑赢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经济增长本身的质量,就看它给居民带来多少就业和收入。”宁吉喆说。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2017年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提升。

  调查失业率低于5%

  在6.9%的GDP增速和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下,2017年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017年第四季度保持低于5%的水平。2017年10月,无论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双双降到5%以下。特别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8个月保持在5%以下,同时企业用工时间继续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2017年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近4.9%左右的较低水平。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8%,继续低于5%。

  从新增就业总量来看,2017年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就完成1191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预定目标1100万人。而2017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

  另外,2017年全国就业人口继续增长。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而2016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77603万人、41428万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纪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新增就业的一大动力来自于交通出行、餐饮、快递等领域的新就业形态。

  宁吉喆表示,无论是分享经济、共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在迅速成长,也成为新动能。

  以分享经济为例,《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就超过6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管服改革,使得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2017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有力支撑了就业和创新发展。”宁吉喆说。

  除就业数量外,纪韶表示还应注重就业质量。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在2017年底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透露,人社部已确定今年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依然艰巨。2018年要把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扎实做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工作。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不敌GDP增速曾引发争议,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3%,比GDP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军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近几年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对GDP的要求已从原来的速度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率效益转变。”

  “十二五”规划曾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理念,以及重点群体增收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带动下,多个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

  记者发现,在2011年提出“两个同步”后,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为落实国务院2016年10月公布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截至去年底,北京、上海、陕西、浙江等20多个省份出台了居民增收方案。

  比如《上海市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提出,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继续提高。

  刘军胜表示,当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就要求居民收入有比较大的改善,且不能以牺牲劳动力的合法收入和权益来获得经济增长。宁吉喆也表示:“经济增长本身的质量,就看它给居民带来多少就业和收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缩小0.01。

  刘军胜表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原因包括国家精准脱贫和扶贫措施增加了贫困人员收入,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民工数量和工资提高,土地流转等促进财产性收入提高等。

  比如,2017年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加481万人,增长 1.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485元,比上年增长6.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3-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