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2024资管机构竞争力总榜发布:5类机构赛道领跑者揭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4 18:24:32

(原标题:2024资管机构竞争力总榜发布:5类机构赛道领跑者揭晓!)

大资管行业生态加速重构,不同类型机构在市场份额、产品创新、投资策略优化等方向上各自发力。同时,在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和不断完善、监管持续强化背景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各机构积极明确自身定位、客群偏好与投资风格,以精细化产品布局抢抓机遇、回归本源。

全市场的投资者也随之必然要经历投资理念和投资选择上的重大转变,如何评估和筛选出合适自己的产品和管理人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了辅助投资者决策参考,也为了各资管机构更清晰地了解行业和同业机构的情况,我们发起“资管机构竞争力评价”。全面覆盖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及信托五类主体,通过对资管机构2024年各维度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客观观察机构的不同特点和综合表现。

本次评价从产品、舆情、合规、业绩四大维度展开,总得分基于各维度分数和相应权重综合得出,权重分配为:产品竞争力(50%)、业绩竞争力(20%)、合规得分(15%)及舆情得分(15%)。具体计算公式为:资管机构竞争力总分= 产品竞争力得分×50% +业绩竞争力得分×20% +合规得分×15% +舆情得分×15%

本篇为综合篇,后续将陆续发布产品篇、业绩篇、合规&舆情篇和产品案例分析。

以下按五大类型机构分别展示各资管子行业在四大维度上的综合表现。

银行理财方面,在利率下行、债市走强及监管规范背景下,去年理财产品市场规模显著回升,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同比增长11.75%至29.95万亿元。市场发展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产品结构“低波化”,以现金及固收类为主,“固收+”占比提升,多资产策略重要性凸显;二是市场角色“存款化”,理财成为存款利率下调后资金流出的首要承接渠道。面对“资产荒”与风险偏好变化,理财公司正通过提升产品多样性与投研能力积极应对。

本次评价综合结果显示,理财子行业整体延续“强者恒强”格局,共有19家机构总分超过85分。各机构在关键维度上均建立起差异化优势,其中兴银理财以87.63分位居榜首,农银理财以86.09分排名第二,光大理财以85.87分位列第三,信银理财以85.41分居于第四。

聚焦总得分排在前列的头部机构,其优势与特点各异:兴银理财展现出综合优势,业绩竞争力领先、产品竞争力扎实,合规与舆情表现近乎完美。农银理财的产品优势突出,产品竞争力获评84.47分为全场最高;光大理财各维度均衡,舆情表现尤为亮眼。信银理财属于“业绩驱动型”,业绩竞争力高居第二,产品竞争力相对有提升空间;浦银理财业绩竞争力排名第三,但产品竞争力为前八名中最低,构成相对短板。中银理财各项表现良好,合规尤其优秀,但缺乏顶尖单项优势。平安理财位列第七,发展比较均衡,产品竞争力较突出,良好的业绩表现与舆情得分提供支撑,整体经营呈现稳健态势。

而本次排名靠后的机构,如徽银理财(66.01分)、上银理财(75.84分)、汇华理财(72.93分)等,普遍存在去年产品竞争力和业绩竞争力得分较弱的相对落后项,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即便部分机构在合规维度获得满分,也难以弥补核心业务能力的巨大劣势。此外,部分机构如汇华理财、渝农商理财在舆情管理上面临压力,反映出品牌建设或投资者沟通方面存在挑战。

公募基金在2024年凭借股债双驱实现规模快速增长,年末资产规模达32.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6%,并于9月创下32.07万亿元历史新高。行业马太效应凸显,费率改革推动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与被动产品布局。ETF与养老FOF等创新产品快速发展,但权益类与被动型产品占比仍低于国际水平,未来仍有潜在扩容空间。面对业绩分化与监管趋严,公募基金普遍正加强投研体系建设、优化产品线,以及在个人养老金等增量市场中挖掘打造全新优势。

公募基金公司中,本次综合评估总得分高于82分的共有6家,构成了行业的第一梯队。它们按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90.07分)、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85.79分)、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4.69分)、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4.38分)、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3.56分)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82.85分)。

(因公募基金机构数量众多且有部分机构披露数据缺失限制,此处仅展示总打分排名前20的该类别机构)

投资业绩和产品竞争力是决定公募基金公司综合排名的关键。头部公司正是在这两个核心领域建立了稳固优势,而排名靠后的公司则普遍在此失分,凸显了其在提升投资回报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六家公司的领先优势各有侧重。本次总打分排在的易方达基金是唯一总分突破90分的公募基金机构,其核心优势在于各维度实力的极致均衡,尤其是在业绩竞争力(93.85分)和产品竞争力(86.85分)这两个高权重指标上表现卓越,且合规项获得满分,综合实力无显著弱项。

排名第二的南方基金则以业绩竞争力(85.69分)与合规(100分)双优为特点,整体表现稳健。广发基金的核心亮点在于强劲的产品竞争力(80.79分),同时各项表现均衡。天弘基金则主要凭借优异的业绩竞争力(81.77分)跻身前四。富国基金虽无单项特别拔尖,但胜在综合实力稳健,呈现出无短板的“木桶效应”。博时基金的优势体现在出色的合规(100分)与舆情管理(84.43分),但其业绩竞争力(79.33分)相对偏弱,限制了其总分排名的进一步提升。

