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中芯国际: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华泰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2 23:04:38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12日中芯国际(68898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证券、通过电话和网络参加会议的各界人士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关税对于公司的采购、公司客户的需求有什么影响?公司怎么看二季度之后的需求可持续性?在新的形势下,公司如何应对?
答:现在大家比较关注关税的影响,我们在内部做了测算,也和我们的供应商和我们国内外的客户做了非常深入的交流,实际上对工业界直接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小过一个百分点。接下来还会有一些谈判的过程,希望会比现在的情形有进一步的好转。如果这样的话,半导体代工行业面临的关税影响,在工厂层面、在采购层面是完全可以把它吸收掉的,结合还有多元化的供应,所以直接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现在由于大家担心关税的问题,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希望在加税前把货都放到目的地。我们看到更大的一个瓶颈是海运、空运,所以大家拉货这件事情本身带来了订单的一定的稳定性和增强,但并不是我们现在营业额各方面最主要的部分。个人分析觉得更大的影响还是大家在年初的预期比较乐观,但等到八、九月份的时候就会非常现实,知道今年整年到底能够销售多少,再来看自己已经备的库存已经下的单子,是不是还需要持续的下单,如果不需要的话,就会做一些修正,修正的部分都会产生在第四季度。中芯国际现在的能见度可以看到三季度底,都是非常好的,主要是四季度和来年一季度的出货现在还看的不是很清楚,到 8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会更清楚走向如何。

问:二季度指引有 4%~6%的下降,这应该是自 2023年一季度以来 第一次环比下降。我们应该怎么解读“保持定力,做好本业和做好当 下”?公司未来的定价、资本开支投入策略怎么反映到公司 ASP、出货 量和资本开支?
答:上一次业绩说明会公司给出了指引,但之后我们遇到了突发事件。一是我们厂务年度维修出现了突发情况;二是我们逐渐发现在设备验证过程中,部分设备的性能、工艺表现要进行改进,这些改进的结果也导致了各方面的一些波动。所以我们在一季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以及二季度都受到了这些事项的影响,产生的影响会延续到三到五个月。这样的事件,一方面厂务维护是单一事件、偶然事件,另外方面设备验证改善有一定的连续性,需要一定的时间把整个产线做的晶圆质量各方面都交付到最高标准。这有一定的必然性,设备改善过程中,它要有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会长一点,但最后一定是实现目标的。实际总体 ASP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芯国际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挑战,我们要保持定力,做好本业,做好当下。中芯国际相信,面对这样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的质量更好,更有竞争力,对客户支持的更好,跟客户绑定更强,成为业界的成功者,成为龙头企业,这些就是我们自己的定力。只要我们能做到,未来的发展属于中国代工业和中芯国际的机会还是蛮多的。

问:怎么理解一季度的研发开支 1.5亿美元,同环比是都有一些下 滑?
答:中芯国际把自己营收的 8%~10%用来做研发,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坚持了非常多年,公司的研发团队也是很大的。第一季度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季度进来的设备比较多,所以大家更多的去安装设备、调试设备,且客户急单也比较多,因此原来的研发产能也划归到生产产能里,来支持客户的快速出货。一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增加了 4.1%,12寸 8英寸的产能利用率都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完成来进行测试的出片量,在第一季度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我们接下来产能一直在增长,随着产能的释放,研发还是会恢复的。

问:公司人均创收的增速还是非常快的,现在比国内同业还是要高 不少,这块跟公司研发的效率提升,包括行政人员的大幅减少这些方面 都是否有关?公司有什么样的一些方式来提升人均创收或者是公司的 经营效率?
答: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在本业,每个工厂产能利用率变得更高,自然人均的创收就多了。比方说,原来 8英寸只有 80%多的利用率,现在升到了 90%多,那自然平均到每个人头,创收就多了。另外,中芯国际现在在推行工厂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在产能利用率增加、出片量增加了的基础上,人力没有增加。二是中芯国际原来是白手起家,宿舍是自己盖的,学校也是自己建的。因为中芯国际是一家制造公司,我们对比同业,把跟我们制造运营完全没关系的,比方学校、宿舍管理的人力这些,切出去了。

问:公司在年报中也是提出了“一个中芯,全球运营”的发展蓝图, 就当前的国际形势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怎么理解我们发展蓝图,是更为 侧重于海外这些客户的“local for local”,还是说是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答:中芯国际在当下,我们是专注自己的本业,做好当下,保持定力。不是说要在全世界建工厂,全世界制造,而更多的是支持全世界的客户,支持全世界的市场。比方说,公司第二季度美国区、欧亚区的产值增加了,这些增加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客户在中国有市场份额,要在中国销售,所以尽可能的利用中国制造来做 local for local,但他们很多的产品也是卖往全世界的,我们希望能够保证提供给客户的产能,保证质量,同时价格上非常的有竞争力,使得我们的客户能够在全世界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取得更大的成功,也保证中芯国际未来的订单是饱满的。中芯国际是一家国际公司,视野放在全世界,不会由于某一个市场现在发展的快,需求大,就只做单一市场、不做别的市场。我们还是面对所有的客户,希望大家能够共同的发展。这个是中芯国际强调自己是全球运营的一个主要的出发点。大家也会接下来看到,公司到年底的时候,在国际市场的营业额会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的。

