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3-28 22:08:20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28日巍华新材(603310)发布公告称民生证券于2025年3月19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能否简单介绍下公司的发展历程?
答:公司于2013年设立,为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建立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公司在建设前进行了大量考察。于2015年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取得项目用地。2016年公司开始正式实施项目建设,2018年下半年公司氯甲苯车间建成并投入试生产。2019年原母公司巍华化工开始逐步停止氟化工生产经营活动,并逐步向公司、江西巍华转移与氟化工相关专利技术。2020年巍华化工全面停止氟化工相关的经营活动,并于2020年将剩余的专利、产成品存货及江西巍华100.00%股权转让给公司。
问:公司产品下游应用于行业占比大概各是多少?
答:公司产品下游可应用于农药、医药、涂料、染料等行业,实际用途由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决定。预计下游应用于农药行业的占比70%左右,应用于涂料行业大概占15%-20%,其他应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
问:公司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主要是受到下游产品整体需求偏弱的影响,产品价格下滑,同时公司所处细分行业部分产品新增供给增加、竞争加剧,共同导致产品销售收入下滑较大。
问:公司的竞争对手有哪些?相比这些竞争对手,公司有何优势?
答:在氯甲苯市场领域,公司的竞争对手有中盐常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超跃化学有限公司等公司;在三氟甲基苯市场领域,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内蒙古大中实业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康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德澳精细化工化学品有限公司、山东道可化学有限公司等公司。相比竞争对手,公司拥有更为完整的产品链;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积累,已经成功打通了基础化工原料甲苯为起始原料,通过连续氯化、连续氟化、连续氢化、连续硝化等合成工艺逐步向下游不断衍生出各种关键中间体的完整工艺合成链,实现了关键中间体的自给自足,保障了自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供应。公司在生产上创新地采用了连续塔式反应、连续釜式反应、连续微通道反应、连续管式反应、连续萃取和精馏后处理技术等生产工艺,替代了传统间歇釜式生产工艺。通过采用规模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艺,提升了人均效率,并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
问:公司未来的战略怎么规划的?当前公司资金比较充足,是否有相关的资本支出计划?公司是否出海的相关计划?
答:对于氟化工产业链,公司会专注于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把现有产品做精做强,维持并提升现有市场地位。努力延伸现有产品的价值链,体现完整的产品链优势。拓展核心技术的新应用,开发新产品组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也会根据战略规划,将对外投资聚焦于氟化工产业链、新兴产业领域,拓展公司业务规模,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目前暂无相关出海设立公司的计划。
问:公司国内外销售占比大概均占50%,贸易摩擦是否会对公司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答:公司对外销售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欧洲、印度等。当前部分国外客户确实在做一定的采购政策的调整,部分订单转移到了印度公司。但公司在生产效率、产业配套及原材料供应完备上相较于印度公司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其次对于部分产品只能从中国进口,该部分产品的关税成本可以转嫁给下游客户。但对于部分产品客户可以从多种渠道进口,该部分产品的销售确实会受一定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目前贸易摩擦未对公司产生实质性影响。
问:当前方华化学的募投项目进度如何?
答:方华化学“年产2.22万吨含氟新材料及新型功能化学品和企业研究院项目”募投项目中三氟甲基吡啶中间体部分产线当前正在做试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将于3至4月份左右进行试生产调试。其余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公司会根据下游市场需求的情况合理规划募投项目的建设进度。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与梅兰新材合作布局第四代制冷剂的情况?
答:梅兰新材在含氟新材料和新型制冷剂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拥有连续氯化、连续氟化、连续硝化、连续氢化等一系列含氟精细化学品合成核心技术,具有完整的氯甲苯系列和三氟甲基苯系列特色化学品产业链。双方设立合资公司布局第四代制冷剂,能够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合资公司能够依托公司在含氟中间体领域的丰富经验,结合梅兰新材在制冷剂领域的技术积累,更好的实现第四代制冷剂的规模化生产。
问:为什么合资公司布局第四代制冷剂将会采用委托加工的形式进行生产?
答:首先梅兰新材将为合资公司保证优质的原材料供应,确保合资公司产品的质量,保障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其次合资公司通过委托给控股子公司方华化学进行加工,可以有效缩短生产线建设周期,同时也能够提高方华化学的设备及公用工程利用率,摊薄固定成本支出,增强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
巍华新材(603310)主营业务:氯甲苯、三氟甲基苯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巍华新材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78亿元,同比下降34.71%;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57.14%;扣非净利润1.79亿元,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53.4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25.2万元,同比下降92.7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19.48万元,负债率7.65%,投资收益309.36万元,财务费用-2441.16万元,毛利率32.91%。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448.5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