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6 13:05:53
(原标题:南财快评|文化产业投资,广东下了一招妙棋)
本报评论员 洪晓文
11月26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简称:大湾区文投会)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平台之一,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是第三届。这场年度文化产业投资盛宴旨在“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今年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100家投资机构、200多名投资人以及300多家文化企业参会。
为什么强调文化产业投融资?
一方面,“+文化”已成为当前制造业升级、向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打造全球品牌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文化产业既包括影视动漫等大众“看得见”的消费,也涵盖了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事关宏观经济总供给的品质提升,也关乎总需求的撬动,在“经济大省挑大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广东是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广东文化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以及区域优势。在广东寻求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换挡,扩大内需的关键时点,在文化产业强起来了,制造业升级和激活投资、扩大消费也就有了重要的抓手。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影视、动漫、演艺还是游戏等,都还在成长期。然而一个关键事实是,许多小微型文化企业面临发展资金不够充裕、难以持续性投入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问题,而一些文化项目依赖较多的人力和技术投入,如果不能顺利跨越投入期的资金难题,就难以迎来产品落地甚至是走向市场。好项目需要耐心资本,看到文化产业潜力的资本也迫切需要在市场的海量项目中寻找有前景、有回报的优质标的,如何让双方“看见”彼此,不仅是广东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命题,更是中国打造文化强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广东在寻找解法。这届大湾区文投会走出关键的一步棋,让全国范围内有潜力的文化项目和手握资源的资本能够实现“双向奔赴”,力图成为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的“超级联系人。早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广东就已加足马力,曾重磅发布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提出一揽子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囊括了扶持精品生产、鼓励前沿技术应用等七大方面的支持,让好项目能解除一定的后顾之忧,更快地成长起来,让市场看见。
时隔半年,本届文投会可以说是对此前文化产业“政策包”落地的一次热烈回应。8场专场投融资路演精准对应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产业方向,重点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智造、数智创意、文化出海等热点赛道。60个路演项目将集中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AIGC内容生产、AI影视技术应用等前沿方向。大会还设置了多个洽谈区提供投融资闭门磋商服务,并发布文化科技应用场景与一批文化产业基金,进一步强化交易功能与资源对接效率。
展望下一步,持续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在大湾区对接,让投资人和项目之间不只有“一面之缘”,留住来自天南地北的投资人和优质项目,关键是需要持续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打造有利于创意迸发的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可以考虑充分利用传统制造业以及AI、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基础优势,以及大湾区在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方面的强大效应,鼓励发展具有当代广东特色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当文化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优质资源高效整合时,具备长期视野的耐心资本便会持续涌入这一领域。
观点
2025-11-26
观点
2025-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财闻
2025-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