问:公司未来 3~5年在产能的一个扩充节奏是怎样的?
答:过去几年,我们陆续宣布了中芯国际要扩建的项目,在北京、深圳、上海、天津,这些项目到现在还没有全完成,我们承诺的这些项目的发展还是要进行的。但限于自身的财力、折旧的压力和市场开拓的速度,我们不是一下子把宣布的全部都做完,而是每年按照一定的节奏来做。我们基本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大概每年 5万片 12英寸上下这样的产能增加,正好也对应了中芯国际一年投资大概 75亿美元里面八成用来买设备,其他是用来买地、盖房子、建立基础设施等,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速度。公司现在是 90%的产能利用率,说明我们的订单准备量和市场的开拓的速度是合理的。国内产业链转换的速度也在加快,的确是有一些机会,但是我们的机会和挑战并存。这个挑战主要来自于同业的竞争和价钱的下降,所以我们也是慎重的来解这个问题。中芯国际还是努力把自己的产能建立好,把自己的技术竞争力建立好,跟客户的绑定做好,价钱上在市场上也有竞争力,如果能保证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我们还是持续现在的这样一个发展速度。

问:一季度价格下滑、但毛利率好于指引,数字背后怎么理解生产 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
答:虽然市场上有各种传言,但中芯国际没有降价,我们的价格走向和同业是相当的。一季度突发事件,对我们的营业额产生了影响,也就是出片量并没有下降、每做一片的成本并没有下降,但在接收端价钱下降。一个是厂务在年度维护的时候引发了一些的问题,等发现的时候,产线上面的这些晶圆已经受到了影响。另外一个是设备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需要通过生产线的学习把它越做越好,通过更好的工艺菜单和实时的控制、实时的报警,来把它做得更好,这个需要一点时间。我们现在二季度看到了很大的影响,三季度应该会影响小一点,逐渐的会变好,但我现在在这里也不能够说,什么时候就所有的东西都全清掉,但这个问题是中芯国际必须经历的问题,但也一定能够把它做好。价格上和同业比起来,中芯国际是好过同业的起伏的。

问:我听下来 ASP端还是一个偏短期性的因素,而不是竞争性的, 这个因素我理解是不是对的?然后公司对后续晶圆代工的一个价格的 竞争情况,以及后续的 ASP走势是什么样一个看法?
答:第一个是刚才前面讲到,中芯国际的 ASP不会单独的比行业都高很多,但是也不会下降到比业界可比的同行还低。在这种情况下,ASP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客户都能接受的 ASP。第一季度影响慢慢消除了之后,以后会回到健康的长期的 ASP上面来。随着供应链重新分配,未来中芯国际的客户在市场上会取得更大的份额,原来在供应链里面没有份额、或者说份额很小,接下来可能会变得有份额,然后份额逐渐的加大。但是我们看到的机会,别人也看到了,所以大家在未来的发展里面,我们想方法要做的比别人提前交付,品种、品牌更齐全,价格上更有竞争力,质量更好,跟客户绑定更紧密,这样能够使得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价格也是良性的、可持续的。中芯国际未来的发展,不是靠 ASP的下降和低价去抢单。

问:平板和电脑的品类收入是相对来说下降会比较明显一些,如何 理解?后续从分产品的种类来看的话,哪些需求会强一些,哪些会弱一 些?
答:原来大家觉得手机今年出货量是成长,所以大家都备了很多货,但现在看来可能到了八九月份,看到整年的成长不会有那么多,会把原来的目标向下做修正,这样就会使得需要的量没有原来那么多,可能价格会下行。PC电脑这一块,电脑现在的销售量还是不错的,销售很平稳,但是它并没有大幅的成长,所以大家做的库存可能也差不多了,只有价钱更低一点,才能够进一步的再做库存,如果价钱没有往下走的话,订单量应该会下降。另外,平板相关的电视、Pad,电脑这些需求量在那里,但是整个的供应量是在增加的。所以业界看到了相关产品价格是下行的,中芯国际身在其中。以前讲过我们的原则,如果我们客户面临因为价格可能失去市场份额,中芯国际也会直面这个价格的竞争。

中芯国际(688981)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基于多种技术节点和技术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并提供设计服务与IP支持、光掩模制造等配套服务。

中芯国际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3.01亿元,同比上升29.44%;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上升166.5%;扣非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上升88.0%;负债率32.81%,投资收益-6344.0万元,财务费用-3.58亿元,毛利率23.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3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4.0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8.03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014.68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