相比之下,得分排名靠后的公司,如中欧基金(80.65分)、大成基金(80.81分)、华泰柏瑞基金(80.83分)和建信基金(80.91分),其总分均低于81分,与领先水平的差距明显。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在权重合计高达70%(业绩20%+产品50%)的核心竞争力维度上存在严重短板。例如,中欧基金和大成基金在去年的业绩和产品竞争力维度分数上双双偏弱;而华泰柏瑞基金去年的产品竞争力、建信基金的业绩竞争力分数在本次测评中亦稍显不足。

券商资管方面,随着2024年通道类业务规模的继续压降,私募资管存量降至12.18万亿元,但主动管理占比持续提升。业务挑战集中于公募牌照缺失、渠道触达能力弱于公募基金、高净值客户主导的产品结构难以规模化。部分机构依托ABS、量化等业务寻求突破,但舆情风险与罚单数量较高,反映出业绩波动与合规管理压力。未来需加快公募化转型,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与渠道合作黏性,摆脱对传统私募业务的依赖。

本次测评总榜结果显示,位居榜首的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86.77)展现出全面领先的综合实力,其产品竞争力与合规表现顶尖,业绩竞争力和舆情亦十分突出。排名第二的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85.90)核心优势在于极为突出的业绩表现,其业绩竞争力评分为全场最高,产品竞争力和合规也维持高水平。

第三名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83.53)优势在于产品竞争力与优秀的舆情表现相结合。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82.54)拥有前六名中最高的舆情得分,业绩竞争力良好。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81.54)和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80.53)则分别以合规满分和各项均衡表现见长。

相比之下,排名靠后的公司存在明显短板。以总榜得分相对靠后的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总分74.38)为例,其2024年业绩竞争力得分(60.00)为主要拖累。而德邦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75.47)和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77.38)则面临业绩和产品竞争力双弱的困境,两者业绩竞争力分别为66.37和74.91,产品竞争力分别为72.78和72.83,均缺乏竞争力。此外,万联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总分79.68)和国盛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分78.12)虽在业绩和产品维度表现尚可,但舆情得分分别仅为70.05和68.28,显著影响了其整体评价。这些公司普遍存在核心能力不足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与头部机构差距仍较为明显。

保险资管方面,险资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在2024年稳步攀升至32.15万亿元,以长期资金管理为核心优势。行业集中化趋势显著,大型机构凭借资源与风控能力占据主导,中小公司则面临竞争压力,需通过产品创新与效率提升破局。在“资产荒”背景下,相对更为偏好“长钱长投”的保险资金需加强另类投资、绿色金融等领域布局,同时拓展第三方资金管理业务,提升多元化配置能力。

本次测评中,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85.24分的总分位列第一,其核心优势在于产品竞争力和舆情表现极为突出,且合规项满分,业绩竞争力亦无短板,整体实力均衡稳健。

排名第二的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分为84.16分,其最大亮点是业绩竞争力位居全榜首位,彰显出卓越的投资管理能力,但产品竞争力相对偏弱。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84.11分位列第三,产品竞争力和业绩竞争力均稳定在80分以上,合规满分,综合表现均衡但缺乏单项极致优势。

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83.58分居第四,其产品竞争力位列本次打分保险资管赛道中的第一,凸显出强劲的产品创新与布局能力,但业绩竞争力得分在前六名中最低,明显拖累整体得分。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82.87分排名第五,业绩竞争力表现亮眼,达91.85分,仅次于泰康资产,但产品竞争力处于行业中下游,成为其关键短板。

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81.15分位列第六,合规满分,产品竞争力表现良好,但业绩竞争力相对较弱,制约了其排名进一步提升。

而在排名靠后的公司中,以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75.86分)和永诚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75.54分)为代表,普遍存在业绩竞争力与产品竞争力双双偏弱的问题,两者得分多处于65-73分的较低区间,加之部分公司如国华兴益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舆情64.00分)等还存在舆情表现不佳的情况,共同导致其综合得分难以提升。

信托方面,2024年信托行业在分类新规与评级体系落地中深化转型,资产规模回升至27万亿元,标品信托规模显著增长。但行业仍处阵痛期,风险项目频发、负面舆情高企,部分公司因底层资产暴雷、违规刚兑等问题受罚。业务结构上,非标转标趋势明确,投资类信托占比提升,通道业务持续压降。信托公司积极探索资产服务信托、绿色信托等新方向,但盈利模式仍待夯实。整体而言,信托公司普遍着力于强化合规经营与主动管理能力,在标品投资与服务信托领域构建差异化优势。

具体机构来看,据本次总榜得分从高到低,排名第一的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87.81分)优势在于其各方面表现均衡且优异,尤其在核心的产品竞争力(87.63分)和合规(99.38分)方面表现突出。

排名第二的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分83.76)在合规维度上获得满分,同时其舆情表现极为优异;排名第三的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分82.81)四项能力均超过78分,整体实力较强,没有明显短板;排名第四的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分82.56)同样表现出整体均衡的优势,各项指标均在良好水平;排名第五的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分82.32)的合规得分高达99.38,且其他三项指标均不低于77分;排名第六的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分82.04)四项指标均超过76分,表现全面稳健。

相比之下,排名靠后的几家公司在得分上存在明显不足:例如,百瑞信托(总分79.95)其产品竞争力得分未达80;英大信托(总分79.17)在产品竞争力和舆情方面均为其相对较低的得分点;五矿信托(总分78.85)和重庆信托(总分78.85)则分别在产品竞争力和舆情上存在短板;而吉林信托(总分78.60)的产品竞争力和舆情得分在榜单中双双偏低。

 

出品:21世纪数字传媒资管工作室

策划:方海平

分析撰稿:唐曜华、余纪昕、杨梦雪

设计:郑嘉琪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